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563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2023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篇 1寒假将至,依据寒假期间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特点,为引导我校少先队员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和春节,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个字”的要求,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先队心中生根发芽,依据上级要求,我校打算在寒假、春节期间开展全体少先队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一、活动时间:寒假、春节期间和学期开学后二、活动主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三、活动对象:全体少先队员四、活动内容:1、发挥自己的特长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即写一

2、幅春联,画一幅年画,剪一对窗花,学会几个灯谜,学唱一首民谣民歌,逛一次庙会,赶一次农村大集,看一次秧歌表演,看一次锣鼓队表演,制作一盏“花灯”,照一张过年全家福等。2、参观我市一处历史名胜。鼓舞大家寒假期间在家长带着下,参观我市一处能表达我们潍坊历史文化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公园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3、学讲一个传统文化故事。寒假期间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学讲一个如“精忠报国”“闻鸡起舞”“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等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涵在传统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4、每天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发动少先队员在寒假期间,每天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

3、所能及的事,如在家清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喂家禽等,为父母长辈制作一张春贺卡,学习一项家务小本领,争做懂事、有责任的家庭成员,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5、做一个文明宣传员。寒假期间,少先队员要把在学校养成的讲文明、讲秩序的好习惯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家人或亲朋好友,远离封建迷信、赌博、铺张、乱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和生活方式,在亲朋好友中提倡文明、安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6、完成一篇征文。结合自己在寻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实的人和事,完成一篇“我们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我眼中的春节”、“压岁钱的用途”、“传统故事伴我成长”等主题作文。五、活动要求:1、学期开学后,各班组织一次“优秀

4、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进展沟通共享。2、一至三年级的少先队员,重点呈现沟通参与活动的体会感受;四至六年级少先队员开展传统故事讲故事竞赛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征文竞赛,并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少先队员进展表彰。3、学校对各班活动开展状况和典型案例、好的阅历做法等汇编成材料,并向外传宣传推广,并给所在班级适当加分。4、以上活动,多者不限,最好将各项活动的电子版照片,假期期间准时上传 QQ 群。2023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篇 2一、学情分析我班共有学生 50 人。他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觉察本班大局部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5、。在前段时间,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根底,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华灌输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育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宠爱之情。分为四个局部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名人长廊”: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节主要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五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名胜佳境”: 了解济

6、南、崂山等名胜。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力气。“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加民族骄傲感和信念。*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局部。教材根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局部;“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沟通中完成学习活动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学问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沟通、

7、合作等根本活动方式,到达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表达在以下三方面: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深厚的探究实践气氛。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育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 留意培育学生的探究学习力气,培育其初步的探究学习力气,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目标1、进展爱国主义教育。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力气。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育出正直、坚韧、和气

8、、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育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行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标准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全部这些,在今日的素养教育中仍具有乐观的借鉴意义。四、教学重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养成良好品德。五、教法学法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敬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根底,以“

9、动”为特征,旨在提倡争论性学习方式。3、要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承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5、加强学科的穿插和渗透,拓展学科学问,改善学问构造。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制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课2023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篇 3一、指导思想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阅历。每一部宏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进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华,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时期文化进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

10、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分散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生疏,着眼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养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敬重学生的共性进展,坚持以引导鼓舞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实行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乐观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篆刻、天文、武术、象棋、戏曲、

11、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赏识等活动。各单位要充分生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二、我们的思考1、重要性“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月,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受战斗、动乱、饥饿和瘟疫等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猛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安康成长的背景,使得局部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力气,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将来,树德立志问

12、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连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需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2、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展连绵五千年,积存了丰厚的精神财宝,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日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13、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宠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珍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开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时代龙的传人。固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进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进展。三、目标与内容目标: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3、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分散力的重要性。内容:1、中国书法艺术2、中国传统戏剧(京剧、沪剧、越剧)3、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国画)4、中国陶瓷文化5、中华民族服装6、中国茶文化7、中国酒文化8、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