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1007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视频会议系统 建 设 方 案 目 录第1章 需求分析11.1 视频会议、监控系统、IP电话的全面融合11.2 视频会议、监控系统、IP电话融合方案的优势11.3 监控图像接入视频会议系统方案简介21.3.1 融合技术实现21.4 电话会议系统接入视频会议方案简介31.4.1 语音接入技术实现31.5 视频会议、监控系统、IP电话融合方案建设原则41.6 设计依据标准51.7 设计十大原则71.8 系统设计建议91.8.1 系统框架协议91.8.2 视频压缩标准10第2章 系统设计132.1 系统配置132.2 主会场布置图132.3 系统配置说明142.3.1 多点控制单元 H3C M

2、E5000142.3.2 分体式终端 H3C MG6060172.3.3 办公室-TopView桌面视讯终端软件212.3.4 推荐摄象头-Sony D70232.4 H3C视讯会议系统应用优势252.4.1 支持双协议栈252.4.2 MCU电信级双机热备252.4.3 多网口容错和负载均衡252.4.4 支持多种会议模式252.4.5 视音频性能卓越262.4.6 支持全网H.239双流262.4.7 良好的网络适应性262.4.8 丰富的系统扩展功能27第3章 系统功能及应用283.1 点对点远程会议283.2 多组会议同时召开283.3 多画面会议283.4 双流会议293.5 多种会

3、议模式303.6 图像轮巡功能303.7 会议控制功能313.8 终端掉线重邀313.9 全路混音及闭音313.10 简体中文界面32第4章 系统平滑延伸方案设计334.1 系统平滑延伸方案概述334.2 系统扩容334.3 会议级联344.4 纯语音终端接入35第5章 系统安全性设计375.1 MCU安全性375.2 独有的双机热备375.3 终端安全性37第6章 网络适应性设计396.1 采用先进的NAA技术396.2 系统的QoS保障406.3 支持混速416.4 跨网段组会416.5 支持防火墙、NAT穿越41第7章 系统兼容性设计427.1 概述427.2 支持数字互联互通43第8章

4、 售后服务468.1 专业 快捷 规范的售后服务468.2 H3Care 视讯产品服务方案468.2.1 H3Care 视讯产品服务内容478.2.2 H3Care视讯产品服务特点48第9章 会议室设计建议499.1 会议室的类型、大小与环境519.1.1 会议室的类型519.1.2 会议室大小519.1.3 会议室的环境519.2 会议室的布局、照度、音响效果529.2.1 会议室的布局529.2.2 会议室照度529.2.3 会议室的音响效果539.2.4 会议室的电声设计539.3 视讯会议室的典型布置图549.4 会议室供电系统559.4.1 会议室供电559.4.2 会议室接地559

5、.4.3 各设备的电源要求及功耗569.5 小型专业视讯会议室569.6 中型专业视讯会议室609.7 大型视讯会议室639.7.1 会议系统639.7.2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639.7.3 会议扩音系统649.7.4 会议摄录系统659.7.5 集中控制系统659.7.6 视讯会议系统659.7.7 某政府部门的视频会议室实际场景66第1章 需求分析1.1 方案建设原则本项目遵循系统集成“统一规划、分开实施”的基本原则。首先确认系统整体架构,专网架构为全IP架构,同时选择一个标准化、扩展性好的视频会议的大平台,满足项目的根本需要。实现各级的及时有效的沟通。1.2 设计依据标准(1)国家标准:

6、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2006年1月开始实施)(2)国际标准ITU-T协议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I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

7、议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ITU-T H.281:在视频会议中应用H.224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ITU-T H.282:远端设备控制逻辑通道传输ITU-T H.283:多媒体应用的远端设备控制协议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ITU-T H.331:关于视频会议系统单向接收的通讯规程ITU-T T.120系列建议:视频视听系统用户层数据协议T.1

8、21:常规应用模板T.122: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多点通信业务T.123: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网路特定传输规程T.124:通用会议控制T.125: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多点通信工程的详述T.126:多点静止画面和注解协议T.127:多点二进制传输协议T.128:多点应用程序共享ITUT G.703:数字系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ITUT G.735:工作在2Mbit/s并提供同步384kbit/s数字接入和/或同步的64kbit/s数字接入基群复用设备的特性ITUT G.711:话音步率的脉冲编码调制ITUT G.723:语音双速率编解码标准ITUT G.722: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9、(APPCM)的语音编码标准ITUT G.728: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3)国内标准YD/T5033-20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15839-1995 641920kb/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暂行规定)GB/T16858-1997 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TZ020-95 641920kb/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T822-1996 P64kbit/s会议电视编码方式YD/T927-1997 用于音像和视频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YD/T936-1997 音像和视频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协议YD/T948-199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通

10、用应用模板YD/T970-1998 通用的会议控制YD/T971-1998 多媒体会议的特定网络的数据协议栈YD/T995-199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YDN077-1997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N075-1998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范YDN090-1998 多媒体会议型业务技术要求(窄带会议型业务)1.3 设计十大原则基于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H3C公司提出了对视频会议系统的选型 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先进性、标准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灵活性、易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1先进性系统设计达应到业界领先水平,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关的规范

11、要求;采用当今最新和尖端的IT、通信、多媒体处理和视频会议等的成熟技术。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且整体系统设计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2标准性会议电视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ITU-T的一系列有关会议电视的国际标准的制定。 系统设计应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家标准设计。具体包括:遵循标准的整体协议框架,提供标准接口,使用标准的音视频协议,支持标准的视讯与数据协同工作方式等。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能够与其它国内外主流厂家的设备系统平滑级联或互通。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IETF推出的SIP协议正在高速发展。业界公认SIP协议将成为多媒体实时通信协议的统一标准

12、,越来越多的视讯系统、VoIP系统采用SIP协议。因此建设视讯会议系统要兼顾对SIP协议的支持,是之能够与SIP系统无缝对接,保护投资。基于H.323/SIP双协议栈标准,在IP网络基础上构建视讯系统,充分利用资源,符合标准性原则。3实用性建议系统设计既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根据国内用户实际需要进行系统配置;系统设计应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的特点,具有多种管理方式:终端图形界面、WEB界面;并能支持中文会场名,会议主题、会议临时通知等文字提示,可以使视讯会议发挥更佳的临场效果。 4集成性从易维护的角度考虑,系统应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功耗低;同时在高度集成小型化前提

13、下,应具有多种功能。 5可扩展性系统设计要考虑今后网络和业务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方便地实现视频系统的扩展与升级。系统设计要考虑今后网络及视频的发展,应具有较强的扩展性;MCU采用10/100/1000M以太网接口的连接,最好具有二个以上网口;能为用户提供网络负载均衡的功能。6灵活性要求系统参数配置少,调整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要求MCU支持Web 远程管理方式。B/S结构管理方式相对C/S结构管理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使用C/S结构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在机房使用控制台服务器才可以进行会控。而采用B/S结构管理方式,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管理软件,任意一台PC 都可直接通过浏览器

14、管理调度视讯会议,不收地域限制。并且B/S结构管理方式允许多权限多用户同时登录管理,会议召开规模和方式更加灵活。 7易操作性MCU和终端都应采用基于WEB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全中文人机对话模式,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终端具备一定的会控功能,便于使用者用遥控器进行操作。8安全性系统应具备系统级安全性,用户级安全性,维护级安全性。系统级安全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硬件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有效抵制网络病毒和黑客等的攻击;系统应支持标准的信令加密、媒体流加密。用户级安全性:MCU应具备多级密码保护;终端应能提供配置数据安全功能。远程控制和维护安全:终端远程Telnet 、WEB Server功能,应为每种业务分配用户名和密码。9可靠性系统结构集成度高,能够长期稳定工作,保证7*24小时不间断地稳定可靠运行,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强,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考虑到管理人员误操作或非正常断电或设备意外故障的情况,MCU应能提供双机热备技术。备份MCU将及时接替原MCU将会议继续召开,保证了重大会议持续稳定地召开,减轻会议管理人员的负担。 10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包括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系统运行后经济效益预算的可能收益;对系统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