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1150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2.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官和吏的主要区别在于官僚实行限任制,而吏胥实行常任制。

2、官僚放任要回避本籍,而吏胥基本上是土著。因而形成吏胥左右官场的局面,被形容为“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这一现象A.揭示了我国古代吏制腐败导致民生困顿的事实B.体现了我国古代分封制一直延续的历史发展趋势C.说明了我国古代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并行不悖D.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长期矛盾3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最初是临时机构始终由高官任职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A B C D4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5古罗马政治

3、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表明A公平正义是罗马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源自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 D罗马公民法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6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 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

4、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7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8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

5、权与制衡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9“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10.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A. 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 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C. 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 D. 太平天国运动沉

6、重打击苏州经济1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12“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A维新派 B革命派 C立宪派 D中国共产党13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但在1924年的演讲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发展

7、B农民运动的高涨 C国共合作形成 D民族主义成主流14.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A.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B.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明确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5.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8、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16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7.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马歇尔援助的这一条件A便于美国控制西欧 B协调了西欧国家的矛盾,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C成为二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因D促

9、进西欧的联合,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向西欧的蔓延18.“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19“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

10、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反对美帝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 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21.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著的日本文化交流史记载,明朝时期,日本贡使朝贡中国物

11、品中,日本刀在日本国内每把市价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付每把五千文,差价高达五倍。这说明了中日贸易A.促进了两国商品经济发展 B.政治意义要高于经济价值 C.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D.中国对日本商品需求量大22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23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是唐玄宗时期的20倍。

12、这说明A唐代商业发展十分落后 B宋代冶炼水平大大提高C宋代商业发展高于唐代 D宋代完全放弃重农抑商24.“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B.传播了天主教教义C.满足了资本积累要求 D.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25.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海外殖

13、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第卷共4页,用蓝黑色笔答在答题卡上。题号卷卷总分26272829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得分评卷人26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

14、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4分)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4分)材料三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3)材料三中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