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85047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第二单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单元学习指导】一、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情感。2根据作品的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3体会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4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5主动与人交谈,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二、单元学时安排本单元共计13课时:往事依依2课时、幼时记趣2课时、十三岁的际遇2课时、伟人细胞2课时、诵读1课时、作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单元内容描述】往事依依作者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文中,她深情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无论是看一幅画

2、,读一本书,还是听一堂课,登一座楼,都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幼时记趣是清代作家沈复著名散文集浮生六记中的一篇。作者追记童年趣事,观察细致,想象奇特。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田晓菲十三岁就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创作此文。作者在文中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学习与生活的感受。伟人细胞选自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记述了初中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语文实践活动】1诵读欣赏 “朗读竞赛活动”班级举行诗歌朗读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2口语交际“我为妈妈点首歌”打电话给电视台,要求点播一首歌祝贺母亲生日。3口语交际“今天我是小记者”

3、采访同学或老师。【单元预习互动空间】1你认为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2你在预习中有什么发现或收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3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写在下面。 六 往事依依【学习目标】1.能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结构上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3.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重难点描述】1.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2.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前置学习指津】1.文章可划分为几个部分?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第

4、一部分( 段): 第二部分( 段): 第三部分( 段): 2反复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最能打动你的心 ,为什么?3你最喜欢什么书?书中的故事、情感、形象为什么会使你着迷,令你陶醉? 4课文所回忆的往事,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这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须质疑】在自学过程中你是否有疑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或在文章中标注出来。 第一课时【前置学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凝( )视 骚( )人 逃窜( ) 雕镂( ) 雨晦( )婵( )娟 铭( )刻 心旷( )神怡( )2、填空。(1)往事依依的作者_,南归一诗的作者_。(2)千家诗里的诗歌,大都是_(时代)的作品。(3)南乡子

5、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作者是_,字_,号_。(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是出自_代_ 的诗句。3、解释下列词语历历: 徜徉: 浩淼: 婵娟: 芳菲: 油然而生: 【巩固与拓展】一、当堂巩固1.第一段说“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呢? 2.第二段文字分别叙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加以归类,写在横线上。(1)赞美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 (2)回忆千家诗中歌咏祖国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和精妙词语:春: 夏: 秋: 冬: (3)抒写千家诗给人的美好感受和浓郁情趣: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6、,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吗? _2老师的讲课入情入理,具体表现在哪里?(请找出相应的描写) 3“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这里的“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这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还要再次写到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的情景?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给我以广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