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10734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该怎样打造名校-北大培训的收获和感想深圳市罗芳小学/李立新摘自:罗湖教育信息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大学子朱熹写的一首诗观书有感,它实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读后令人清新明快,让人拍案叫绝的是看题目-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这次我们一行50人到北大培训,之效果与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为了使我们能“跳出教育看教育”,对教育的本质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理解,用心良苦地为我们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涉及历史、经济、哲学、法学、文学、美学、外交、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看似许多课程跟我们教育

2、管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正是这些课程使我们在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授们高超的课堂艺术使我们的思想在课堂中涌动起来,谈吐间流露出横溢的才华闪动着大师们睿智的灵光深深地触动着我,使自己兴奋,激动,感动,伴随着自己对问题认识境界的提升,北大之行自然而然促使我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方法的思考,围绕如何打造“精品教育”、“品牌学校”、如何提高学校管理层次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说这次校长班培训又和学校管理融合了。校长是管理者,不仅仅在于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层次去“影响人”。校长的职责应定位在“引领”和“倡导”上,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

3、快乐工作;并“倡导”教职工科学工作、用脑工作、有效工作,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团队,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教师、学校均得到和谐发展。作为一校之长,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积极探索、实践和追求。一、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

4、目标定位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说,能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缺乏理论指导的学校管理,其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盲目的实践,严重一点说也可能是危险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职务不仅仅是行政职位,更是一种学术地位。校长应有一种学者风范,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二、要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需要。用法纪

5、规范学校,首先校长必须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特别是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办学负有法律责任。同时办学是法律赋予校长的职责,由此可见,校长行使办学权力时应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必须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用法纪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校长高超领导艺术的职责。对一所学校来说,除有了一套好的章制外,还需要狠抓章

6、制的落实。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章制都将变成一纸空文。制度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校长及学校办学思想的外化。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制度、机制在学校管理运行中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三、要形成特有的管理风范办好一所学校特别是办成一所名校,归根到底是要进行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积淀。学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以特色文化立校。我认为,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质上的差距,而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一所成

7、功的学校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积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这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精神纽带。因此,校长要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和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并且加以扬弃、总结提炼,使其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风范。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引领。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做到,决策讲究民主化,执行讲究规范化,评价讲究多元化。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是一名战略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务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轻、急和缓、善于抓根本、抓大事,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繁而不乱,众而不惑,统之有宗,会

8、之有元,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简单地说,管理就是让合适的人做适当的事,在适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让有效的资源做有效的事。校长是管理者的管理者,学会“分化”,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在事务中“闲”下来;去不断地思考学校的发展策略,进行学校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校园文化水平。我认为,管理最少的又是高效的校长才是最好的校长。四、要用创新动力发展学校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理性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地创新教育。高考制度及新的课程改革向我们校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学如何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又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教育是开启学

9、生心智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他们得到自然健全的发展,为将来知识积累作准备,使学生不仅有辉煌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近渴”(高考问题)当然要解,“远水”(未来发展)更要蓄。使学生有很强的可持续的发展,将来能立足于社会、发展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我想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思考的深浅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勤勤恳恳工作、管理好学校是校长的责任,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是校长的高层次责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责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

10、前沿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学校管理层次的根本。我们常说,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而教育的使命是每一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才能与潜力的发展不能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它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的方法不是教师的随意性动作,它需要针对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的质量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它需要有科学的传授方法与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的发展不是凭校长的个人意志和文化水平,它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有文化的力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因此,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思

11、想,用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至关重要。校本就是立足于学校发展,研究学校、教师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校长、教师应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通过研究,规划发展,提升学校品位。五、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本的观点看,我认为,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既然如此,那就必须重构学校的教育管理,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有质量生活的生态园,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能持续有质量生活的共同体。学生有质量的生活源于教师有质量的生活,一个不幸福的教师,不可能使学生幸福。教师的有质量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张扬

12、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的过程。就办学目标而言,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校长应善于提出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且把制定目标的过程变成动员、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奋斗、努力进取的过程,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办学追求。一流的校长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作为一校之长,创造适合

13、学生发展的教育,编织学生生长成才的摇篮,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每一位教师感受教育的甘甜,让每一位家长分享丰收的喜悦,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发展的乐园,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和不懈的追求。六、要用人格魅力影响学校人格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我想作为校长要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校的象征,“人格”至关重要。首先,作为校长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要有博爱的品质。只有这样,校长的思想才会有辐射力,道德才会有感召

14、力,威信才会有穿透力,学校才能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主流意识,才能带出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出良好的校风,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校长要有宽阔的胸怀、健康的心态,以及亲和力和感召力。作为校长,面对着一个个生命体,如何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校长就要善于集思广益,虚心听取教职工的建议与意见,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性评论;要学会理解、宽容,成人之美,善于为教师喝彩;要加强与教职工、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走出办公室,走进教职工中,走进学生中,了解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言行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再者,校长既要懂得维护自身的人格尊

15、严,又要懂得维护教职工、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人格尊严的关键在于学会尊重,校长要学会尊重教职工、尊重学生。我们强调民主管理,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核心的内容是人格的尊重。因为从权力上、能力上、知识上学校成员是不可能平等的,唯有人格才是平等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魅力;你可以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大好人,但是没有思想,绝对不是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首先要追求成为一个教育家,其次才是一个管理者。总而言之,管理中的“管”和“理”是辨证的,“管”是为了更好的“理”,“理”是“管”的基础、前提和准绳。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提升学校的层次和品位,尤其是打造成名校,的确需要校长们的长期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