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14405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态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态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态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态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本章将回答的问题1、变态心理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元素在判定变态心理中的作用?2、什么是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在判定心理障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人类认识变态心理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有关变态心理的观点有何特点?4、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如何?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如何判断心理障碍?基本元素 1.痛苦:自己 家人 2.适应不良:健康: 3.不合理:无法理解、荒谬怪异 4.不可预 知性和失去控制感:冲动是魔鬼 安嘉和 5.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6.旁观者不适:让人不舒服 7.违背标准心理咨询师考试标准:一、常识性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

2、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 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非标准化区分 1、偏离统计常模 2、对某一习俗偏离 3、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无缘无故杀人)4、古怪无效的观 念行为5、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三、标准化区分 1、医学标准 生理变化为基础 2、统计学标准:测量偏离正常 3、内省标准:病人内省 观察者 内省4、社会适应标准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2、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相对稳定性原则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心理障碍的定义心里障碍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 判定心理障碍的几点建议 1.

3、注意判定标准的社会性 2.注意判定标准 的主观性3.注意判断者的不同4.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2、它致力于研究人的认知、情 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行为异常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3、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研究任务:理论任务(帮助揭示正常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实践任务(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史前社会 代表人物巫师和祭司心理障碍产生原因 人类的身体和心灵

4、都是外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战场,如果邪恶的灵魂获得了胜利,它就会像寄生虫 一样占据了人的身体,并控制着人的行为,使 患者常常表现出疯狂的行为。解决方法 驱魔术采取一些仪式劝诱邪灵离开受害人的身体。环钻术在颅骨上挖洞、取出颅骨碎片或血块。 二、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盖伦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体液说:脑部的病变是异常行为的根源。人脑的正常运转与四种体液有关黄胆汁、黑胆汁、血 液和黏液。 环境说: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对心理障碍的作用。解决方法 1、改变潜在的生理病态现象。2、可将患者与家人隔离或让他搬离原来的住所。三、中世纪 代表人物教会、教士心理障碍产生原因 1、鬼神论:善与恶或神与魔之

5、间的冲突。凡是异常的行为,都被看做是魔鬼附体的结果。 2、科学家和医生坚持从医学上去解释和治疗心理障碍,但影响微弱。解决方法 驱魔术吟诵、恳求或祈祷使邪灵离开受害者,或饮下圣水和苦水驱赶邪灵,甚至采用挨饿、鞭打和浸 入沸水等极端方式来驱魔。四、 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 代表人物 约翰韦尔,德国医生和天文学家,心理病理学现代研究创始者菲 利普皮里尔,筹建大型精神病院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病而已,心灵像身体一样,也会患病。 解决方法1.道德治疗运动的:神庙致力于用人道和爱来治疗有精神病的人。2.医院和修道院变成精神病医院。五、20世纪早期 代表人物 埃米尔克雷佩林 安东梅斯梅尔 西格

6、蒙德弗洛伊德心理障碍产生原因1、体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2、心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心 理的。 解决方法 生物医学:药物的作用。催眠术。六、目前的趋势 新型精神药物药物通过影响脑部,从而减轻心理障碍的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门诊 诊断严重行为问题患者的主要形式,这些患者即使需要住院,也只是短期的。私人心理治疗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出现,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人本存在以及社会文化的观点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变态心理学思想1、重视致病的心理因素,认为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2、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 将人分为五

7、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二、现代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1、伴随着西方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传入和发展而发展的。 2、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才获得蓬勃发展的契机,发展至今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将进一步发展。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1、以下理论如何解释异常行为?理论各自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理论? (生物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存在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2、什么是变态心理学的系统整合观点?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基因与异常行为 体貌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8、;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 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心理障碍具体受哪个特殊的基因影响,也不能精确地描述基因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如何起作用。 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不是由 单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造成的(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Y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二、生物学的治疗药物治疗 原理:药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了情绪和思维过程。适应症:抗焦虑、抗抑郁、抗双相障碍和抗精神病药 物。局限:剂量持续上升,医源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药物成瘾等。电休克疗法 原理:将两个电极附在患者的前额,以65至140伏的电流快速通过脑部,以引起脑部痉挛,

9、整个过程持 续几分钟。适应症:抑郁症患者,大约有60%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精神外科学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切除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局限:手术后果 的不可逆性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 优点:将异常行为归结为机体上的原因,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 促进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药理学革命(20 世纪 50 年代)后,药物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让人们在心理健 康问题的治疗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 缺点:对生物学治疗方法的过分强调,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生物学理论的很多证据并不完全可靠。 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副 作用明

10、显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心理动力理论创立于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工作。他自己的一套研究、改变人格的方 法,以及他学生的这些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 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 而有些人主要关心他们的病痛?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人格结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

11、自我和超我人格的三个过程过程原则是否关注 现实特征本我快乐原则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自我现实原则是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超我道德原则否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调整正常人格及其发展过程与调整变态人格的过程是一样的。 心理动力在人格三成分上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以区分出正常与变态人格 正常人格:心理动力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 变态人格: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强,就是超我太强,自我很难控制欲望或良知。 (二)焦虑及防御机制 所谓防御机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功能。 焦虑是警告自我运用防御机

12、制的信号。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防御机制,但是,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更全面地发展了这个概念。 严重的焦虑或者其他情感冲突能引发自挫的防御行为或者症状。病态性恐惧和强迫性症状是最普遍的自挫的防御行为。压抑 是改变心理现实的最基本的手段。它使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不想要的想法或被禁止的欲望驱逐出头脑,以免 唤起羞耻、愧疚、自我贬损的记忆。事件会在正常的幻想与梦、舌尖现象和动机性遗忘、催眠状态下以及多种变态的心理条件下表现出来。 投射是把自己否认的以及压抑的情感和体验归因于他人。投射在心理紊乱上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它允许个体把引起焦虑的冲动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并以此来减少痛苦。如果愤怒使得我们感到

13、焦虑,把 愤怒归因到使你感到愤怒的人身上,可以较少焦虑。其次,投射让我们能够应对焦虑。当某人对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 我们可以采取攻击性或者报复性的行为来达到自我防卫替代 当使用替代策略时,个体通过用更纯洁、更没有危险性的目的取代真实目的,来重新制定出他的情绪目标。否认 如果说压抑消除了痛苦的内部事实,那么否认则会消除痛苦的外部事实。 2.否认通常发生在当我们的安全感和被 爱感受到威胁时。 3、人们通常很难准确地察觉出指向自己的消极情绪,这表明否认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升华 1、升华是把心理能量从不受社会赞许的目标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的过程。 2、爱、工作、 利他主义甚至幽默,都是将

14、原始的性冲动和攻击性冲动转移的过程。 3、采用升华、利他主义、期望和幽默等这些成 熟的防御机制的人,比没有采取这些防御机制的人,身体上更健康,更易于成功以及抵抗精神疾病。三)性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表现为满足我们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让生理愉悦的驱力得到满足。o 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非常顺利地从第一个阶段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固着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 倒退是个体在过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最

15、具争议且更为重要的是,性心理冲突发生在生殖器期,以早期的自我生殖器刺激为特征。这种冲突称为俄狄浦斯情 结。o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这种冲突来自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Oedipus)的主题。俄狄浦斯注定了要杀死他 的父亲,并在无意中娶他的母亲为妻。o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小男孩都幻想着与母亲性交。伴随着这些幻想的是对父亲强烈的妒嫉和愤怒,以及想取代 父亲的位置。但是,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害怕父亲因为他们的这种幻想而割去他们的阴茎,这就是阉割焦虑现 象。这种恐惧帮助孩子克制他们对母亲的性欲冲动。o 这种性欲冲动和阉割焦虑的对抗造成了一种叫做恋母情结的内部冲突。只有在解决了和家长的这种矛盾关系,调 解好他对父亲的爱恨情绪之后,他们才能平稳地过度生殖器期。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o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并且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向。一些理论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些则背离了弗洛伊德进入了全新的方向。o 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人物和一个相关领域:四个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卡尔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一个相关领域:客体关系O安娜弗洛伊德 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位倡导者。 代表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至今仍然很有影响。主要观点:个体缓慢积累着适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