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65783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址:http:/ 对于一篇文本来说,可以用来互文的材料是很多的,因为人类的一切阅读活动都包含有互文性阅读的有机成分。比如说,当读到鲁迅的风筝时有没有可能会联系到苏叔阳的散文理想的风筝;当读到梅花魂一文,可能就会不自禁的想到王安石的,或者是木笛一文中对于绣有梅花长衫的一段描写;当读到托尔斯泰的穷人时,有没有可能想到的是他的同主题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只不过这些由联想进而发生的互文性阅读的行为是不自觉的随文联系,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语文课堂教学就不能这样了,想到哪里读到哪里,那么多的互文材料究竟选取哪个呢?得就遵循一个标准:依据教学目标。李老师就做的很好,为了实现让学生感悟文人情趣,就选用母鸡做

2、互文;为了让学生体会老舍的语言风格,就用同名的作品郑振铎的猫做互文。当然,我们发现无论是选择什么互文材料去实现了怎样的教学目标,都没有离开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即: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和阅读欣赏鉴赏水平。二、低年级童话互文教学丑小鸭与拇指姑娘在选择互文阅读材料上还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再来看一个课例丑小鸭。丑小鸭是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绮丽的幻想和乐观的精神,这篇童话也普遍被认为是安徒生的一篇个人自传。它描述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长成了白天鹅的故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丑小鸭本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体会和感悟丑小鸭不怕困难,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3、但是原文删改比较多,不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丑小鸭的心境和文章主旨。所以采取了2种互文教学:第一种,互原文。在第二课时的讲解中,分别引入了4次原文。第一次:引入周围人对待丑小鸭的语言和动作。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周围人对丑小鸭的嫌弃,体会出丑小鸭害怕、孤独、自卑、伤心等心情。而原文中一些语言的描写,也可以为学生在实际情景再现时,通过学习并模仿原文中的语言,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第二次:引入见到天鹅时,对于天鹅的描写,以及对丑小鸭当时的动作描写。目的是:凸显出天鹅的高贵与美丽,让学生体会丑小鸭激动的心情,感受丑小鸭心怀希望,向往美好的梦想;第三次:引入变成天鹅后,情境的描写。目的是:让学生对比之前受人欺

4、负的心情,了解到丑小鸭现在的快乐;第四次:引入变成天鹅后,丑小鸭内心的感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丑小鸭高贵善良的品质,即使成为一只最美丽的天鹅,仍然不骄傲,也不为过去的困境而苦恼。第二种:互主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绘本拇指姑娘。互文性阅读可以存在不同的互文资源,针对本篇童话,选择了互主旨的教学策略,因此,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拇指姑娘进行互文。通过互文,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丑小鸭和拇指姑娘有着相同的经历,即使历经苦难,心中始终都有一颗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心,借助拇指姑娘进一步感悟丑小鸭的主旨。通过对比两篇童话,学生也会在阅读中发现安徒生早期的童话,充满了甜美、梦幻的气息和味道。由此可见

5、,无论是高年级的课堂,还是低年级的课堂;无论是散文的教学,还是童话的教学,依然还是想谈谈互文资料的选择问题。刚才的课例谈到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互文材料,那么这个课例是在提示我们在选择互文资料时一定要注意文体、年龄和阅读经验的问题。当我们选择好互文资料时,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用好互文资料的问题了。一节课中,时间是有限的,而选用互文阅读后,势必会使课堂容量加大。这就要我们首先处理好互文资料阅读与课文文本阅读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是要将课文文本作为主体,互文资料是促进学生对课文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因此在运用互文资料时一定要把握好量和度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用篇或者是段做

6、互文,如果互文资料篇幅较短,理解难度不大,就可以选择当堂完成,像李老师几次互原文,就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如果难度较大,审美思维要求较高的互文材料,建议在课前或者课后完成。如:提前布置阅读任务,提出思考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阅读体验,在课堂上表达或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像老师在互文拇指姑娘时就是这样的做的。或者课后布置互文阅读,将互文性资料和课文精髓做整体把握和观照,促进学生对课文文本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考。我觉得这样的做法都是很好的。三、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的选文有哪些,他们在学生的学习中的作用是那些。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在教材的选文中有几类,其中像例文、样文、用件都是在让学生去

7、学习一些读写的基本规律和样式,而唯有定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让学生去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从选文的不同教学价值开看,当然就不能一概而论。其次,从互文性阅读理论的提出来看,这种理论主要就是用于研究各种经典作品背后的文化渊源,用于文学性文本的解读和鉴赏。这样来看,我们的教材选文,并不都是要需要去欣赏鉴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由于文学类文本因为含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需要学生深度阅读才能挖掘出文本背后的隐含意,需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去审视作品。这时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互文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倾听回响在文本中的各种文化的声音。运用互文的策略需要教师有很大的阅读量,但是我们在

8、选用相关引入文本时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进行检索:一类是相似文本,比如:内容相近、文体相近、同意作者的同类作品,甚至从篇到本;第二类是相异文本,如相同内容不同文体、相同文体不同作者、相同文体不同文本。大体可以考虑的是作家、题材、体裁的同与不同间进行检索。构建互文文本体系。总之,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互文性阅读教学作为承载着学理依据和学术内涵的教学策略,已经不仅仅是方法论,而是学科学术化的彰显。教师通过对文本互文的研究和应用,强化学生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

9、学科素养。网络最大的好处在于资源共享和即时交流。 资源共享就是把各种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实现网上共享。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源库,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到更深更广的知识,接触到我们在周边环境中无法接触到的信息。 即时交流则把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这样的平台使距离不再那么遥远,沟通变成了一件简单事情,有了交流,我们就有了更多、更好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有法,相信通过学习,您定已领会“互文阅读”教学这一高招有所收获,高招在于借鉴、实践和升华,所以,不妨将您的学习收获加以实践,然后将您的体会分享给您的同事和朋友吧!通过大家的分享交流,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挖掘出更多的高招,助您技高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