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6806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结构学知识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结构学重点归纳第一章 绪论1、焊接结构的优点:(1)焊接接头系数大;(2)水密性和气密性好;(3)重量轻,省材料;(4)厚度基本 不受限制;(5)结构设计简单;(6)生产周期短,成本低。2、焊接结构的特点:(1)焊接结构的应力集中范围比铆接结构大;(2)焊接结构是非均匀体,焊接接头具有较大的性能不均匀性;(3)焊接结构具有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4)焊接结构的整体性强,止裂性差;(5)焊接结构对材料敏感;(6)焊接接头对温度敏感。第三章 焊接应力和变形1、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2、内应力分类:按照分布范围可分为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和超微观内应力。 按产生机理可

2、分为温度应力(热应力)、残余应力、相变应力和安装应力。 热应力是由于构件受热不均匀产生的。3、基本概念(1)焊接瞬时应力: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应力。(2)焊接残余应力: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余在构件中的内应力。(3)焊接瞬时变形: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变形。(4)焊接残余变形: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留在工件上的变形。线能量越大,变形越大。(4)焊接层数分层越多,每层线能量越小,变形越小,但角变形变大。(5)施焊方法直通焊的变形比分段退焊的要大。(6)间断焊的变形比连续焊的要小。8、横向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堆焊条件下,线能量越大,变形越大;板厚越大,变形越小。定位焊缝长,间距小,及装夹刚度大,

3、则B小。多道焊时,每道焊缝产生的B逐层递减。焊缝金属量增加,横向收缩变形增加;对横向收缩变形的影响:V形坡口比同厚度的X形坡口大;坡口角和间隙越大, B也越大;对接焊缝的 B大于堆焊焊缝和角焊缝;气焊AB手工电弧焊埋弧焊。9、角变形的影响因素坡口角度f,角变形0仁单层埋弧焊,电渣焊和电子束焊的3多层焊的0 单层焊;多道焊多层焊; 道数、层数f, 0仁焊接X形坡口,先焊的那面后焊的那面;线能量越大,角变形越大。10、焊接应力的产生由于加热过程中,焊缝及其附近金属要膨胀,远离焊缝的金属要阻止其伸长,给他一个压缩的作用,产生 压缩塑性变形和压缩弹性变形;冷却过程中,它要受到拉伸,他产生的拉伸变形不足

4、以抵消加热过程中产 生的压缩塑性变形,这样焊后焊缝及其附近的金属还残留一部份压缩塑性变形,它试图要缩短,而远离焊 缝金属要阻止其缩短,所以说焊缝及其附近金属受到拉伸作用,而远离焊缝金属加热过程中没有产生塑性 变形,焊缝金属要缩短的话,给远离焊缝金属一个压应力的作用,焊后焊缝及其附近金属受到拉应力作用。11、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1)设计措施a. 合理选择焊缝尺寸:保证承载能力和焊缝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小的焊缝尺寸。1)低合金钢对冷却速度敏感,焊缝尺寸稍长;2)丁字接头和十字接头开坡口焊透;3)对接焊缝选择焊缝金属最少的坡口形式;4)薄板结构采用接触点焊。b. 尽可能减少焊缝的数量。c. 合理安

5、排焊缝的位置。(2)工艺措施反变形:事先估计好结构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在装配时给于一个相反方向的变形,与焊接变形相抵消,使 焊后构件保持设计要求。刚性固定法:采用胎夹具或临时支撑等方法,增加结构在焊接时的刚性,来限制焊接变形。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规范:选择能量密度高的焊接方法,采用较小的线能量,对于不对称的构件,通过采 用不同的焊接参数来控制和调节变形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把结构适当分成部件,分别装配焊接,然后拼成整体,使不对称焊缝的收缩量 较大的焊缝比较自由的收缩而不影响整体结构。12、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1)机械矫正法:压力机矫正、锤击矫正、碾压矫正、逐点挤压法、三点弯曲矫正、翼缘角变形矫

6、正。(2)火焰矫正法13、焊接残余变形的种类:纵向残余应力、横向残余应力、沿板厚方向上的残余应力。14、调节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设计措施:尽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避免焊缝过分集中;采用刚性小的接头形式;在残余拉应力区,应避免几何不连续性。工艺措施:(1)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先焊接对接焊缝,后焊接角焊缝;先焊接错开的短焊缝,后焊接直通长焊缝,注意交叉焊缝的质量;先焊 接在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使内应力合理分布。(2)降低焊缝的拘束度。 增加焊缝的自由度,减小热塑性变形。(3)锤击焊缝或碾压焊缝附近。 使焊缝得到延展,从而降低内应力,锤击应保持均匀、适度,避免锤击过分产生裂纹。(4)加热减

7、应区法。局部加热造成反变形。15、焊后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整体高温回火、局部高温回火、机械拉伸法、温差拉伸法、振动法、爆炸 法、碾压法等。16、解释切条法间隙大小的问题。 因为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是焊缝及其附近的金属受到拉应力,在加热过程中其被拉伸,产生压缩塑性变形 冷却后要缩短,锯开后拉应力被释放出来,锯口间隙变大;远离焊缝的金属受到压应力,被锯开后压应力 被释放出来,锯口间隙变小。第四章 焊接接头1、焊接接头的组成:焊缝金属、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2、热应变脆化:金属在200400C范围内发生塑性变形所引起的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3、低强组配接头的强度随相对厚度降低而上升的原因。这是因为低

8、强焊缝的塑性变形受到高强母材的拘束,使焊缝金属处于三向 受拉状态而强化的结果。当接头受拉伸,低强焊缝进入塑性状态,高强母材仍 处于弹性状态时,母材对焊缝的塑性变形是具有拘束作用的,其拘束能力的大 小,是随相对厚度而变化的。当相对厚度减小,径向应力就增大,焊缝塑性变 形就更加困难,从而接头强度上升。当相对厚度极薄时,焊缝金属的脆断转变 温度会大大提高。即使在室温条件下,其断口也含有脆断破坏面,这说明焊缝 金属是处在三向受拉状态,几乎达到不可能产生塑性变形的程度,使接头强度 上升而突然破断的。3、GB/T 324-2008 焊缝符号表示法4、焊缝的基本形式:对接焊缝、角焊缝。5、焊接接头的形式:对

9、接接头、搭接接头、十字接头、角接头、端接接头。6、焊接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1)对接接头r I, Kt f; h f, Kt f; 0 f, Kt to 措施:打磨焊趾部位,使其圆滑过渡。(2)T 形接头KI, KTf; 0 f, KTf; rI, KTf。 措施:增大焊脚尺寸,打磨焊趾部位,使其圆滑过渡。把角焊缝变成对接焊缝,开坡口焊透。(3)搭接接头1)正面角焊缝 减小夹角和增大熔深,可降低应力集中。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搭接接头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5倍,并不得小于25mm。原因:搭接接头焊趾和焊根部位存在较大应力集中;承受拉力时接头上附加弯曲应力;弯曲

10、应力随搭接长 度的减小而增大。2)侧面角焊缝与焊缝尺寸、断面尺寸和外力作用点有关。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侧面角焊缝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60倍的焊脚尺寸。原因:侧面角焊缝工作应力分布是两端大在,中间小;随侧面角焊缝长度的增大,工作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性就越大,应力集中越严重。11、强度计算(教材P157P178有一道计算题)主要为对接接头、搭接接头的受压和受拉。第五章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1、影响结构脆断的因素(1)应变时效冷应变时效:钢材经过冷加工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随后又经过150450C温度范围的加热,就会引起脆 断,称为冷应变时效。热应变时效:在焊接时金属受到热循环和热塑

11、性变形循环的作用,特别是近缝区的刻槽尖端附近或多道焊 中已焊完焊道中的缺陷附近,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焊接应力-应变的集中,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一定的 热循环作用下,引起的时效,称为热应变时效。塑性变形量越大,越容易发生脆断。在150450C范围内,250C左右发生塑性变形时对脆断影响最大。措施:焊后550560C热处理。(2)线能量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主要取决于线能量。线能量过小时,冷却速度过快,易产生淬硬组织,产生裂纹,易 脆断;线能量过大时,冷却速度慢,高温停留时间长,晶粒粗大,引起脆化,易脆断。对于厚板的焊接,可以通过多层焊以适当小的规范来焊接来获得满意的韧性。原因:多道焊时,每道焊缝 的

12、焊接热循环对前一道焊缝有热处理的作用,细化晶粒,提高韧性,还可以消除焊缝中的扩散氢。(3)角变形 对接接头在焊趾部位存在应力集中,受力较大,易产生脆断。当对接接头存在较大角变形时,外加一拉力,由于轴线不通 过重心而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在焊趾部位产生附加拉应 力,又与原来的拉应力叠加,使得焊趾部位的应力集中更大, 易发生脆断。附加弯矩与角变形有关,角变形越大,附加弯矩越大,附加的拉应力越大,越易发生脆断。措施:在熔合线上堆焊一层“防裂焊缝”,使用钨极氩弧焊重熔,使焊趾部位圆滑过渡。(4)残余应力 有缺口有残余应力的试件,在韧脆转变温度以上时,断裂应力o o,发生塑性断裂;在韧脆转变温度以S下时

13、,断裂应力o o也发生塑性断裂。b无缺口无残余应力的试件, o =o b。b 残余应力的分布:焊缝附近的部位是拉应力区,离焊缝越远,影响越小。 残余应力对裂纹的影响:在拉应力区,加速裂纹扩展;在压应力区能够阻止裂纹的扩展并改变裂纹的扩展 方向。(5)焊接缺陷 焊接缺陷提高金属脆断倾向。焊接缺陷对脆断的影响与缺陷的种类、尺寸、方向和位置有关。 种类:平面类型缺陷(如未熔合、未焊透、裂纹)比带圆角的缺陷(如气孔、夹渣)影响大; 尺寸:缺陷数量越多,缺陷尺寸越大,应力集中越大,对脆断的影响就越大; 方向: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平面缺陷影响比其它方向大; 位置:表面缺陷比内部缺陷影响大,位于残余拉应力场内

14、的缺陷比残余压应力场的大,位于应力集中区的 缺陷(如焊趾部位裂纹)的影响比均匀应力场中同样缺陷影响大。高强钢对缺口敏感性大,易引起应力集中,脆断倾向大。2、焊接接头的抗开裂性能实验:韦尔斯宽板拉伸试验、尼伯林克试验、断裂韧度试验。3、止裂试验:罗伯逊止裂试验、双重拉伸试验。4、正确选用材料的含义:在结构工作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熔合线的最脆部位应有足够的抗开裂性能, 母材应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断裂韧度和工艺性一般都有所下降,因此不宜采用比 实际需要温度更高的材料,特别不应该单纯追求强度指标,而忽视其他性能。5、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原则:(1)尽量减少结构或焊接接头部位的

15、应力集中:在一些结构界面改变的地方,必须设计成平缓过渡,不要 形成尖角。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不同厚度的构件的对接接头应当尽可能采用 圆滑过渡。避免和减少焊缝的缺陷。避免焊缝的密集。(2)尽量减小结构刚度,降低应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3)不采用过厚的界面。(4)重视附件或不受力焊缝的设计。(5)减小和消除焊接残余拉伸应力的不利影响。6、合理安排结构的制造工艺(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中的一切规定; (2)不允许采用过大的线能量;(3)减少和消除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4)严格质检,消除缺陷;(5)焊后处理,消除残余应力;(6)应力时效问题;(7)避免增焊临时装置,不能随意引弧。第六章 焊接接头和结构的疲劳强度 1、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因素(1)应力集中的影响 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强度。对接接头r (,疲劳强度(;h f,疲劳强度(;0 f疲劳强度(。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