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12288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工作指引(手册)目录一、村卫生所(室)接诊“十须知”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患者“十六要”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设置“六强化”四、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措施“30条”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指引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和管理指南七、乡村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导则八、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规范(参考)九、县域医共体帮扶村卫生所指导意见十、乡镇、村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本须知适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低风险地区村卫生室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医务室、诊所等机构人员可参照。、莫大意。时刻保持警惕,及时掌握返乡重点人员情 况。二、熟程序。熟练掌握疫情防控相关预

2、案操作流程。三、勤通风。做好村卫生室每日定时通风和环境消毒。四、重防护。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规范穿脱工作服,做 好手卫生和消毒,对工作服定期清洁消毒。五、量体温。就诊人员戴口罩、测体温、健康码查验、 1 米 线、不聚集。对不能自主提供健康码人员登记详细信息。六、问症状。 询问就诊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嗅 (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是否自行服用过退烧药。七、查旅居。核问前 14 天旅居史和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 人员接触史;冷链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 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八、录信息。 落实信息登记责任,准确记录就诊人员信 息。九、快报告。强化首诊责任,

3、 1 小时内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可 疑患者信息。不截留发热等可疑患者,指导做好个人防 护,协调就近闭环转至上级发热门诊(诊室)。十、严消毒。接诊发热或可疑患者后,严格进行终末消 毒。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 所。一、接诊前准备1. 要常通风。室内房间每日开窗通风换气不少于 3 次,每 次不低于 30 分钟。2. 要勤消毒。做好物体表面、地板和室内空气等消毒工 作。3. 要讲防护。医护工作者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佩戴好口 罩,穿好工作服,做好个人卫生。二、患者就诊4. 要测体温。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5. 要验码。对所有就诊患者查验健康码。6. 要戴口罩。患者及陪同人员就

4、诊时必须正确佩戴口罩。7. 要一米线候诊。就诊、检查和缴费期间排队间隔至少保 持 1 米线,不扎堆、不聚集。三、询问病史8. 要询问现病史。了解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或胸闷、 腹泻等症状,是否服用过退烧药。9. 要询问旅居史。发病前 14 天内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 和居住史,有无冷链物流业工作经历。10. 要询问接触史。发病前 14 天内有无接触到来自中高风 险地区人员或冷链物流业工作人员,以及近期有无参加聚 集性活动。四、处置发热患者11. 要严格落实信息登记责任。要准确登记发热患者和陪同 人员信息。12. 要严格落实首诊报告制度。不得拒诊、截留发热患者, 发现发热患者要在 1 小时内向上

5、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委 会、乡镇政府(街道)报告。13. 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要求。要指导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 做好个人防护,村委会要就近提供相对独立的临时留观 点,由所在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指定 的转运机构负责安排专人、专车及时将发热患者安全转运 到设有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14. 要严格落实核酸检测要求。要实行“村报告、乡采样、 县检测”,县级检测机构要在采样 12 小时内反馈检测结 果。15. 要严格执行终末消毒制度。接诊发热患者后,严格进行 终末消毒,按照国家及我省相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收 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16. 要严格处理疫情瞒报制度。对于缓报、迟报甚至瞒报的

6、 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一、强化合理设置发热门诊点。 各地要立足县域人口资源 量,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原发热门诊点日常发热病人就诊 量,评估发热门诊设置位置、区域布局流程、医务人员接 诊能力、检查检验等,合理设置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发热 门诊点,标示醒目(含夜间)。原则上发热门诊点 30 分钟 内可辐射服务 5 万人口。二、强化分区域包干负责接诊。 各地根据发热门诊设置, 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划分每家发热门诊承担的乡镇, 实行“点对点、点对片”负责。县卫健部门统筹县域医务 人员、转运车辆(含民营医疗机构)。保证发热门诊 24 小 时提供医疗服务。建立发热门诊医疗医疗机构与未设置发 热门诊医疗机构的联

7、络、转运、消毒等机制 ,明确双方联系 人、联系方式和转运车辆。严格执行发现可疑病例,按照 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安全转运至定点收治医 院。三、强化发热病人登记、流行病学史调查和转运。 各地各 医疗机构要做好发热病人、陪护人员的登记工作,仔细询 问流行病学史。对 14 天内无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的,就近 转诊至发热门诊就医;对于 14 天内有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 的,专人专车转运至县级定点医院诊治。四、强化发热门诊可疑病人筛查。 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首诊 负责制,不得推诿、拒诊、漏诊或让发热患者自行离开或 随意就诊。发热门诊应对所有发热病人开展血常规检查, 有呼吸道症状,应开展胸部影像学检查。对

8、14 天内有流行 病学史和接触史的发热病人,均要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型 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做到一个不漏。五、强化发热门诊院感控制。 强化医务人员救治知识和感 控知识的全员培训、防护物资的筹措安排和应急预案制定 等。全面落实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切实做好医院感染 防控工作,优化发热病人医技检查流程,做到“一人一检 查一消毒”,做好消毒记求,防止交叉感染。六、强化落实院长负责制。 乡镇卫生院院长要全面负责所 在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责任,抓细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 诊、隔离病房等重点环节、关键科室的规范设置和管理。 对防控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情况造成疫情扩散、医 院内感染的,将严肃倒查,依法依规追究责

9、任。一、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1. 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把好医疗机构人 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入口开放 数量。2. 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均应测量体温、正确佩戴口 罩,保持安全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3. 需要查验健康码的医疗机构,应加强入口处的规范管 理,缩短患者及陪同人员等候时间。4. 医患双方做好隔离防护等,不得拒收中高风险地区患 者。5. 加强医疗机构食堂等场所以及快递外卖、维修、物流配 送等外来人员和物品的管理,需要时开展环境检测。二、完善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6. 大力推行非急诊患者预约诊疗,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 查和预约治疗,合理分配就诊时间,并设

10、置充足的等候区 域。7. 对于老年人等不会网上预约的群体,可采取电话预约、 窗口预约、亲友代办等措施。8. 鼓励医疗机构在预约诊疗时,先开展网上预检分诊,减 轻现场预检分诊压力。9. 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安排有专业能力和经验 的医务人员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10. 对于发热患者和预检分诊中发现的不能排除罹患新冠肺 炎等传染病的患者,要安排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 门诊就诊。三、优化医疗管理制度11. 门诊患者及陪同人员应当全程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查房会诊时重点做好防护措施。12. 在急诊抢救室、手术部(室)、病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隔 离区域或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

11、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 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间安置。13. 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细化核酸检测要求和频次,核酸检测 结果并纳入术前讨论、会诊、查房等诊疗活动,检测结果 记入病历。四、严格患者及其陪护探视管理14. 要加强病区管理,做好患者感染监测、报告、控制和管 理。15. 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不探视、不陪护。鼓 励有条件的非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无陪护管理,采取视频等 方式探视。16. 陪护人员应当做好健康状况和基本信息登记,做好个人 防护和手卫生,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17. 病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并保障患者营养膳食。增 强主动服务和人文关怀意识,关注患者的不适和

12、诉求,及 时提供帮助。五、做好环境清洁消毒18. 医疗机构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加强诊 疗环境的通风管理,有条件的可进行空气消毒。19.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等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20. 加强对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消毒管理,对 于重点部门高频率接触的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次数。21. 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严格终末消毒。六、持续开展全员感染防控培训22. 落实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培训覆盖全体医务人员、 管理、安保、后勤和陪护人员,并组织培训效果考核。23. 通过持续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防 控知识与技能

13、,具备排查新冠肺炎的意识和能力。七、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24. 要制定不同情形下的应急预案。要细化每种情形、每个 环节的流程措施,具体到部门和人。25. 要开展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优化预案,提高实战能 力。八、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机制26. 要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制度,定期对各科室各部门进 行巡查,查找梳理风险隐患,建立问题台账,销项落实整 改措施。27.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每季度召开办公会,分管负责同 志每月召开专题会,专门研究感染防控巡查整改情况,及 时解决问题。28. 加强感控管理部门专职人员配备,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 本科室感控工作,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定期 自查整改。九、

14、强化质控和监督管理29. 县级及以上卫健行政部门要强化行业监管,加强辖区内 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隐患漏洞,持 续质量改进。30. 对于因管理不到位或者责任心问题导致的医疗机构内感染事件,要坚决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一、设立医疗废物暂存处。 暂存处应有防日照、防雨水、 防蝇、防蚊、防鼠等措施。根据机构规模配备相应医疗废 物周转箱,容量满足定期周转要求,定期开展周转箱保 洁、消毒。清洁物品、医疗废物、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等三类物品的存放场所应在院区建设,存放场所应 明确分隔,独立成室,并张贴醒目标识。乡镇卫生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存放点应建立监控系统。二、建立医

15、疗废物“小箱进大箱”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医 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登记、安全转运、出入库称重、人 员培训和健康检查、场地清洗消毒、事件调查处理、日常 检查等制度。工作记录等台账资料至少保存 3 年备查。严 禁医疗废物私下买卖和流失。三、落实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职责。 乡镇卫生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医疗废物暂存管理第一责任 人,应指定分管领导负责统筹协调暂存工作,指定专人负 责医疗废物暂存具体事宜。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内小型医疗 机构签订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集中暂存格式合同,不 断提升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四、配合落实定期转运医疗废物工作。 按照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规定,配合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按规定时间定期 转运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积累较多时,应主动沟通市医疗 废物处置中心及时增加转运车辆,优化转运路线,增加车 次,避免医疗废物积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管理指南一、集中隔离场所设置(一)应当相对独立,与人口密集居住与活动区域保持一定防护距离,远离污染源,远离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 区域及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不得在医疗机 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应当为合法建筑,基础设施 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灾、城 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标准要求,配备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 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优先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