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26490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机织学课后答案全解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络筒的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 后道工序的生产率(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 纱线品质工艺要求: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 能。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筒子的形状和结 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纱线接头小而 牢。3. 筒子卷绕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卷绕方式的特点是什么?筒子卷绕的方式有摩擦传动卷绕和锭轴传动卷绕。摩擦传动卷绕的特 点:短纤维纱线络筒采用。槽筒由电动机传动,安装在筒锭握臂上的筒子 紧压在槽筒上,依靠槽筒的摩擦作用绕自

2、身的轴线回转,卷绕纱线;槽筒 表面的沟槽作为导纱器引导纱线作往复的导纱运动,使纱线均匀地络卷到 筒子表面。锭轴传动卷绕的特点:长丝纱线络筒采用。筒子的回转靠锭轴 带动,导纱器的往复导纱运动可以与锭轴联动,也可单独传动。12.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适度的络筒张力的作用:能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 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纱线的弱节发生断裂,可为后工序消除隐患,提高后工序的生产效 率。不利: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 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13.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因素有:导纱距离络筒

3、速度纱线特数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 正确选择导纱距离使用气圈破裂器安装在纱道中形成气圈的部位,以 改变气圈的形状,改善纱线张力波动。使运动中的纱线和它摩擦碰撞,原 来将出现的单节气圈破裂成双节气圈,从而通过减小摩擦纱段的途径,避 免管底退绕张力陡增的现象。14 .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气圈:管纱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 运动。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导纱距离: 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 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退绕点:纱线受到退绕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 点。16.常见络筒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

4、力装置的要求。累加法、倍积法、 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作用: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程度,以满足筒子卷绕成 形良好、密度适宜的要求。对张力装置的要求:张力装置应能使纱线具有 均匀的张力,而不扩大纱线原有的张力波动幅度,张力装置要结构坚牢, 不易积聚飞花尘埃,工作面光滑耐磨,张力调节要准确。累加法原理: 纱线从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通过,由摩擦而获得纱线张力增量。优点: 在适当增加纱线张力均值的同时,不扩大张力波动的方差,从而降低了纱 线张力的不匀程度(使不匀率下降)。缺点:接头或粗节通过压板时,会 发生动态张力波动。(导纱速度越快,波动越大)倍积法原理:纱线绕 过一个曲面(通常是张

5、力装置或导纱部件的工作面),经过摩擦,纱线得 到一定的张力增量。特点:动态张力波动较小。张力波动成倍数增加,纱 线张力的不匀程度得不到改善。间接法原理: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的圆 柱体的工作表面,依靠摩擦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产生张力。特点:a.高 速条件下纱线磨损少,毛羽增加少。b.在纱线张力均值增加的同时,张力 不匀率下降。c.张力装置所产生的张力增量与纱线的摩擦系数、纱线的纤 维材料性质、纱线表面形态结构、颜色等因素无关,便利色织、毛织生产 的工艺管理。d.对圆柱体产生阻力矩的外力F可以是各种可控制的力,如 弹簧力、电磁阻力等,有利于实现纱线张力的自动控制。e.装置结构比较 复杂是其缺点。17

6、.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理由。气圈破裂器的作用:运动中的纱线(形成气圈部分)和气圈破裂器摩 擦碰撞,可使纱管退绕到底部时,原来将出现的单节气圈破裂成双节气圈, 通过抑制摩擦纱段增长的途径,避免管底退绕时纱线张力陡增的现象发生。气圈控 制器的作用:它不仅能破裂气圈,而且可以根据管纱的退绕程度自动调整 气圈控制器的高低位置,起到控制气圈形状和摩擦纱段长度的作用,从而 均匀了络筒张力,减少了纱线摩擦所产生的毛羽以及管纱退绕过程中的脱 圈现象。20.常用的捻接方法有哪些?其工作原理如何?常用的捻接方法:空气捻接法、机械捻接法。工作原理:(1)空气 捻接法: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喷射,在

7、捻接腔内将两根纱尾的纤维捻缠在 一起,形成一根符合后道工序加工质量要求的、无结头的捻接纱。(2)机械捻接法:靠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搓捻盘将两根纱线搓捻在一起,搓捻 过程中纱条受搓捻盘的夹持,使纱条在受控条件下完成捻接动作。23.络筒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包含的内容是什么?筒子外观疵点:蛛网或脱边、重叠起梗、形状不正、松筒子和紧筒子、 大小筒子等。筒子内在疵点:结头不良、飞花回丝附入、接头过多、原料 混杂、纱线磨损起毛、油污渍等。1.整经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目的: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或数量的筒子纱),按工艺设计规定的长 度和幅宽,以适宜的、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 物的经纱系

8、统作准备.整经的工艺要求:1全片经纱张力均匀,并且在整经过程中保持张力 恒定,从而减少后道加工的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2整经过程不应恶化纱线 的物理机械性能,应保持纱线的强力和弹性,尽量减少对纱线本身的损伤 3全片经纱排列均匀,整经轴卷绕装表面平整,卷绕密度均匀一致4整经 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置和排列应符合工艺设计规定5结头质量应符合 标准2.常用的整经方法有哪几种?试述其特点,工艺流程和应用场合。答:常用的整经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分批整经和分条整经。(1) 分批整经:又称轴经整经,是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几批分别卷绕在 经轴上,每一批纱片的宽度都等于经轴宽度,每个经轴上的经纱根数应尽 可能相

9、等,卷绕长度按整经工艺规定。然后把这几个经轴的纱线在浆纱机 或并轴机上合并,并按工艺规定的长度卷绕到织轴上。a)特点:分批整经 具有生产效率高,片纱张力均匀,经轴质量好,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工 艺流程:纱线从筒子上引出,绕过筒子架上的张力器和导纱部件后,被引 到整经车头,通过伸缩箝,导纱辊,卷绕到由变频调速电机直接传动的整 经轴上。c)应用场合:适宜于原色或单色织物的大批量生产。(2)分条 整经:又称带式整经,是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根据纱线配列循环和筒子 架容量分成根数尽可能相等,纱线配置和排列相同的若干分条带,并按工 艺规定的幅宽和长度一条挨一条平行卷绕到整经大滚筒上,待所有条带都 卷绕到大滚

10、筒上后,再将全部经纱条带由整经大滚筒上同时退绕到织轴上 去。a)特点:缺点:两次卷绕成形(条带卷绕,倒轴),生产效率不高, 各条带之间整经张力不够均匀(影响织机开口清晰程度)。优点:花纹排 列十分方便,回丝较少,不需上浆的产品可直接获得织轴,缩短了工艺流程。 b)X艺流程:纱线从筒子架上的筒子引出后,经后箝、分绞箝、定幅箝、 以及导辊后逐条卷绕到大滚筒上,待所有条带都卷绕上去后,大滚筒上的 全部经纱随织轴的转动而退出,从而再卷到织轴上去。c)应用场合:适宜 于丝织、毛织、色织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6.上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浆纱的工艺要求是什么?浆纱目的:提高经纱在织机上的可织性;增强、保伸、

11、耐磨和贴伏毛 羽。2、上浆后对经纱可织性提高反映在哪些方面?答:(1)耐磨性改善。(2)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光滑。(3)纤维 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4)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 长。具有合适的回潮率。(6)获得增重效果。(7)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 效果。4、上浆对浆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化学物理性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浆液在使用过程中不易 起泡,不易沉淀,遇酸、碱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状物。(2)对纤 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3)适宜的黏度。5、什么是黏着剂、助剂?答:(1)黏着剂:一种具有黏着力的材料,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 (除溶剂水外),又称主浆料,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它决定。(2)助 剂:用于改善黏着剂某些性能不足,使浆液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的辅助材 料。6、黏着剂的分类。目前常用的黏着剂有哪几类?(2)目前常用的黏着剂有淀粉类、聚乙烯醇类、丙烯酸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