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2429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周Microsoft Word 文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语文(第8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9周4月15日教学内容13.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3.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生字词。教学准备(含预习)多媒体课件 了解父母的生日 画出课文生字词,不懂的地方用?标出。读熟课文、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查找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一、预学生疑1.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日。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研习释疑(一)揭题导思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

2、“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和表达的中心。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抱母亲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认真听读课文,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我

3、可能会随时喊停换人读,希望大家注意力要集中。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机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抽取部分学生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重点要强调一些字,句子的读法。 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1-3 45) 第二个问题:

4、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生答。(难过、愧疚)板书。解释愧疚。(“愧”是惭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惭愧、不安,就是“愧疚”,)3、理解“翻山越岭”,越的写法。仰(yng)面的读法。“背(bi)上背(bi)着妹妹”。三、延伸增疑。课文通过哪些重点词、句来感悟母爱的伟大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参考资料学科语文(第8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9周4月16日教学内容1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词、句来感悟母爱的伟大,做儿子的愧疚,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

5、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教学准备(含预习)投影 读熟课文,搜集歌颂母亲的诗歌、文章 课文通过哪些重点词、句来感悟母爱的伟大教 学 过 程一、预学生疑1.从哪些词句感悟母爱的伟大。2.文中的一些数字说明什么?二、研习释疑(一)引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词。投影出示:瘦小 重担 翻山越岭守护 愧疚 突发奇想 责怪 动情 不忍离去过渡:师: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都从各地赶回来,轮流去病床前守护。因为,我们兄弟姐妹知道一向坚强的母亲这次能乖乖地听话住院,一定病得不轻。那天,轮到我守在母亲的床前,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发生了什么?二、品析

6、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 指名读。2、指导朗读,体会病重的母亲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师:见母亲正费劲地转身,做儿子的赶紧说(生):“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母亲坚持要自己转身下床,但她每做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做儿子的着急了,赶紧说(生齐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3、师:我的左手托住了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生读)“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为什么会摔倒?(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师:护士怎么说的?“责怪”换成“责备”行不行?(不符合身份)。师:对,我们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4、母亲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怎么才能读好。(母亲病的不轻,身

7、体虚弱,弱弱的声音。)母亲多重?你明白了什么?(母亲很瘦小。)师: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母亲竟然这么轻,作者心里很难过”,如果把“竟然”去掉,也可以表达出母亲很轻啊!为什么要用“竟然”这个词语呢?(“我”的意外之情,出乎意料)6、师:我想到过母亲这么轻吗?(没有)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为什么会这样以为呢? 师:大家不要忙着举手,好好读一读第二小节再回答。指名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

8、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翻山越岭”师:什么意思?翻山越岭,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师引读:是呀,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在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2)“重担”同学们,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是用她那80多斤重的身体,去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同学们,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她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是什么?(家庭的重担、对子女的牵挂、生活的压力、子女学业的负担)师:这就是重担的含义! 就是这位母亲,一位普通的

9、农村妇女,挑起了照料儿女的重担,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走过了许多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肩上承受的不仅仅100多斤重的东西,实际上母亲她撑起了整个家啊!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自由、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指名读。7、齐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8、师:一旁的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很平淡地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无言,只是默默的换好床单,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又吩咐我(女生读)“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你知道母亲说的那些事是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呢?(母亲

10、为了子女是如此的操劳,母爱真伟大!)(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护士的动作,语言,你又读到了什么?(护士被母亲感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对病人有更多的爱心。)9、师:此时,我突发奇想 我想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生回答。10、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没有拒绝我的请求。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想说什么? 老师读(配乐)范读。学生练读。交流:体会母亲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同学们看黑板,(边说边板书:无数次)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

11、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报。作者应该多奉献少索取。母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母亲的胸怀是最宽广的。)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你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掌声。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她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难以报达父母对我们的恩泽,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谁言

12、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生在书上写,师建议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全体学生齐读一遍。)11、师: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爱是母爱;一生一世值得最爱的人是母亲。母亲的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儿女尽一份孝心,母亲就会觉得是天大的幸福。此时,我最想把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介绍给大家。三、延伸增疑。同学们,课上完了,我想起了我们班有位同学在第一课时中说的一句话,“长大后,我要好好孝敬妈妈”我要说,不要等长大,现在就这样去做,等你长大后再去做就会和作者一样,迟了,今天晚上回家就把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用心地读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第一次抱母亲 轻 崇敬 爱戴教学反思参考资料

13、学科语文(第8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9周4月17日教学内容13.第一次抱母亲(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3.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或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教学准备(含预习)投影 挂图 读熟课文,复述故事 教 学 过 程一、学中生疑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复述课文。二、研习释疑1、提出自学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

14、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什么?2、组织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3、老师相机出示投影,指导学生思考讨论。()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愧疚”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2)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上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这“担子”指的是什么?从“总是”

15、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能够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3)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突发奇想”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这时“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母亲呢?你从哪里看出来?4、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5、播放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三、延伸增疑。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2学生写好后组织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