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16402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训练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训练系列训练,已经列入国家招生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总结,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总结1 1、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2、苏门文人秦观情感细腻,独具词心,其词感怀身世,幽丽深婉,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爽跌宕如天际三峰,俱臻婉约词之极致。 3、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

2、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诗经经常采纳叠章的形式。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转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布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7、所谓“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

3、实清简平淡。 8、建安诗人们还进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动乱的.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形成了“慷慨悲伤”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育同学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10、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进展到成熟段的重要标志。 11、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 12、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古乐府精神和杜甫写实传统,提倡新乐府运动,重视诗歌的

4、政治功能,诗风通俗浅易。 13、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分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亮的民族特色。 14、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15、唐诗形式多样,各体兼备,即继承进展了古体诗,又完善了近体诗。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总结2 1、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则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显示了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相结合的实绩。 2、1918年,新青年4卷4号上刊登了七则“随感录”其中六则以白话写成,它们标志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散文的诞生。 3、临川派

5、是明代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其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其代表作牡丹亭大胆构思,演绎仆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痴情幻梦的情感历程。 4、郁达夫的抒情小说采纳“自叙传”的形式。 5、18世纪,元杂剧赵氏孤儿曾流传到欧洲。 6、金瓶梅词话是中国小说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题兰凌笑笑生。 7、伦语为语录散文 8、曹禺的日出以20世纪30年月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以陈白露的活动为中心,展现了当时上层.和下层.、“鬼”与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 9、卢梭是18世纪启蒙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10、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11、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顾城一代人、舒婷神女峰 12、通过意象化的抒情来

6、表现微秒的内心感受,传达丰富的象征内涵,已经成为新诗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13、19世纪俄国最宏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斗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 14、王实甫所创作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剧本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追求自由婚姻、抵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 15、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进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2022成考语文会考学问点总结3 差强人意:差:略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兴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足。简单误会为“不如人意”。 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方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方学艺深得师传。 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凹凸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耿耿于怀:对所经受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超。 苦心孤诣:专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制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分。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灵敏。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受灾难。 叹为观止:赞美欣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善之至。 两小无猜

8、: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观察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方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紧锣密鼓:多比方公开活动前的紧急的舆论预备。 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方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方灾祸、变乱皆由内部缘由所致。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特别漂亮或景物特别美丽。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行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简单误用为贬义。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

9、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预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简单弄错感情颜色。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气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议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全都。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分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议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全都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分。“无可厚非”意思是不行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莫衷一是:折衷,决断

10、;是:对。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全都的结论。使用时要留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 刮目相看:指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留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旧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看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留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留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会为不久的将来。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静,多指才学。为了装饰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渐渐咀嚼。比方观赏、领悟诗文的精华。使用时留意本词领悟的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