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2528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校本教案1、大树的功劳教学要求: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教学准备::学生:关于大树的有关记录;捡几片该树的树叶;教师:用于学生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教学活动过程::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汇报。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三、细致地进行观察(教室外)。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自己观察过的大树的叶子与树皮拓印画,同学们相互交换,比比谁能最先找到与叶片、拓印画相符合的大树?学生活动,让能快速找到大树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学到了许多描述大树的方法,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把你们小组的观察记录修改一下。保护动物第2课找寻珍稀动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2、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3、让学生了解为什

3、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1.教学准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2.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教师: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

4、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200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1980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介绍外形生活习性数量分布区域等。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第四个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第五个认识银杉,

5、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2000多株,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

6、已经濒临灭绝。(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6)走出校园板块,倡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重点是提出保护性建议。3、纸张的自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知道随意乱扔纸张,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纸张。2、懂得废纸也有利用的价值,它可以制作成纸工艺品,能做到珍惜每一张纸。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伤心纸,如果你就是那张伤心纸,你有什么话要想说。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寻找伤心纸,它们有什么话想说活动二:制作伤心纸小档案第4课画出秋的绚烂教学目标:1.让交流秋天的美景,增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

7、通过校园实地观察,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整理观察结果的能力。3.让了解正确的落叶处理方法,避免焚烧落叶对环境的污染。4.通过制作书签,培养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5.启发充分发挥想象力,组合树叶,学会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教学重点:秋天的特点观察及落叶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秋天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感受秋天到来的喜悦。2、秋天是成熟的收获的季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辛勤劳动;秋天是宽容博大的季节,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来年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二、开动脑筋:1、之间互相回忆、交流秋天的美景,并用优美的

8、语言或诗句表达出来,培养热爱秋天的情感,锻炼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思考:秋天,校园里的植物哪些是绿色的,哪些变了颜色,哪些开始落叶?三、畅所欲言:1、引导回忆见到过的燃烧树叶的情形,让谈感受。2、小组讨论:怎样处理落叶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四、走出校园:鼓励走进大自然,以画笔画出秋的绚丽,用相机留住秋天的美丽。5、滴嗒滴嗒下雨了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面临的共同话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教学步骤:一、课前谈话,调节氛围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1、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

9、习,谈谈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与海水的组成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3、播放录像。4、学生谈谈观看后的体会。5、教师小节过渡,导入“游戏”。三、切苹果,体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1、师导言:把切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那么人类资源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2、游戏: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

10、: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4、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四、集体讨论:水污染如何防治?五、小记者调查行动学生汇报,通过调查的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谈谈认识。六、在停水的日子里1、导言: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说说你的体会吗?2、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3、师小节过渡。七、制定节水措施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实际出发想办法)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八、总结延伸1、总结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2、设计广告

11、语,宣传防治水污染6、与动物交朋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二)学习新

12、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

13、们人类自己。(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第7课大树爷爷多少岁教学目标:1通过“开动脑筋”板块,引导仔细观察树木锯断后的断面,对断面有初步的认识。2通过阅读“畅所欲言”板块中的小故事,使了解树木锯断后断面上的圆圈是树木的年轮,代表树木的年龄,一圈就是一年,年轮越多说明树的年龄越大。3通过“齐心协力”板块,让了解年轮除了能够反映树的年龄外,还可以说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4通过上网、查阅

14、资料等手段,拓宽视野,让掌握判断大树年龄的其他方法,并思考动物是否也有年轮。教学重点:年轮的年龄代表,以及气候,降水量对年轮的影响。教学过程:1开动脑筋通过观察一幅树木锯断后的断面,启发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描述一下,如形状,颜色和特点,引出年轮。2畅所欲言树木伐倒后,在树木的断面上会看到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年轮。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每年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生长很快,形成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多,细胞壁较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而在秋季,气温渐凉,雨量稀少,树木生长缓慢,形成的细胞体积小,数量少,细胞壁较厚,材质紧密,颜色较深,

15、称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合成为年轮。3齐心协力年轮的作用在树木的年轮上,蕴含着大量的气候,天文,医学和环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同时,在历史考古,林业研究,地质和公安破案等方面,年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学上,常用年轮推算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气象学上,可通过年轮的宽窄了解各年的气候状况,利用年轮的信息可推测出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年轮宽表示那年光照充足,风调雨顺;若年轮较窄,则表示那年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在环境科学方面,年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污染的历史。在医学上,年轮对探讨地方病的成因有一定的作用。森林资源调查中,依据年轮的宽窄来了解林木过去几年的生长几年的生长情况,预测未来的生长动态,为制订林业规划,确定合理采伐量,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第8课感受冬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