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195712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项目地基处理工程试夯施工方案XXX基础工程有限公司XXX年X月X日XXX项目地基处理试夯施工方案工程名称:XXX项目建设单位:XXX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X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X工程监理部施工单位:XXX建设有限公司分包单位:XXX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X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人:审 核 人:批 准 人: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4第二章 场地地层条件5第三章 试夯方案编制依据5第四章 强夯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5第五章 试夯的目的5第六章 强夯工程试夯施工方案5第七章 试夯效果检测13第八章 强夯的质量控制措施16第九章 施工工期控制措施18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

2、施 20第十一章 雨季施工控制措施23第十二章 环保、消防、降噪声、文明等施工技术措施23附图1-1附图1-2附图2-1附图2-2XXX项目地基处理强夯工程试夯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XXX集聚区X村,拟建场地原为耕地。北临XXX电厂,南临陇海铁路,东临XXX村,西面为耕地,国道209从场地中间穿过,交通较为便利。根据XXX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项目地基处理建议方案。 综合考虑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建筑物荷载(建筑物类别)情况,为了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建议方案将拟建场地划分为:场地北部区(距北边界

3、150 m范围)、场地南部区(距南边界100 m范围)、场地东部区(距东边界200 m范围)和场地核心区共四个处理区域。其中本项目场地核心区,主要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拟采用10000KN.m和8000KN.m高能级强夯进行地基处理,以及采用夯后钻孔灌注桩或夯后CFG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本区域建(构)筑物因结构对地基沉降较敏感,同时又位于具有较厚湿陷性地基土场地范围内,将会导致较大的工后沉降,故地基未经过消除湿陷性处理不宜直接使用。第二章 场地地层条件XXX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三章 试夯方案编制依据 3.1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3.

4、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3.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6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第四章 强夯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4.1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等于200KPa。4.2处理深度的地基土层湿陷剩余量满足规范要求。第五章 试夯目的5.1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夯工艺参数,含强夯能级与能级组合、夯点间距、强夯夯点击数、强夯遍数、强夯单点影响范围。5.2通过检测,确定强夯影响深度。5.3通过检测确定强夯后地基

5、土的承载力。第六章 强夯工程试夯施工方案6.1强夯试验区面积在拟建场地内根据地基土湿陷性厚度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强夯能级来处理,根据业主要求场地内拟采用10000KN.m和8000KN.m两种能级试夯,故试验区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区域进行。试夯区面积分别为:10000KN.m能级试夯区面积为713,8000KN.m能级试夯区面积为713。6.2试夯夯击参数 强夯试夯施工技术参数表强夯能级(KN.m)夯击能KN.m夯距(m)布点形式最后两击夯沉量控制值()夯击方法参考击数(击)10000点夯100006.5正三角形100隔行分两遍完成14-18加固夯50005.0正三角形50隔行分两遍完成10-

6、12满夯2000夯印相搭1/4一遍完成48000点夯80006.0正三角形100隔行分两遍完成12-16加固夯40004.5正三角形50隔行分两遍完成8-10满夯2000夯印相搭1/4一遍完成4注:强夯能级按夯锤重量乘以落距来计算6.3试夯施工方法6.3.1 施工准备6.3.1.1 施工现场准备: 1、平整场地:施工队伍进场前应先进行施工现场的细部场地平整,以保障强夯机械的安全施工。 2、施工用水、电:施工用水、电由建设单位供水网和供电网提供引接点引接并布设。3、根据劳动力组织计划,搭设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结构合理,美观可靠,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6.3.1.2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

7、纸及有关资料,通过图纸会审掌握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并做好会审纪要。 2、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尤其对强夯的设计参数及施工中应注意的特殊工序及质量要求要详细文字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3、认真分析工程各轴线及夯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索取基准点的资料,制定放线方案和措施,作好夯点的测量定位工作,并作好记录。4、认真熟悉并掌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5、做好各工种岗前培训上岗工作,主要工种要求持证上岗。6、做好各级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6.3.1.3 材料准备:1、考查原材料市场,使用业主认可的大厂合格产品。2、按计划组织施工材料进场。6

8、.3.1.4 人员准备及配备计划: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针对强夯的施工特点及施工工艺的需求,计划在本工程强夯试夯施工期间共用劳动力12人。其中主要工种的施工人员为我们公司的专业技术职工,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劳动力组织计划见下表:序号工 种数 量工 作 范 围1履带吊司机1履带吊的移动、起夯等2指挥6指挥履带吊的移动、起夯、落夯及警戒等3测量工1测量夯点的下沉量及记录5机械维修工2维修机械6杂工2其他工作7施工记录员1作强夯施工记录工作(高俊国)合计126.3.1.5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见下表: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履带式起重机杭州65t台1试夯用2履带式起重机海鸥3

9、2t台1试夯用2自动脱钩自制只2试夯用3夯 锤50T只1试夯用4夯 锤25T1试夯用6全站仪台1测量放样7水准仪台1测量标高6.3.2 强夯施工项目组织机构6.3.2.1组建项目经理部的原则(1)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有关规定,建立项目经理部。(2)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建立项目管理目标,应将管理目标合理分解。(3)项目经理部管理组织应层次分明,责任明确,分工合理。(4)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制订检查、落实奖惩措施。6.3.2.2项目管理机构框图(见下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

10、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履带式柴油强夯机、燃料供应组、机械维修班、电工班等6.3.2.3 项目部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见下表)序号姓 名职 务岗 位 职 责1XXX项目经理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全面管理项目施工,协调各部门工作及外部工作,对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信息管理、成本管理、建章立制、合同管理负责。2XXX项目总工参与编制并落实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对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施工方案及技术组织措施管理负责。3XXX施工员负责施工中的夯点验证,夯击次数查验等质量管理工作6XXX安全员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检查。7XXX资料员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8XXX材料员施工材

11、料管理与原材料质量预控。6.3.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6.3.3.1强夯的主要工艺流程强夯地基处理的主要工序为:(1)平整场地;(2)划分试夯区;(3)测量放线,量测场地夯前平均标高;(4)测放第一遍主夯点并进行施工,推平夯坑量测场地夯后平均标高;(5)测放第二遍主夯点并进行施工,推平夯坑;(6)测放第一遍加固夯点并进行施工,推平夯坑量测场地夯后平均标高;(7)测放第二遍加固夯点并进行施工,推平夯坑;(8)量测场地标高,调整满夯起夯面标高,满夯按排距放线、施工;(9)平整场地,量测场地夯后平均标高;(10)检测合格后交下道工序。6.3.3.2主要施工方法1、平整场地在设计的地基处理区域内,用推

12、土机或挖机并采取人工配合的方法清除场地内的杂草、树根、农作物、生活垃圾及其它腐植质,并平整场地。用机械方法时清表厚度不大于15cm。平整度要求+10cm、-15cm。2 、试夯区控制放线,测量夯前标高以给定的基准点,放出试夯区外边线,然后以20m20m的方格网测量场地夯前标高。测量时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建筑物施工放样的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测角中误差45,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10mm。3、 试夯施工方法测量放线,确定试夯区位置;布置夯击点位,并用石灰、小竹片、有色塑料纸袋等明显标志标明,报监理验收;夯机就位,稳车稳锤;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提升夯锤,脱钩器打

13、开夯锤自由落下;测量锤顶高程并记录,计算夯沉量;重复步骤,直至满足停锤标准,完成该点夯击;重复步骤,完成该遍全部夯点夯击;用推土机整平,在试夯区放出每一排满夯点的基准线,按锤印搭接要求的间距逐点进行低能满夯施工。夯后场地平整及标高测量,计算场地总的夯沉量。在试夯施工时,应逐点观测记录夯沉量,计算夯坑深度。必要时测量夯坑上开口直径、夯坑周围隆起量等数据。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日期、夯锤高度、夯点编号、夯点夯前面标高、每击锤顶标高等。6.3.3.3 强夯施工要点:1、详细了解区域的地质情况作为对比夯前与夯后的加固效果之用。2、强夯前应平整场地,以预防事故发生。3、起重机行走和夯击时,夯锤与起重设备之间的最有利位置应采用:“顺向走车,横向夯击,上坡锤前,下坡锤后”。4、强夯常用施工顺序:常采用排夯,起重机直线行驶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进行下一遍夯击。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5、回填土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低于最优含水量,可钻孔灌水或洒水浸渗。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和填土强夯,当很难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可采取以下措施:适当将夯击能降低;将夯沉量差适当加大;向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进行强夯置换。7、雨季填土区强夯应在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填土应使中间稍高;土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认真分层回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