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1932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小组成员:张凤仙、张芳、曹文兵、靳_、王芳、高志萍、宁海晓总结人:靳_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组成员讨论结果是,(范本)评价的主体有学生、教师和家长,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评价不应该由老师独裁,老师需要跟学生、家长合作,保证评价主体的多样性。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经过小组讨论交流,部分组员对评价工具总结不够全面,通过组员的交流总结如下:杨老师在教学评价方案中,主要使用了量规、档案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反思笔记五种评价工具。其中量规评价主要体现在发给学生的三种卡(

2、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档案袋评价体现在杨老师为每个学生创建的学习档案袋,它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学生档案袋;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学生观察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分别体现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反思笔记的评价方法。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小组成员观点比较一致。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六大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1)目标性原则。杨老师的教学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2)关联性原则。在杨老师

3、所设计的评价方案中老师为学生制作了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还有学生与家长的互动,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来实现评价的目标。(3)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杨老师要求学生从每一单元中收集至少一篇自己满意的作业放进文件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她还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交流;进步卡的使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杨老师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而阶段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等又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4)客观性原则。杨老师设计的评价量规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5)整体性

4、原则。在杨老师的测评计划中,(范本)评价主体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和家长,(范本)评价的内容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各有侧重,并不是所谓的成绩评价,它包含了听课状况、参与活动、手工制作、课堂表演、课外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涉及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范本)评价的方式既有学生自评,互评也有教师和家长参与的评价。应该说着是一份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各种量表即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6)指导性原则。杨老师设计的评价体系中,杨老师为学生制作了三种卡片对学生学习有指导作用,同时,杨老师为了家长也能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评价中来,特意为家长量身定制了三张评价表,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起到了指导作用。4、杨老师

5、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我小组成员就“理念”一词理解多面,从而提出观点比较多,综合如下:曹文兵老师认为。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宁海晓老师认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张芳、王芳、高志萍老师认为。(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家长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

6、值;(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_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张凤仙老师认为:新课程

7、评价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一定要本着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原则,既要_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情况,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评价的角度因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_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_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就是说,新课程理念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维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教师而言,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_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同时,主张评价

8、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可见,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以考试作为主要手段的总结性评价逐渐被取代,我们更_对学生学习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是顺乎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杨老师的教学中明显地体现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范本)张凤仙老师认为。(1)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_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_可测性和量化。(3)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

9、中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小组成员对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给予了肯定,杨老师的评价方案中体现了新课改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此评价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范本)评价方案的设计合理运用量规、档案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反思笔记等评价工具,遵循目标性、关联性、过程与结果统一、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的原则,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能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质、技能、情感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对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待改进的地

10、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何做到客观中肯而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作用,而且评价后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扬长避短,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功效,这些方面是评价的难点;而在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可操作性差;在评价时间上难以把握,因为在实施过程性评价,因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往往得占有不少时间;杨老师为学生和家长制作的卡应根据学生水平来设计,同时档案袋的设计应注意收集后教师的评价;学生观察记录表不够全面具体,杨老师还应和家长讨论,就家长关心的问题全面总结,在表中全面体现,还应加入家长评语栏;在学生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中应详细具体,期末终结性评价卡

11、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并留置学生下期目标栏,让学生自己定下期目标,从而增加学习动力。第二篇:d组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讨论结果我们d组七位成员于_月_日至_月_日期间,完成了模块六必选案例的学习任务。这一模块经历了_天假期,但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积极认真的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就案例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个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就我们组对五个问题的思考加以总结。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我们组七位老师一致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家长与学生是评

12、价与被评价的关系。被评学生与其他学生是自评与互评的关系。同时大家一致肯定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有利于教师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活动。燕宏老师强调被评价者学生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王俞乔老师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互相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比较,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张喆老师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_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吕文涛老师提出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

13、评价者的发展。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答。所有老师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档案袋评价工具。档案袋中的内容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由学生家长协助完成的学期初的观察记录表、每月的月评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在以上评价卡、表的基础上进行了量规设计。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本学期的家庭英语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期末的综合表现。李静、王俞乔和洪梅老师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还使用了量规,在评价卡、表的基础上进行了量规设计。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

14、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本学期的家庭英语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期末的综合表现。除了量规和档案袋评价工具张喆和赵颖老师还补充了杨老师在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反思笔记一共五种评价工具。学生观察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分别体现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反思笔记的评价方法。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我们七位老师一致认为在这个案例里,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以下六个原则:(1)目标性原则:体现在杨老师心里十分明确: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的目的,杨老师紧密结合英语课的特点,精心设

15、计了三种卡片和三种表格,这些设计始终体现着“为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目标性原则。(2)关联性原则。体现在杨老师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把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关联了起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3)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体现在“量规评价”和“学生档案袋”的组合,突出了过程的分析考察,又有结果的评价。(4)客观性原则。体现在杨老师没有主观臆断,她先是与课代表谈话,了解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做到“心里有底”,接着在课堂上公布自己的打算,听取全班学生的意见并获得学生的热情支持,从而产生了“三种卡片”活动;后来,受到邻座李老师“电话谈话”的启发,让家长也参加进来,家长有了评价的三种表格。可见,该评

16、价方案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客观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体现在杨老师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出发,设计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整体上突出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作用,突出体现了过程评价的“动态(范本)化”,突出体现了“为了学生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6)指导性原则。体现在杨老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方案时,预先估计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形(知识的、心理的、身体的,个案的或年龄段特征的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详细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方案”。其中王俞乔老师和张喆老师写的最为详细,具体分析了杨老师的具体教学活动中的理论依据。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答:洪梅、王俞乔、张喆、吕文涛、张静、赵颖老师都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