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1389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共40页](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丰区小学第四共同体 大丰区第一小学 一年级 科学 组 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1. 石头总课时数上课班级备课主讲人陈爱美审核人(手写)执教老师陈 爱 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 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2. 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 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4.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5. 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教学重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学难点: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课件、石头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教学

2、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通过玩什么得到第一的!(观看视频)看完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得到第一?(揭示课题:石头)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二、感受石头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1.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么?假山也是石头做的;2.公园里面的石头;3.海边的石头:天涯海角)三、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你们会观察么?今天,我教你们用气泡图来观

3、察一块石头。(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min)看明白了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 (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拿出材

4、料盒里面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个很有用的锦囊,它可能会帮上你忙!这里面有几张卡,(拿出“大小”卡片),你看,这张卡片上,所有的东西都和生活中的东西一样大小,在描述石头大小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石头去比划一下。这是“形状卡”,当我们实在不知道手里的石头是什么形状,可以只观察一个面,对照形状卡进行描述。如果给你“颜色卡”和“斑纹卡”,你们会使用了么?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人。(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四、活动二:分类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

5、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在先做点事情,分一分!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五、了解石头的用途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过视频了解一下)你还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六、小结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6、!二次备课板书设计:石头bn wn斑 纹xng zhung形 状d xio大 小yn s颜 色. bio min表 面 教学反思:课 题 2.玩泥巴总课时数上课班级备课主讲人陈爱美审核人(手写)执教老师陈 爱 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 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2. 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3. 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教学重点: 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教学准备: 泥土(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一个捏好的泥塑小组: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课时

7、安排: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唤起生活经验(5分钟)1. 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土堆,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2. 你玩过泥巴吗?3. 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贴课题),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二、筛泥土1. 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

8、头,会戳到手。生:不行,还要倒点水。2. 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板图:拣jian)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图:捻nian)。这样就行了吗?3. ppt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生:第二种,更细一点。4. 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生:5.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板图:筛shai)(播放筛土视频)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

9、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6. 我正好有2个筛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生:孔的大小不同。7. 想一想: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筛呢?生1: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提醒:如果泥土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生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8. 小结一下,想要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1)(指着板书)“拣”“捻”“筛”,筛子从筛孔大的开始用。3个筛子,2个盆,盆交替使用。(2)友情提醒:分工合作,人人参与。筛完坐正,注意卫生。“筛完”:筛到已经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注意:筛子上的颗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筛子放一边。下面就请你们来动动手。教师发:塑料餐盒分

10、装的泥土、3个筛子、2个塑料盆9.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10. 看一看:3个筛子筛得的土有什么不同?生:大小不同,筛孔小的筛出来的土就越细。11. (ppt出示实验册内容)是的,不同的筛子可以筛出不同的土,请你来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他们筛土,分别可以得到下面几号土呢?学生口答12. 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粗细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三、捏泥塑1. 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2. 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生: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3. 水怎么倒?一下全倒进去行吗?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4. 时间关系,如果

11、完全自己来筛出合适的泥土,估计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一些,补充给每一组。 5. 补充说明: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捏一捏。可以小组共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6. 学生操作7. 你发现加了点水的泥有什么变化?生: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8. 展示作品四、总结与拓展1. 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家里的碗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

12、瓷器。2. 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今天一起玩泥巴开心吗?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玩泥巴拣捻筛教学反思:课 题 3.沙子与黏土总课时数上课班级备课主讲人陈爱美审核人(手写)执教老师陈 爱 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 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4.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教学重点: 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教学难点: 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教学准备: 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

13、和培养皿。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引入课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品,你们认识吗?(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黏土。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板书课题】二、如何找到沙子与黏土1.(出示沙子与黏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2. 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4. 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得到的。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14、(播放制作黏土的视频)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1.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2.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3.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清楚了吗?开始吧!4.学生研究。5.学生汇报。四、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1.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2.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纸杯,一个塑料盒,我在塑料盒的底戳了几个小洞,有一张圆形纸片,有沙子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