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154543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4年临武一中高二年级学考复习语文必修二B复习案(学生用案)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唾弃 沉睡 千锤百炼 捶胸顿足B憔悴 粉碎 猝不及防 出类拔萃C啜泣 拾掇 缀玉连珠 苦学不辍D悼念 泥淖 绰绰有余 掉以轻心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点缀 袅娜 混混沌沌 一椽破屋 B婆娑 瞥见 揠苗助长 义愤填膺C煎熬 渎罪 括目相看 束之高阁 D蜕变 镣铐 衷心喜悦 坚忍不拔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要紧。一个

2、人标点不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这话说得很中肯。B阅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D黄永玉眼中的大艺术家是什么样的呢?80岁的黄永玉在其新著比我老的老头(作家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中,讲述了那些“比他老的老头”。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

3、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A世界的花卉千百种,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5下面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如“精卫填海”、“刻舟求剑”就来源于寓言故事。B中国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朗朗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C姓的偏

4、旁是“女”,可能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那时候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只能通过姓来区分不同的部族。D欧洲国家的一些节日大都来自宗教,如圣诞节、复活节;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如中秋节、重阳节。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已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

5、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6、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6对“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一句中“诺言”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共和国的缔

7、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B承诺给予所有有色公民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C解除种族隔离、种族歧视,让美国走上富强、民主、和平的道路。D把美国黑人从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解救出来,而不仅仅是开空头支票。7对“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动更大规模的叛乱,不惜流血牺牲,直到正义的光明的一天真正到来。B为得到公民权利而不断进行的抵抗运动将使美国政局动荡不安,美国将有被颠覆的危险。C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将不断坚持下去,这将给美国带来致命伤,美国将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D警告美国政府,如果不答应兑现诺言,黑人的敌对情绪会更

8、加高昂,美国的统治根基就有被动摇的危险。8下列对有关文章内容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生活备受压榨,没有归宿感也没有安全感,不能真正享有美国公民的权利。B美国以“资金不足”为借口,拒绝给来自非洲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以生活上的保障。C黑人迫切需要自由和正义的保障,主张冷静下来或采取渐进主义的做法都不合时宜。D黑人不是撒撒气就会满足的,不要低估黑人急切争取正当权利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

10、子之所共适。”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刚刚)B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D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屡次得到)10下列句中与“而今安在哉”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而君幸于赵王。11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A BC D12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写了客人

11、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B客人抚今思昔,热情赞扬了曹操“破荆州,下江陵”而千古留名的丰功伟绩。姓名 学号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苏轼针对客人的看法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D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天地人生的感触。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侣鱼虾而友麋鹿。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 (诗经氓)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

12、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终期于尽! (王羲之兰亭集序)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开篇两句先从 写起,再转到 。后两句变换角度,三、四句从 写出。两句的顺序是 的。巧妙的构思,曲折有致,更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15分)书院清池李元洛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

13、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