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1051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拉萨谣。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难点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教学准备风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欣赏走进x藏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x藏学生静听)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

2、: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二、 学习歌曲拉萨谣(一)学唱曲谱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二)学唱歌词1 、引导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3 、教师范唱(伴奏)。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合作演唱、个人展示)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 、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三、歌曲创编(一)x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问题:1 、x藏有一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

4、2 、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3 、在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4 、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灯?师: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x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1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2 、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3 、鼓励方式(评选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四、舞蹈创编师:同学们,x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

5、,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五、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x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x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x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x藏音乐会。篇二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拉萨谣。2.走进x藏音乐会。教学目标1.表现有关x藏的音乐作品。2.了解有关x藏的文化。3.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学过程主持人:同学们好,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

6、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x藏吧。第一组:介绍拉萨、布达拉宫,演唱拉萨谣,欣赏阿姐鼓。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x藏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1.x藏有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2.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有一座最的宫殿是什么宫?(拉萨、布达拉宫)3.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4.x藏有一条江是什么江?(雅鲁藏布江)x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藏族人民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阿姐

7、亲切的鼓声。请听我们演唱的拉萨谣。第一组学生表演。小组主持人:拉萨谣的曲作者是何训田,他创作了一系列的x藏风格的音乐,其中的阿姐鼓是最有影响的歌曲之一。音乐的气氛神秘、缥缈,有天籁之声的美誉,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女声独唱阿姐鼓。第二组:介绍藏族音乐,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小组主持人:x藏的音乐非常丰富,最流行的有两种歌舞形式。一是锅庄,一是弦子。锅庄的音乐粗犷,有一种说法,人们在跳舞的时候经常围着炉灶或篝火,炉灶又称为锅庄,所以得名锅庄。弦子最初流行于四川巴塘,所以也叫巴塘弦子。领舞的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用牛角琴筒做成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的汉人称它为弦子,所以得名。弦子的音乐短小、优美,节奏富有舞

8、蹈性,旋律具有歌唱性,流畅上口,是藏族人们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我们以前学过的我的家乡日喀则多快乐呀多幸福就具有锅庄的音乐特点,请听我们演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第二组学生表演。小组主持人:为了解藏族的音乐,我们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弦子巴塘连北京。现在请我们组的小歌唱家为同学们演唱这首歌。东方架起彩虹啰,山连水,水连山,云间修起金色的路,巴塘北京紧相连啰。第三组:介绍藏族的雪顿节,表演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欣赏舞蹈洗衣歌。小组主持人:雪顿节是藏族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主要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活动。早晨,当晨曦刚刚露出来的时候,在低沉的法号声中,喇嘛们就把巨大的佛像慢慢展开。当佛像展开的时候,太阳喷

9、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被人们称作是天神合一。然后人们来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x藏各地的藏戏团也进行藏戏表演。所以,雪顿节也被称作是晒佛节或藏戏节。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请欣赏我们表演的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请同学们为我们伴唱。第三组学生表演。小组主持: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欢快的舞蹈洗衣歌,这是一个表现藏族姑娘为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舞蹈,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个舞蹈的录像。主持人:刚才各组都表演了他们了解到的有关x藏的音乐,介绍了x藏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x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x藏有着悠久

10、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的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她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教学反思:本堂课深入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结合,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敢于大胆表现的人不多,相比较而言,五一、五二情况要好一些。五三、五四的同学由于刚转到陌生的学校,有点放不开。后来经过鼓励情况有所好转,今后在表现这一环节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多给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篇三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一、为乐曲命名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

11、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师: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师:我国是个多民族

12、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教师播放第四主题。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三、分辨乐曲的结构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1.引子与第一部分。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

13、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教师播放第一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师:第一部分的旋律A非常热烈,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旋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旋律。学生随教师演唱旋律A。2.第二部分。师:现在我们听一听第二部分的音乐,想一想它和旋律A有什么不同?好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景?教师播放第二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同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对比,是优美抒情的一段旋律,好像是一

14、位姑娘的独舞或是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师: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学生随教师演唱第二部分的旋律。3.第三部分和尾声。师:第三部分的音乐粗犷、热烈,把情绪推向了*。你们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教师播放第三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这一部分又出现了A的旋律)。4.完整地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师:刚才我们分段听辨了乐曲,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当你听出乐曲的三个部分时,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教师播放全曲。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四、表现音乐阶段目标: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师:这是一首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曲,

15、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五、学生表达感想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学生发言或演唱。教学反思:这首乐曲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在教学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堂课自始至终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能听辨出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主题,这一点令人感到很欣慰。五三、五四对旋律的掌握上差距很大,今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篇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教学目标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教学过程一、介绍三峡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