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6905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城东站施工管理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城东排涝站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目 录1、工程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工程简介31.2水文气象61.3工程地质71.4 主要技术特性72.1标前准备82.2标书的编制依据92.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92.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102.5开标、中标及签订施工合同103、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113.1施工总体布置113.1.1施工供水及供电113.1.2砼搅拌系统的布置123.1.3临时仓库及加工车间、试验室的布置123.1.4生活设施的布置123.2施工总进度133.2.1施工总进度计划133.2.2施工总进度实施情况133.3工程完成情况133.3.1主要完成工程量133.

2、3.2完成工程的质量情况143.3.3工期提前或推迟的原因144主要施工工序144.1施工程序144.2主体结构施工方法154.2.1土方开挖154.2.2土方回填154.2.3主体砼结构164.2.4砌石工程164.2.5止水、排水孔、反滤工程174.2.6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法174.2.7金结及电气施工方法及工艺175施工质量管理185.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185.1.1 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185.1.2 保证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185.2 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195.2.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95.2.2 施工中的控制205.3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215.3.1砼配合比试验225.3.2水泥、

3、钢筋的试验225.3.3砂、石骨料试验225.4工程质量评定235.5工程资料整理情况236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236.1 文明施工236.2 安全生产246.3 环境保护256.4 经验257、工程价款结算及财务管理258、附件:26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及工程简介某县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地域南窄北宽,南北长约54.0Km,东西宽约37.0Km。地理坐标位于1185848至1192212,北纬304845至311817之间。东、东南与某县相连,西、西南与宣州区为界,北与江苏省高淳县、溧阳市毗邻。全县总面积1104.8Km2。土地利用状况大致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占66.4%;河渠、湖泊、

4、水库面积占13.6%;村镇(城乡居民)、道路、工矿用地面积占9.4%;山峰、裸地、沼泽面积占6.6%;其他面积占4%。某县位于皖南低山与长江冲积平原接触带上,境内地势起伏不平,东南高而西北低,呈阶梯分布。地形较复杂,低山约占11.1%,丘陵岗地约占46.1%,平原圩区约占30.1%,水域约占12.7%。以新郎川河为界,县域可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低山丘陵区。其中,南片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500m,相对高200m以上;南片北部为丘陵区,岗冲相间,海拔40-80m,相对高20-40m。北片大部为河谷平原。其中,平原区海拔8-20m,相对高12 m左右;北片东部一带为丘陵区,西部为湖泊区,中部微

5、微隆起,为长江水系与太湖水系的分水岭。某县城位于县域中部郎川河圩区中的第一联合圩内,西距水阳江中游最大淡水湖泊南漪湖14.0km。第一联合圩南临老郎川河,北临中桥河,圩区总面积39.35 km2,农田3.8万亩,人口5.2万人。圩内有一条南北向的内隔堤将第一联合圩一分为二,其上部(东)即为某县城防洪保护区。目前,某县城防洪保护区东有撇洪堤(4.4km),南有老郎川河河堤(5.38km),西有内隔堤(3.965km),北有钟桥河河堤(3.855km),除撇洪堤外它们首尾相连,全长17.6m,保护某县城关地区和建平镇的一部分农村以及214省道的防洪安全,保护面积18.56 km2,保护耕地1.7万

6、亩,保护人口5.5万人,其中城建区面积已达6 km2,人口3.8万人,城区地面高程大部分在10.2-13m之间(吴淞高程系,下同)。中远期规划面积12.3,人口8-10万人。某县城是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邻近苏浙,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市场繁荣、具有鲜明江南特色的县域综合型小城市。是苏浙沪通往皖东南旅游风景区及世界旅游胜地-黄山的东大门,也是安徽省面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门户和重要连接点。1998年县城防洪保护区内国民生产总值为7.3亿元,某县城东站位于某县老郎川河右岸堤埂处,在现某县城东南部,沿圩堤向西距离约0.5Km即可达老郎川河大桥,交通较为便利;圩堤呈东西向延伸,

7、其北面原属平坦的圩区,沟塘相连,阡陌纵横,圩堤南侧为老郎川河,现堤顶高程约17.6017.80米左右,该区段河面宽阔,滩地较窄。本站主要建筑物有排涝进水闸、前池、泵房、压力水箱、穿堤出水涵和变电站等。泵站枢纽进水闸与泵房采用合建。泵房为一字型排列。变电站位于厂房左侧。根据水泵样本,36ZLB-85型水泵要求叶轮中心线最小淹没深度为0.65m,本站最低内水位为10.0m,则水泵叶轮中心线高程为9.31(10-0.69)m。叶轮中心线至水泵底座的距离为0.98m,水泵梁高程为10.29m,叶轮中心线至进水喇叭口下缘为0.51m,喇叭口距地面高度1.0m,则进水池底板高程取7.80m。采用墩墙与框架

8、相结合的湿室型结构,考虑到最高内水位、安全超高及泵轴长度规格,拟定电机层地面高程为15.30m。检修间地面与电机层地面高程一致。该站址处地面高程为14.5m,考虑最高内水位和安全超高,取室外地面高程为15.20m,进水池挡土墙顶高程为12.5m。压力水箱系水泵出口汇水箱,由出口顺直段和收缩段组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顺直段长11.0m。为使水流平顺,汇水箱内设2个隔墩,墩厚0.3m,长2.0m。汇水箱后半段为“八”字形收缩段,长5.5m,宽度由11m变至2.0m,顶板及侧墙厚均为0.35m。排涝出水涵紧接压力水箱,穿过圩堤,连通外河。设计排涝流量为6.60m3/s,根据工程经验,涵洞内经济流速为

9、1.52.5m/s,按经济流速设计,涵洞过水面积为2.64.4m2,考虑到检修的方便,拟定箱涵断面为1.52.0m。涵洞由伸缩缝分为五节,每节伸缩缝设砼包箍和橡皮止水。出口设控制闸并配备启闭机械和启闭机房,启闭台高程为17.65m,箱涵为钢筋砼结构。1.2水文气象郎川河为长江流域水阳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552km2,河道全长108km。郎川河发源于广德盆地东、南、北部山地,其主源为无量溪河和桐汭河两大支流。东支无量溪河源头在广德县东南部芦村以上桃花山、小白店一带山区,河长76km,来水面积1121km2;西支桐汭河源头在广德南部四合、杨滩以上泰山山区,河长66.8km2,来水面积909

10、km2。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两支流出广德县境内在某县涛城镇的合溪口合流后始称“郎川河(现为老郎川河)”,横贯某县腹部,在东夏镇吼儿桥接纳钟桥河支流后于百车口汇入南漪湖,长32km,区间来水面积522km2。1970年冬,为治理郎川河水患兴建了新郎川河分洪工程,新郎川河在合溪口以上3km处的南丰镇栗园村将桐汭河截流,改沿南部丘陵边缘直通南漪湖,长23.3km。该工程于1975年完工,此后新郎川河和老郎川河并列西行,分别承泄桐汭河和无量溪河的洪水。同时在新老郎川河之间,由山下铺至黎园,新开了一条长约5.5km的连接河,沟通新老郎川河。郎川河流域地势基本上为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东部山区

11、最高海拔高程为1050m,西部圩区地面高程在810m之间。南漪湖位于水阳江中游,距某县县城约14km,是水阳江中游最大的调蓄湖泊,湖底高程5.5m,水位在12.5m时,水面面积203km2,相应库容10.9亿m3,设计洪水位(20年一遇)13.5m时,湖面面积204 km2,蓄水容积12.6亿m3。南漪湖除承纳以郎川河为主连同其区间共3839.7km2的来水外,还可通过双桥河、北山河调节干流洪水,起到调洪削峰的作用。根据东门埂水位站所测水位资料,统计6月至8月最高三日平均水位,进行频率计算,得城东站历年主排涝期10年一遇最高三日平均水位为14.86m。根据历年主排涝期最低水位统计分析,城东站最

12、低水位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90m。历年主排涝期外河平均水位根据东门埂水位站实测资料,并考虑这个时段降雨量的影响,按雨量加权平均进行计算。经计算,主排涝期外河多年平均水位为13.28m。根据某县城东门埂水位站历年水位资料统计,老郎川河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2月份和1月份,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6月7月份。实测最高水位为15.87m(1984年6月14日),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为13.12m;实测最低水位为6.71m(1997年2月17日),多年平均枯水位为7.84m。1.3工程地质经勘探揭示,场地地层均属第四纪全新世(Q4),为冲积及人工填筑形成。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共分六层,分述如下:第(1)层:填筑

13、土(Q4ml),层厚1.76.0米,层底标高6.7813.4米。灰、灰黄色,堤身及堤基成份主要为粉质壤土、夹粘土、壤土等,但堤内侧新近回填多为建筑垃圾土,含大量碎砖、砼块等,多呈稍密状,少量中密或松散状,稍湿-湿。第(2)层:粉质壤土(Q4al),层厚1.04.0米,层底标高5.78-9.40米。灰-灰黄色,局部粉性重,湿-饱和,软-可塑状,层理较清晰。第(3)层:粉质壤土,层厚0.32.9米,层底标高5.486.80米,灰-青灰色,多呈软塑状,少量流塑状,局部粉性砂性重,夹薄层粉砂。第(4)层:粉砂,层厚1.74.6米,层底高程1.83.9米,灰色,多呈稍密状,局部夹砂壤土或粉土,下部含少量

14、砾石。第(5)层:卵石土,层厚2.12.6米,层底标高-0.71.8米,灰-灰黄色,卵石约占1535%,直径多为510cm,亚园状,石英质,多被中细砂充填,少量粉粘粒,多中密状,少量稍密。第(6)层:全-强风化,本次勘探未揭穿,最大控制厚度2.7米,上部为全风化,以下呈强风化,岩芯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泥质胶结,节理不发育,该岩石遇水软化崩解。1.4 主要技术特性城东排涝站排水区控制面积为4.54Km2,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排水模数为0.68 m3/s.Km,设计排涝流量为6.60m3/s,装机容量3180KW,水泵采用立式轴流泵,选用3台36ZLB-85型立式轴流泵。 城东排涝站主要设

15、计参数与规模表设计流量m3/s进水池设计水 位(m)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m)进水池平均水位(m)进水池最高水 位(m)出水池设计水位(m)出水池最低运行水位(m)出水池平均水位(m)出水池最高水位(m)6.611.010.010.811.814.8611.9013.2815.57防洪水位(m)设计净扬程(m)最高净扬程(m)最低净扬程(m)平均净扬程(m)装机台数(台)单机容量(KW)总容量(KW)备注15.573.865.570.902.483180540 2工程投标2.1标前准备 我公司收到施工投标邀请函后,公司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参加了该工程的投标,并组织了精干力量开展投标业务。编制人员在熟悉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的同时并参加了由发包方组织的工程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着手编写了某县城东排涝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