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26673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虹路雨水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新区彩虹西路(将军岭路-方兴大道)道排与附属工程排水工程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徽建川市政有限责任公司彩虹西路改造工程项目部二0一七年二月十五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编制依据4第三章 施工计划、劳动力计划、机械配置计划4第四章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5第五章 管节安装施工7第六章 主要技术措施8第七章 安全保障措施9第八章 安全应急预案12第九章 雨季、夏季施工措施15第十章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16排水管道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彩虹西路位于合肥高新区,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将军岭路,东至方兴大道,全长2130m,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45m,m(机动

2、车道)*2+m(绿化带)2+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2=m。主要的工程内容为:道路部分只实施机动车道,辅道与人行道结构层不施工,机动车道结构层为4cm厚AC-13(C) SBS (I-D)细粒式改性沥青砼,8cm厚AC-25(C)SBS (I-D)粗粒式改性沥青砼,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排水管道工程主要为雨水工程,两道雨水管分别位于道路中心线以北14m、以南,均为钢筋混凝土(II级、III级)承插管,管径为d300mm-d2400mm;一座316m预应力砼简支T梁桥,跨小西河,总长m,桥梁横断面布置: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4.5m

3、绿化带+11.0m机动车道+14.0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45.0m。1、地质情况 层杂填土(Qml):层厚0.610.3 m,层底标高32.8046.00 m,灰褐、灰黄、杂色等,松散状态为主,局部稍密状态,饱和,以粘性土无序回填为主,含植物根茎与少量碎石、砖块等,间夹淤泥质土。拟建道路东侧段(桩号K19+00K21+30)填土厚达6.910.4m,为新近施工弃土。 1层淤泥质杂填土(Qml):层厚0.62.9m,层底标高28.9043.90m,灰黑、黄灰、杂色等,松散(软塑状态为主,局部流塑状态)状态,饱和,含腐烂植物根茎与少量碎砖石等,微臭味。该

4、层土主要为原沟、塘与地势低洼处所分布的软弱土,部分为上部填土长期受地下水浸泡所致。 1层粉质粘土(Q4al+dl):层厚0.53.5m,层底标高28.6041.40m,黄灰、灰褐、黄褐色,软塑可塑,饱和,含氧化物与铁锰质结核等。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低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坳沟)段。 2层粉质粘土(Q4al+dl):层厚0.53.7m,层底标高33.2345.10m,灰褐、黄褐、黄灰色,可塑硬塑,很湿,含氧化物、铁锰质结核与粉质等,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段,部分二级阶地段上部土层因受地下水下浸影响,呈可塑状态,归入该层。 层粘土(Q4al+pl):层厚0.

5、86.0m,层底标高30.1339.10m,黄褐、灰褐、灰黄色,硬塑,湿,含氧化物、氧化铁、铁锰质结核等,底部局部夹粉质粘土,光滑,干强度与韧性高等。该层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位置。 1层粉质粘土夹粘土(Q4al+pl):层厚0.85.1m,层底标高28.1032.10m,灰、灰黄、黄褐色,以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状态,湿,含氧化物、铁锰质结核与少量粉质等。稍有光泽,切面光滑稍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段。 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pl):层厚0.53.7m,层底标高26.6029.90m,灰黄、褐黄、灰褐色,很湿饱和,粉质粘土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或硬塑状态,所夹粉

6、土以稍密状态为主,局部松散,底部夹粉细砂薄层,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与韧性中低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段。 层粉土、粉质粘土与粉细砂互层(Q4al+pl):该层部分钻穿,最大揭示厚度3.9m,灰黄、灰白、灰褐色,饱和,中密状态为主,局部稍密或密实状态,多为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交互成层,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低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段。层粘土(Q3al+pl):层厚3.010.0m,层底标高28.4540.40m,黄褐、灰黄、局部灰褐色,硬塑,湿,含铁锰质结核、氧化物、高岭土等,网状裂隙较发育,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高。该层土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层强风化泥质砂

7、岩(K):该层未钻穿,最大揭示厚度2.0m,紫红、棕红色,密实,饱和,已风化成土状、砂土状,泥质结构且大部分已破坏,层状构造,构造层理不甚清晰,胶结不致密,手捏易碎,无完整岩芯,含云母等矿物。该层部分地段上部1.02.0m已完全风化,成分以中密状粉土、粉细砂为主。支护设计参数表 表5-1层序名 称容重r(KN/m3)抗剪强度静止侧压力系数k0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c(kPa)(度)杂填土1淤泥质杂填土1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1粘土1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夹粉土粉土、粉质粘土与粉细砂互层粘土352、主要工程量本篇施工方案是编写排水工程中雨水管道的深基坑开挖。雨水管道位于机动车道路中心线南、北两侧各14.5米

8、、14米绿化带下面,全长5672米,检查井112个,北雨0+51-15+70段管道理设较深在5.51-8.28米(包括路基面厚度),管径为d2000-d24000,其中深度5m的管道为0+51-5+00段,大约449米,开槽深度在5-6.3m,其它管道理设较深均在5米以下,管径较小在d500-d1500,开槽深度在m。本次设计雨水共有2处排放口:出口一将军岭路至小西河段,雨水由西向东汇集排入小西河,双侧布管,北侧主管设计管径d2000-d24000,南侧辅管设计管径d500-d800;出口二方兴大道至小西河段,雨水由东向西汇集排入小西河,双侧布管,北侧主管设计管径d500-d1000,南侧辅管

9、设计管径d500-d800。第二章 编制依据1、彩虹西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图。2、给排水管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141-2008)。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6、现场实际环境与有关施工条件。第三章 施工计划、劳动力计划、机械配置计划安排两支队伍,分段施工。第一支队伍施工段落为K0+49K15+70,第二支队伍施工段落K16+96K20+85;计划时间为2017年2月20日4月10日完成雨水施工。劳动力计划满足施工需要,每支队

10、伍不少于15人,确保施工安全场面有人管、施工场面不缺员。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PC7台6基坑开挖或装土上车2装载机卡特50型辆2装土上车3自卸汽车15t18t辆20运土到料场4潜水泵80QW台4基坑排水5振动夯手扶式台8回填夯实6压路机3Y18/21台2管顶70cm以上压实第四章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建议,雨水管道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时采用以下方案:1、 首先选定好沟槽边坡。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4.3.3条: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支撑时

11、,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深度在5m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荷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硬塑的粉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硬塑的粉质黏土、黏土老黄土软土(经井点降水后)2、计算边坡稳定性:通过地质报告可见该施工区域以粉质粘土为主,该土质的粘聚力c=15kN/m2,重度r=kN/m,稳定系数=12,开挖深度用H表示(不大于5m);当开挖深度最大(5m)时计算坡角为45时的稳定安全系数K为: K= * c/r*H = 12*15/19.3*5 =1.865由此可得开挖深度为5m时,当坡角为45时稳定安全系数为1.

12、865*t1/an45大于1;满足放坡要求。 当坡角为60时稳定安全系数为1.865*1/tan60=大于1,也满足放坡要求,所以最大坡角为60。3、 确定好槽底开挖宽度。由于深基坑开挖后,埋置雨水管道d2000 mm-d2400 mm的钢筋砼承插管,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S516-9,管槽开挖宽度为B=D+2*(t+a)。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D管内径,t管壁厚度,a管基尺寸,知: t200-240mm,a800mm,所以 B=2000+2*(200+800)4000mm。 B=2200+2*(220+800)4240mm。 B=2400+2*(240+800)3760mm,即:

13、管径d2000 mm开挖宽度为4000mm, 管径d2200 mm开挖宽度为4240mm, 管径d2400 mm开挖宽度为4780mm。 4、开挖原则。 由于管道基坑开挖处于较空旷的田间地头,临近无建筑设施,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本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放坡开挖,分段分层开挖施工。分段开挖的原则,可视土质按检查井间距的整数倍长度进行,考虑到边坡稳定和施工组织、分段施工的需要,在具备开挖条件的段落,间隔一定间距分不同班组施工,既保证了施工作业面,又避免了施工的互相干扰,同时,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短开挖、速回填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施工段落的施工周期,防止开挖基坑因长期暴露和受水浸泡而失稳坍塌

14、。放坡坡比视土质、 土体含水量不同,采用不同的坡比,(宜在1:-1:1之间),中间设置2米平台(如图)。深度H大于5m的沟槽开挖示意图:3m2m1:1:2m平台1:2m平台1:1堆土区H=1.53mH=34m沟槽开挖断面图)挡水埂 二、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顺序。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开挖深度在2.5米范围内的土方,并在此位置设置宽1米的平台,防止溜坡。第二步开挖深度在2.5米以下的土方,留20cm不挖至设计标高,由人工开挖,避免扰动原状土。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的方法。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与“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与时修整边坡与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垫层施工。 2、设置马道。施工人员基坑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