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23学与问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185668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23学与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上23学与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上23学与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上23学与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上23学与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上23学与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23学与问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上第 六 单元 课题 23 学与问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XXXX 小学 XXX 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1、2自然段,从哥白尼的故事中懂得: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出问题。教学重点初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写一写:记下你最得意的学习成果容易读错的字词字词与读音: 容易写错的字词我来写一写: 难以理解的短语短语: 我

2、的理解: 短语: 我的理解: 短语: 我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课文围绕学与问写了哪两件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件: 第二件: 三、品读感悟我先行1.查一查:分别用自己的话写写你了解的资料哥白尼: 沈括: 2.想一想:我读书中的存在困惑 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板书“学”、“问”,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学

3、与问3.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作者要向我们说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4.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提示任务: 自学课文。要求:(1)将课文中的生字注上音,并借助拼音读准生词,读通句子。(准备挑战生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准备交流词意)师:读完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生词的写法及词语的意思,准备挑战。准备好的同学请举手。2.自主阅读:3.展示交流:检查自学情况(1)挑战生词:请1个同学上黑板,1个同学报,其他同学在家庭作业本上听写,报的同学批改上黑板同学的听写,其他同学互

4、相批改。教师评点,我们看一看哪个字比较难写。老师在黑板上写,指学生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2)大致交流词语意思:各位同学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请举手,我们大家一起共同解决。殿 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不懈追求:不松懈,坚持探索追求。 奥 秘:奥妙神秘。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变化快而多。 相辅相成:互相成全配合。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进步,发展很快。(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在前一个同学读完的时候,后一个同学停一下,我们要看看前一个同学读得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地方还需要在努力的,好吗?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以及各位同学的回答,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听边想,

5、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的学习这篇课文。三、突出全文情感点,顺清脉络:1.提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一)出示目标2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从哥白尼的故事中懂得: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出问题

6、。(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1.提示任务: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题。填空: 知识就是指有( 学问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问来的 )。“问”常常是( 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是( 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1)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把“问”比作什么?(金钥匙、铺路石)可见问的重要性。齐读这句话。(2)对于这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阐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举了几个例子?我们先来看看哥白尼与“问”有什么关系?交流收集的关于哥白尼的材料,请同学们读一读。(3)师:看

7、了关于哥白尼的介绍,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位同学来说说?(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他和他的天体运行论就像是黑暗夜空中闪烁的巨星,一直放射着璀璨的光芒。)(4)师:那么,哥白尼这样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与问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三)学习课文2自然段1.提示任务: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哥白尼小时侯是什么样子的?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问的?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1)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板书:好问(2)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a.请你把这段话读一读,注意体现出哥白尼的好问。

8、b.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可见,哥白尼真的很喜欢“问”。问得越多,也就学得越多,哥白尼不但是一个好问的孩子,还是一个勤学的孩子。板书:勤学(好问)c.刚才我们学习了哥白尼的事例,我们知道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追求,乃至取得伟大的成就,都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d.我想大家对这句话应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你是怎样理解的,哪位同学来谈谈,师评价。齐读。五、检测完善: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读读背背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当P89)3.抄写生词。4.搜集3句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六上第 六 单元 课题 23 学与问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

9、型:新授课 XXXX 小学 XXX 设计 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2. 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重点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教学难点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评一评:结合对课文的阅读,说一说课文中作者所表明的观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2.查一查:我了

10、解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典型事例古今中外的名人主要事例 。二、拓展阅读我做主记一记:我搜集到的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或小故事与同学交流。名言: 小故事: 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一、 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乃至取得伟大的成就,也是从“问”开始的。那么,是不是在求知过程中,学会了“问”就可以成功了呢?课文还例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就是?2.好,那么,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近沈括。3.出示目标。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2. 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4自然段1.出示沈括的简介生自读简介,读完举手。沈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沈括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有很多伟大的成就。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