大气环境问题--臭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267231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问题--臭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气环境问题--臭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气环境问题--臭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问题--臭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问题--臭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知识总结:臭氧层的破坏1主要成因:1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2寒冷CFCL2 + 光能 CFCL + CLCL + O CLO + o2 CLO + -O3CL +O22 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一万个臭氧分子。 人类使用氯氟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对流层中十分稳定,可以存在几十年甚 至上百年不发生变化。但这些物质通过极地的大气环流以及赤道地带的热气流上升, 最终使这些物质进入平流层。然后又在风的作用下,把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 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使CFCs和Halons 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的氯

2、和漠的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和漠原子自由基就是 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破2臭氧层破坏的后果:(1)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2)破坏农业和生态环境。3加速材料老化(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 使油漆褪色等。)4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 4陆地生物产量和质量5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 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现在居 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 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 的

3、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 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臭氧层破坏,地 球上会出现过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并使皮肤病、传染病流行。例 如,享有“太阳州”之称的澳大利亚困士兰州,因患皮肤癌而丧生的人数,具世界之 首。臭氧层破坏还可导致渔业减产,因为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能杀死10米深海水中的浮 游生物;还可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使小麦、水稻和大豆减产并质量下降。据发现,大 气中臭氧减少1%,大豆也减产1%。1)对人类健康影响1 .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 %,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 癌。2 .损害眼睛

4、,增加白内障患者。3 .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2)对生态影响2).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 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 用的作物。估计臭氧减少1 %,大豆减产1%。3).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 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 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4) .破坏森林。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 人类健康和生态外,

5、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如使橡胶、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课本表述】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 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我国积极 参与了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并制订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 案。【课本分析】含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高考答题】:管理措施:加强国际协作 制定法律法规,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 放 改变城市能源结构,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能源 使用率4积极参与了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技术措施:1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6、和替代品生物措施:减少森林破坏1臭氧空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区?(1)南极地区气温很低,对流运动弱,因而对流层较薄,导致平流层高度相应地 降低使CFCs和Halons等物质容易进入平流层,破坏那里的臭氧。2南极地区的温度极低,可以达到零下800C。尽管南极空气十分干燥,但极低的温 度使该地区仍有成云过程3南极地区的极端低温,使空气受冷下沉,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强 烈的西向环流,使南极空气与大气的其余部分隔离,当南极上空臭氧减少时,无法与 其他地区臭氧浓度较高的空气及时地交换,从而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2南极臭氧层破坏严重的季节及原因季节:南极臭氧含量最低9-11月份原因:1春天来临时,阳

7、光返回南极地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射线使Cl2和HOCl开 始发生大量的光解,产生大量的原子氯,从而造成严重的臭氧损耗。2南极春季后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南极,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 化,结果导致南极涡旋逐渐消失,其他地区臭氧浓度较高的空气可以与南极空气交换, 使南极上空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升高,臭氧空洞随之消失。3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南极的冬天开始于8月,因此每到下半 年,关于南极臭氧层变稀薄的消息就会明显增多。在南极地区上空,臭氧层损耗大多开始于8月底,一直延续到10月份并达到高 潮,到11月底和12月初才能恢复。而北极地区上空则是在13月开始。到了夏季, 这些低值区又会自行恢复常

8、态。但如果臭氧损耗严重,恢复就会迟缓。赤道接受太阳照射最强,是最易产生臭氧的地区,但由于大气环流作用,产生的臭氧 会被带到别处,向南北输送。因此在中高纬度臭氧最多,而在赤道上空最少。青藏高原6-9月臭氧含量最少原因日照最强,紫外线最大的季节,离平流层最近的地面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 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答案】5.B【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 角度来看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从能力角 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 形式的地理信息”和

9、“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 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 作答”。试题难度:中。【解题思路】臭氧层 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实际上是削 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A选项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 减少,故B选项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要要发生散射,使 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 不了地面,这样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减少,故C选项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 的大气逆辐射,故D选项错误 (09年北京文综第2, 3题)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 了 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

10、多年变化状况则随年份的推移,2. 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维度的增 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 浓度而增3.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 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关联考点:臭氧层保护、臭氧层破 坏这一环境问题。旨在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已知的9月份臭氧层分布的坐标图中,提取:臭 氧层总量逐年减少;中高纬度减少幅度大;中纬度3050左右,减少幅度较小;臭氧 层总量最小值出现在极地地区且位置正逐渐北移;峰值出现位置也日趋北移。(3 )臭 氧层减少的危害,分析典型环境问题的危害,立足于本质:大气的保护作用、大气的 选择性吸收。【答案】:2.C 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