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26467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两只笨狗熊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活动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情节突出,形象鲜明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在路上见到一块饼,都怕对方多分得香喷喷的饼而被狐狸大婶骗了。二、学情分析: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到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本班幼儿的规那么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都在开始开展,两只笨狗熊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活泼可爱的形象,易于模仿的语言,还有能够引发幼儿独立思考的结尾,适合社会性正在开展的大班幼儿,结合以上,我设定了如下活动目标:1、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2、能力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3、情感上:通过故

2、事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三、活动准备:挂图、故事光盘、圆形纸板画成的饼一个。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拿出饼,用直观法激发幼儿兴趣,问小朋友们都谁想尝尝这个饼呀?幼儿一定会争先恐后的举手想尝尝,教师把饼拿回,可是这个饼是大黑和小黑的,小朋友们知道大黑和小黑吗?那就和鞠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事故事挂图,并播放故事光盘。3、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1)大黑河小黑是谁呀?(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说的?(3)后来谁帮他俩分了饼?用什么方法帮他们分的饼呀?最后怎么样?(4)为什么狐狸没有分到,却吃的最多?大黑河小黑是怎

3、样的孩子?狐狸呢?(5)如果你们是大黑河小黑,你们会怎么做?请幼儿讨论。五、教师归纳主题:大黑和小黑不懂得相互谦让才会上当受骗。(活动二)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情节突出,形象鲜明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在路上见到一块饼,都怕对方多分得香喷喷的饼而被狐狸大婶骗了。二、学情分析:通过上次的活动,本班幼儿已经能够随教师复述下这个故事,本班幼儿酷爱表现,每学习一个故事,都要表演才能够满足他们。三、活动目标:1、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2、能力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能够和同伴共同完成表演。3、情感上:喜欢并敢于上台表演,通过故事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四、活动准备:教具:小黑熊手偶两个、圆形纸板画的饼

4、一个。学具:大黑、小黑和狐狸大婶的头饰假设干个,圆形的纸板假设干个当饼。五、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开心地说,今天鞠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给大班小朋友认识,你们想不想见到他们?然后出示两个小黑熊手偶,是大黑和小黑来了,你们还记得他俩吗?还记得他俩的故事吗?2、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1)大黑河小黑是谁呀?(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说的?(3)后来谁帮他俩分了饼?用什么方法帮他们分的饼呀?最后怎么样?3、分角色对话这个环节用情境法,教师带头饰模仿狐狸,小男孩模仿大黑,小女孩模仿小黑,进行对话。4、表演请幼儿分角色来扮演大黑、小黑和狐狸大婶。教师可适度给予帮助。

5、5、结束:全体幼儿随教师共同唱跳舞蹈三只小熊。六、教学反思:根据大班幼儿的开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结合故事特点,我将本次活动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选择了本班两名代表性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来记录活动过程,下面我将活动后的一些问题回忆,期待老师们的悉心指点。互动环节中,在对话局部,两名幼儿都很积极踊跃地发言,都会扬起笑脸看着老师大声地说;在表演局部,陈朋宇演大黑,安瑞楠演小黑,陈朋宇大声地跟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故事中扮演大黑(这是本班幼儿熟知的惯例),眼睛却看着教师,然后快速跑下去;安瑞楠戴好头饰,走到前面,认真地说:大家好,我叫安瑞楠,我扮演小黑),然后鞠一躬走下去。整个过程,安瑞楠都能面向观众,当想不起时会咬手指头;陈朋宇享受在自己的舞台上全然忘记了下面的观众,背对着观众或者自顾地摇头摆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能够创编台词和动作,吸引了下面的幼儿。我对小朋友说:安瑞楠是个好棒的演员,能够让我们大家一直看到你可爱的脸蛋,陈鹏宇能够自己想出大黑还说了什么最后在我的带动下,全体幼儿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通过以上两名幼儿的表现,我认为要多表扬每一个上前来的幼儿,并说明为什么夸奖他,目的是给其他幼儿树立典范,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每一次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教育意义也不能忽略,而活动中,我并没有让本班幼儿深刻地领会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