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15138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的相关范文, 本文关键词为范文 ,网,建议 ,问题 ,对帐 ,工作中 ,银企 ,,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您觉得有用, 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近日,各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诈骗案一事,案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与银行对帐不及时, 由此可见银企对帐对加强银企双方相互监督,维护结算纪律,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银企对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部分企业对帐无法落实,为此,笔者同工行、商行、交行等部分会计前台工作人员进行了一

2、次探讨和交流, 发现银企对帐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部分企业不重视,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很少和银行主动对帐。 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 主管领导很少把银企对帐纳入到财务人员工作考核当中来。 再就是个体企业和承包企业, 根本不重视银行所要求的对帐工作,尤其是无贷户,对于他们来说,资金放到银行就象放进了保险箱。 2、部分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低。由于部分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所用财务人员都是亲属,根本没有财务知识,也就无对帐意识, 有时问问余额对了就了事, 把年末对帐盖章看成是银行工作,视为与其无关的 “软性 ”任务,甚至有的企业财会人 员更视为多此一举,从而造成与银行对帐消极,能拖则拖。3、空壳企业多,也

3、是对帐工作的难点。我们分理处就有一个企业,由于税务机关要求其必须到银行开户, 才为其办理税务登记, 企业按银行要求开好帐户后,从没有用过帐户,最后连留下的手机号都是空号,这样的企业有的是为了用企业名称做掩护,全部用现金做交易, 所以开户后成了空壳企业,对帐更无从谈起。4、企业已经注销,但帐户还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在关、停、并轨时,不按规定到银行办理销户等相关手续,致使银行对帐时找不到单位。5、企业多头开户,不使用的帐户多。由于银行揽存的需要,部分企业在银行开户用过一段时间后, 到它行再开户, 留下帐户余额几百元甚至十几元,由于面子关系既不来销户,又不来存款,对帐又找不到人。6、企

4、业财会人员的频繁更换。由于部分企业财会人员经常调整,交接不清,形成一任会计一摊帐,上下任不衔接,造成现任财会人员根本不配合银行对帐。7、为了留住客户,迁就客户,对帐迟迟不到位。银行揽存难,怕影响客户,有为难情绪,主要是对边远地区、边远单位,苦于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制约,企业因电话对帐正确,没有及时到银行对帐盖章, 造成银行对帐回单无法收回。 针对以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对策:1、对于上次对帐至今没有发生业务达一年的,且无法通知的帐户,特别是找不到下落的停、撤消等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清理,写出具体原因,专人专夹保管,切实防范经济案件发生。2、利用网络,实行电子

5、对帐。 如今电子银行已不在是新兴事物, 特别是我行正在推行个人帐户短信服务, 应该扩大范围, 早日将对公帐户纳入到电话银行业务中来,如北京工行开展的寻呼银行, 实行银企对帐既有保密性,又方便了企业。3、加强银企合作,加大对银企对帐工作的宣传力度。作为银行应该定期开展银企座谈会,最好年初召开企业财务人员座谈会,一方面听取企业的建议, 一方面加强对帐工作的宣传。4、完善金融会计制度, 制定详细规则, 提高银行和企业对对帐工作的重视。分清因银企对帐不及时出现纠纷的银企各自责任, 在加大企业责任的同时也避免了银行大包小事揽一身, 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同银行进行对帐。 5、上门对帐,发放对帐证。对

6、会计基础薄弱和偏远的单位,应该加强联系,进行辅导培训,必要时应该配合企业领导搞好这项工作,应走出去、请进来对帐,银行应该拿出部分经费,实行主动上门进行对帐, 给对帐人员发放银行对帐证, 既安全又方便了客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2)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 ,网,建议 ,问题 ,对帐 ,工作中 ,银企 ,,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您觉得有用, 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6、对帐工作的检查,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对帐单位,不应只追求对帐率。对帐率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我们工作目的是防止案件的发生,对帐只是我们工作的手段, 这就要求我们在年内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分期确定对帐单位,不应对所有企业不分理由进行“打包 ”处理,对于企业大户和业务频繁的企业应该加大对帐频率,一旬一对或每周一对,特别是大额付款要做到即时对帐。对于确实因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尤其是对银行业务往来频繁的企业,造成对帐工作不及时的, 应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实际上,银行和企业对帐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经常的工作,我们应不断开展调查研究, 交流工作经验,研讨工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银企对帐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