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12108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新人教部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两首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结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爱好。【过程与措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欣赏、背诵,感受这两首诗的丰富内涵,受到美的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意,体会体现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诗意,体会体现的情感,感受意境美。【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某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第一学时(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读题,揭示诗题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上

2、午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人们读一读这首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读顺诗句。3指引读,读出节奏。(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2

3、.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一段话。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回归一二句。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读,教师配乐朗读。6背诵古诗。(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简介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她诗作。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学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4、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边美景。于是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步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读的真好,由于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她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引朗读。 A.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

5、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2因此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鹂:l,黄鹂,一种鸟,因此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中文就像个成长的孩子。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她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但愿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诗人正陶醉

6、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布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C.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她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 (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

7、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结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她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措施,记住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结识它吗?(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浮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中文多变,中文真的很神奇,一种“含”字将西岭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也让我们感受一下。同窗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同样吗?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D学习第四句(辗转)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她看到

8、了“门泊东吴万里船”。(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本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3.同窗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如何的心情?(快乐) 4让我们用快乐的语调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四)感悟课题 1.同窗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诗句太美了)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由于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由于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到处是美景,也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干配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仅是一种诗的体

9、裁。(课件:回到首页图,学习“绝”,使课的自身达到“扣题”的效果。) 3.学习“绝”(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课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五)想象诗句,感受美 .真是妙啊,同窗们,我们学完了整首诗,恐怕我们的脑中不断的闪现的就只有一种字美。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这种美,印记这种美,吟诵这种美。(生配乐读,想象画面)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浮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练习。(才子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翠柳丝线,黄鹂悠鸣。一行白鹭,志向青天。雪岭含窗,别具一格。泊船万里,驶之东吴。千古佳句,万世称绝。)(六)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她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窗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到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叶无穷碧不同情在景中 花别样红 绝句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西岭 千秋雪 东吴 万里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