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39061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香菱学诗,先在林黛玉老师的指导下读?王摩诘全集。当她第一次向老师汇报读诗心得时,特别钦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原诗是这样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 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注释:苍翠:青绿色。潺湲(chn yun):水流迟缓的样子。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这两个字的确妙:“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着眼点在落日上,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

2、向,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上字不仅写出了炊烟悠然回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与诗人的隐逸之情相交融。她真是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王维那首诗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诗歌叙述技巧的鉴赏办法之一就是“炼字。炼字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以切情、切境、切题为前提,对词语(特别是动词性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修炼、修改,以到达声音优美、语言精练、形象鲜明、情趣浓郁等目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贾岛的“僧推(敲)月下门的“推(敲)等,就是炼字的典型。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

3、谈谈常见的“炼字型题型与鉴赏技巧。先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再答复诗歌后面的问题:1、提示诗眼,让你自己去找出相关诗句并作具体赏析。浣溪沙苏 轼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敲字历来被人视为诗眼,请你说出其中的妙处。参考答案:行人行路艰辛,太阳高升,天气炎热,口中干渴,于是自然引出结句“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试问完全是平等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把作者官民平等的思想表现得自然真切。2、提示诗眼,也提示考察的角度与诗句,通过注释交作背景,让你自己去赏析。点绛唇陆 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弄扁舟

4、,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释:本词作于作者被诬弹劾、撤职还乡、闲居山阴时。遮回,掩饰。有人认为“作个闲人样的“作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吗请表明理由。参考答案:同意。作者以清闲散淡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愁绪与不平。一个“作字写出了被诬撤职后的惆怅、失落与无奈。3、提示诗眼,也提示考察的角度与诗句,通过注释寓典,让你在这个根底上去赏析。江城子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释: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空有姑苏台上月的“空含有

5、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参考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在这个根底上,“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4、提示诗眼,联系全篇赏析:送李端卢 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本诗以一个“悲字贯通全篇,试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首联从衰草落笔,推出“悲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写送别情景,仍紧扣“悲字;颈联回顾往事,感慨身世,一直围绕“悲字展开;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上来。全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手后的凄凉。

6、5、借助前人的经典评价来点明诗眼,不置可否,再让你来体会其中的是与非。玉楼春春景宋 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释: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誉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道:“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好。作者用一“闹字,这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6、点明诗眼,借助前人的经典评价来提示赏析角度,不置可否,再让你来体会其中的是与非。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

7、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可见诗人所写的确不虚。请你谈谈“蒸“撼二字的妙处。参考答案:云梦泽,范围很广,一个“蒸字,表明洞庭湖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岳阳城,是千古古都,落在洞庭湖畔,一个“撼字,有天摇地动的气势。7、提示诗眼,并提供不同版本,对比赏析。蝶恋花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

8、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A、“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B、说“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气氛,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大的想象空间。两个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拟准确就行。假设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能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拟“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的可给1/3的分。8、不提示诗句,只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菩萨蛮李 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

9、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参考答案:“空字叙述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9、提示诗眼在诗题中,结合全篇来赏析: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10、提示诗眼,运用填空的形式来考查表现手法。登宣城谢眺北楼李 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第三联“寒“老二字,运用了 手法。这两句写景中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感叹,

10、这叫做 。参考答案:A、拟人 B、即景抒情。11、不提示诗眼,只提示考查的诗句与角度,让你自己去找出并作赏析。过香积寺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安禅:指身心清静。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那么幽静之状恍然;着一冷字,

11、那么深僻之景假设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12、不提示诗眼,只提示考察角度,让你自由赏析。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很强有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观赏的一例加以表明。参考答案:示例:一个“疑字,既表示作者的疑惑,也引起读者的疑惑诧异,引出首联,形象地写出山城春来犹寒的特点。13、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汉江临眺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第三联两句中哪两个

12、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第三联中“浮“动二字用得好。明明是自己所乘之舟高低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浮动;明明是波光涛涌,浪拍云天,却说天空也为之动乱。一“浮一“动,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14、通过其他诗句来提示赏析角度,通过提示某一联来间接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首联的“物候新可以说是本诗取景的总括,请你体会在颔联中作者是通过哪两个字来体现“新字的是如何体现的参考答案:通过“催“转两个字。淑气是温暖的春天的气息,黄鸟即黄莺,是早春的物候,诗人用“催字点明了江南春意早的涵义;晴光是春天的阳光,绿萍指绿色的萍草,用“转字是说萍草由于春日而变为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