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2646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手机银行风险,从中识别出14类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手机银行风险全息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手机银行风险指标及其权重,继而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个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风险预警模型 手机银行 层次分析法 手机银行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必定包含传统银行的部分风险,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技术风险。而手机银行作为一项较新的业务,关于其风险预警的探讨尚不多,只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其对手机银行风险的定性探讨。因此,本文将在综合分析以往探讨成果的基础上,从传统银

2、行风险、技术风险、业务风险三个角度,提出手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对手机银行风险进行预警。 构建一个精确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对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预警模型主要采纳线性数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料,这些方法存在难以处理非线性数据、自学习实力差、不具备动态预料实力等缺陷,在解决手机银行风险的预警问题上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将BP神经网络引入以解决智能预警的问题。 一、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置 本文在参考学术界关于手机银行风险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对手机银行风险进一步识别,并采纳德尔菲法(Delphi)来确定相关指标,

3、采纳定量分析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一)风险识别 手机银行风险识别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甄别手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并分析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对手机银行造成的影响, 为防范风险供应依据1。手机银行既面临着传统银行的风险,也面临着新的风险,难以对手机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一一列举,本文主要选取了对手机银行影响较大的风险进行探讨,绘制出手机银行风险全息图。其中,某些风险同时隶属于二级风险当中的某两类,但为了制作全息图的便利,依据该风险的偏向性做出了模糊划分,这种划分无碍于对手机银行风险的探讨。 (二)确定相关指标及权重 确定了这14个风险和对应的一篮子指标后,笔者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

4、行,工、农、中、建四家国有银行的广东省分行的专业人士发放了50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47份,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90%。从问卷中得到三方面重要信息,一方面经过有关专业人士和有关学者的筛选,最终得到了表1所示的各项指标;其次个方面,问卷设计了相关指标重要性的参考分值,由专业人士和相关学者依据自身阅历和学问架构进行打分和排序,依据排序结果,利用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第三个方面,要求受访者依据自身实践阅历以及理论基础学问,采纳15表示三级指标对手机银行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这一部分获得的数据为本文第三部分所用。 二、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 本文采纳BP神经网络构建

5、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其中将以预警三级指标作为输入,以手机银行风险预警度(“平安”或“风险”)为输出。但我国手机银行发展历史较短,并没有足够的评价手机银行风险的基础数据,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关数据记录。因此,必需采纳肯定的标准衡量手机银行的风险,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确定样本输入,同时采纳临界值法对样本银行的风险预警度进行划分,确定BP神经网络的输出值。 详细而言,本文依据各指标阈值构建了一个“虚拟预警银行”;同时,通过样本银行风险数值与权重做加权运算得到样本银行综合风险值。将“虚拟预警银行”的风险值视为风险预警的分界线,高于这一分界线的样本银行视为风险银行,否则为平安银行。 三、手机银行风险

6、预警模型的试验检验 (一)数据综合风险值的获得 依据表1合成权重以及指标阈值的结果,采纳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虚拟预警银行”的综合风险值,结果为4.477。本文将4.477作为手机银行风险的分界线,样本银行风险值高于4.477的为风险银行,预警度取“1”;否则,样本银行为平安银行,预警度取“0”。依据这一原则,45个样本当中有40个平安样本和5个风险样本。 (二)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检验结果 1.数据的归一化和隐层节点的选取。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mapminmax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全部的样本数据落入0,1范围之内,并依据归一化后的数据来确定隐层节点数。在隐层节点数的选择方面,本文采纳阅历公式

7、与试凑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对比分析,隐层节点数选10较好,因为其训练误差平方和以及训练步数都较小。 2.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训练。本文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与之相对应的预警度(“0”或者“1”)作为期望输出。本文一共45个训练样本,并随机选择了10个样本作为检测样本,导入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训练。图2显示,当训练到76步时,网络收敛,即达到训练目标,此神经网络的训练完成。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料。以随机选取的10组归一化后的指标值作为输入,对应的预警结果作为期望输出。通过将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8、,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差值很小。因此,经过训练的BP网络是有效的,可以运用该网络对手机银行风险进行预料。 四、结论 手机银行是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阶段,手机银行的平安性探讨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目前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定性介绍手机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缺乏关于手机银行风险的实证探讨,还没有系统性地提出风险预警模型,本文的探讨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供应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分析现有探讨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手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通过试验表明,运用该模型对手机银行风险进行预料具有可行性,预料结果可以为风险评估供应一个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龙涛.我国网络银行业务风险的分析J.中心财经高校学报,2006,7:43-48. 2张纪.国际手机银行发展、风险分析与平安策略J.国际金融探讨,2006,3:68-72. 3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涵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4:46-54. 4刘以研,白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手机银行平安问题探讨J.情报科学,2012,30(4):609-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