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6654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TK测量规范(试行)要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实施1*发布发布、八、T前言.I引言II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14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35 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36 RTK地形测量技术要求77 仪器设备的要求98 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10附录A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球椭球参数11附录B平面控制标石埋设12附录C参考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参数表14附录DRTK测量参考站观测手簿15附录E同一参考站三次点位平面坐标成果表16附录F同一参考站三次观测高程成果表17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

2、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I*i*i*i*i*i*i*i*i*引言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的技术水平制定的。本标准内容涉及目前应用广泛的单参考站RTK测量技术和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技术。本标准是在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制定的。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II#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

3、)测量I三i=i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一级、二级、三级控制测量和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H/T2008-2005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

4、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T14912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3术语3.1 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TimeKinematic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在RTK测量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采集卫星观测数据,还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3.2 天线高AntennaHeight观

5、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3.3 参考站ReferenceStatio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固定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3.4 流动站RovingStation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3.5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轴由原点指向历元

6、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尺度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地球椭球4个基本参数为长半轴、扁率、地心引力常数和自转角速度。3.6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系统)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由多个GNSS基准站组成,通过互联网或无线通信网络向系统覆盖的服务区内用户提供参考站坐标和参考站卫星观测数据,用户根据参考站数据进行事后

7、精密定位,也可接收数据播发站发播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精密定位。3.7 单参考站RTK测量SingleReferenceStationforRTKSurveying只设置一个参考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广播星历改正数的RTK测量技术。3.8 网络RTKNetworkRTK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参考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进行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卫星定位观测值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RTK改正参数,用于该区域内RTK测量用户进行实时RTK改正的定位方式。3.9 截止高度角ElevationMaskAngle为了削弱多路径效应、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等卫星定位测量

8、误差影响所设定的角度值,低于此角度视野域内的卫星不予跟踪。3.10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ositionDilutionofPrecision反映定位精度衰减的因子,与所测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有关,空间分布范围越大,PDOP值越小,定位精度越高;反之,PDOP值越大,定位精度越低。3.11 固定解Fixedsolution卫星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未知数的整数解叫固定解。3.12 初始化OnTheFly接收机在定位前确定整周未知数的过程。3.13 观测次数Observationtimes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3.14 历元Epoch地球坐标或轨道参数所对应的某一时刻。3.15 似大地

9、水准面精化Quasi-GeoidRefinement利用卫星定位观测数据,重力数据,水准数据等观测数据获得精度较高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一项技术。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4.1坐标系统4.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采用地心坐标系,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RTK测量成果要求提供其它参心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球椭球基本参数,见附录A。4.2 高程系统4.2.1 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4.3 时间系统4.3.1 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当采用北京标

10、准时间BST时,应考虑时区差与UTC进行换算。5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5.1 一般规定5.1.1 RTK控制测量前,应根据任务需要,收集测区高等级控制点的地心坐标、参心坐标、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等,进行技术设计。5.1.2 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五等高程点。5.1.3 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等级点与之通视。5.1.4 RTK测量可采用单参考站RTK测量和网络RTK测量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5.1.5已建立C

11、ORS网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5.1.6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表1RTK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0P值良好三64可用5W6不可用65.1.7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5.2RTK平面控制点测量5.2.1 RTK平面控制点的点位选择要求参照CJJ73执行。5.2.2 RTK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参见附录B。5.2.3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

12、与参考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一级三500W51/200005三4四等及以上二级三300W51/100005三3一级及以上三级三200W51/60005三2二级及以上注: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误差。2采用单参考站RTK测量一级控制点需更换参考站进行观测,每站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3.采用网络RTK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点可不受流动站到参考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5.3RTK平面控制点坐标的测定5.3.1 RTK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时,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

13、换为指定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5.3.2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5.3.3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参考站的技术要求(1)采用网络RTK测量时,CORS网点的设立要求按CH/T2008-2005执行。(2)自设参考站

14、如需长期和经常使用,宜埋设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3)自设参考站应选择在高一级控制点上。(4)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参考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参考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5)选择无线电台通讯方法时,应按约定的工作频率进行数据链设置,以避免串频。(6)应正确设置随机软件中对应的仪器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牙端口等。(7) 应正确设置参考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接收机天线高等参数。5.3.4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I) 网络RTK测量的流动站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2)网络RTK测量流动站应在CO

15、RS网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并实现数据与服务控制中心的通讯。(3) 用测量手簿设置流动站的与当地坐标的转换参数、平面和高程的收敛精度,设置与参考站的通讯。(4)RTK测量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5)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6)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7)每次作业开始与结束前,均应进行一个以上已知点的检核。(8)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W2cm。(9) 测量手簿设置控制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