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03897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棚有毒气体的危害及预防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常因施肥方法不当,忽视通风换气,使棚内 有毒气体过量,危害蔬菜,而又常被误诊为病害,导致欠收甚至绝收。 一、危害:1、氮气 由于施用过量尿素、硫酸锓等速效化肥,或施肥方法不 当,如因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棚内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气, 就会为害蔬菜,使叶缘组织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整叶萎蔫枯死。 常被误诊为霜老病或其他病症,对氨气敏感的蔬菜有黄瓜、番茄、西 葫芦等。亚硝酸气体 一次施用铵态氮肥过多,会使某些菌体的作用降低, 造成土壤局部酸性。当PH值小于5时,便产生亚硝酸气体,可使蔬 菜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整叶变白枯死,常被误诊为

2、白粉病,对亚 硝酸气体敏感的蔬菜有茄子、黄瓜、西葫芦、芹菜、辣椒等。3、乙烯和氯气 如果农膜或地膜的质量差,或地内有地膜残留, 以阳光曝晒,在棚内高温条件下,易挥发产生乙烯和氯气等有害气体。 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可使蔬菜叶缘或叶脉之间变黄,进而变白,严重 时整株枯死。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对黄瓜的危害尤为严重。另外,冬季取暖升温,若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通风 不及时会使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影响蔬菜生产。二、预防:1、合理施肥。大棚内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腐热,化肥要优 质,尿素应与过磷钙混施。基肥要深施20 厘米,追施化肥深度要达 到 12 厘米左右,施后及时浇水。2、通风换气。在晴暖

3、天气,应结合调节温度进行通风换气,雨雪 天气也应适当进行通风换气。3、选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和地膜,及时清除棚内的废旧塑料品及其 残留物。大棚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技术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一般为300-330mg/L变幅较小。在冬春设 施蔬菜生产中,为了保温,设施经常处于密闭状态,缺少内外气体交 换,二氧化碳深度变幅较大,中午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接近甚 至低于补偿点,二氧化碳处于亏缺状态。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主要有三种:1、燃烧法: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天然 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当前欧美国家的设施栽培以采用燃烧天 然气增施二氧化碳较普遍,而日本较多地采用燃烧白

4、煤油增施二氧化 碳。2、化学反应法:即用酸和碳酸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目前较多采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在简易的气肥发生装置内产生二氧 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其施放于设施内。每亩标准大棚(容积约 1300 立方米)使用2.5kg碳酸氢铵可使二氧化碳浓度达900mg/L左右。该 法成本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容易控制,目前在我国的设施栽培中运用 较多。3、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一定间距均 匀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3cm,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水份,使其 相对湿度在 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该法无需 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使用较为简便。 温室大棚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

5、措施1、室内加温(1)当外界大幅度降温时,可以临时利用柴草或煤燃烧,通过炉灶 烟道及直接散热提高室温。(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厂、造纸厂、冶炼厂等排出的热水、 热风、蒸气作为温室的热源。(3)增施热性有机肥料,即在种植蔬菜前,在地下10-15cm深处, 埋入5-10cm厚的半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料(如马、驴、羊粪等)2、室外保温( 1 )在温室周围架设防风障,以减风速。( 2)在温室周围培土,增加温室墙壁厚度。( 3)在温室周围挖寒沟,沟内填炉渣、稻壳等,盖严沟顶,保持沟 内干燥。(4)增加大棚的覆盖物,如加厚草苫(帘)等。(5)做好大棚各部位的衔接和堵缝工作,以防寒风侵入。(6)尽量争取较长

6、的光照时间,如只要能照到阳光,就应立即揭去 草苫(帘)等覆盖物。3、室内保温(1)可采取地膜覆盖,扣小拱棚、活动幕面等多层覆盖方法保温。(2)在大周围内侧加多层草苫(帘),既防风又 保温。(3)可在温室内装上荧光灯(灯与植物叶片保持50cm的距离),每天照射 10-12小时灯光。(4)在温室的一端设置作业间,进出口处挂厚门帘,以防冷风侵入。( 5)用无滴膜覆盖。 此外,及时对棚内蔬菜等作物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稀土微肥、 喷施宝等,以及增施二氧化碳,不仅能促进产量提高,而且能显著增 强蔬菜对低温冷害的抵抗能力。日光温室内的除湿措施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湿度经常大于露地,并处于多湿状态,因此,日光

7、温室内的空气湿度管理主要是除湿。现将生产上的除湿措施总结如 下:(一)通风换气除湿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 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 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蔬菜遭受危害。(二)合理浇水 浇水是导致室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生产可选 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要严格控 制浇水量,防止室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进行划锄 松土,可以降低土壤湿度,也可以降低空气湿度。(三)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室内 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 双垄的办法

8、,浇水时水沿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入。地膜阻止了水分的 蒸发,也就防止了浇水后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提高。(四)升温降湿 采用这种方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当植株长到具有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C左 右持续lh,再通风排湿。34h后棚湿低于25C时可重复一次。(五)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透湿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 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从而 降低空气湿度。 (六)自然吸湿 可以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 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七)中耕除湿 通过切断土壤毛细管,可以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 层,可避免土壤水分的大量

9、蒸发。(八)增大透光量 增大透光量可提高室温,室温升高后,常进行通风 换气,达到降湿目的.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棚室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蔬菜作物除了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和水分有需求之外,二 氧化碳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原料。空气中通常的二氧化碳含量在 300PPM 左右,因此,蔬菜生产二氧化碳缺乏常常被忽视,在棚室内 进行设施蔬菜生产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季节里,二氧化 碳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l 、为什么要补充二氧化碳 在寒冷的冬季,棚室蔬菜生产时,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 的状态下,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 的补充。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

10、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 下降,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一下,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 的光合作用,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造成病害和减产。在此情况下, 采用人工方法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是一项必要的措施。2、如何补充二氧化碳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改进。(1)燃烧法:通过在棚室内燃烧煤、油等可燃物,利用燃烧时产生 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充源。使用煤作为可燃物时一定要选择含硫少的煤 种,避免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对蔬菜的影响。(2)化学法:利用浓硫酸(使用时需要稀释)和碳酸氩铵混合后化 学反应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补充。(3)微生物法:增施有机肥、榭肥和稻麦秸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缓慢释放

11、二氧化碳作为补充。上述几种传统方法,都存在着操作繁琐不便或是效果不佳弊病。(4)施用双微二氧化碳颗粒气肥,只需在大棚中穴播,深度3CM左 右,每次每亩 10 公斤,一次有效期长达一个月,一茬蔬菜一般使用 2-3 次,省工省力,效果较好,是一种较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二氧化 碳施肥新技术。3、补充二氧化碳的功效 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后,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提早上市。试验证明:补充二氧化碳一般可提高座果率10%以上(茄 果类),提高上市7-10天,增加产量 20%以上(草莓和茄果瓜类)。只要使用得当,就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4、注意点(1)补充二氧化碳后,大棚需要密闭,减少二氧化碳外

12、溢,提高肥 效。(2)使用传统二氧化碳补充方法,需视天气情况和生育期而定,一 般在晴天清晨施用,阴天不宜补充;苗期补充量最少,定植至座果最 多,座果至收获补充量其次。(3)蔬菜生产期内长期使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4)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蔬菜的协调生长。 大棚菜浇水四注意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 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 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 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 为宜

13、,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 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 较高时为宜。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 点以 后下午 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 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 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三是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 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 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 间相应由长变短。四是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

14、浇水量也要有所区 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 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 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十招1. 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 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 生产上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 础,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 关键措施之一。2. 选用无滴膜 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 下降 2030%,由于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因而可提高 透光率,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1. 3. 选用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 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

15、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 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如长春密刺、新泰密刺、鲁 黄 4 号等。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前期 能耐低温、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温环境、抗病品种, 适宜的黄瓜品种有长春密刺、鲁黄 4 号等;番茄品种有鲁粉2号、早丰、西粉三号等;青椒品种有湘研 1号、沈椒1 号、保加利亚尖椒、甜杂 1 号、中椒 2 号等。大棚秋延 迟栽培,要选用前期耐高温、抗病,后期耐低温且结果比 较集中的品种,生产上推广的黄瓜品种有鲁春 26、鲁春 32、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6 号等;番茄品种有鲁粉2 号、津粉 65 号、中蔬 4 号、佳粉 10 号等。4. 推广嫁接育苗技术

16、 大棚适才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 壤连作病害,防止根病发生。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黄瓜嫁 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C时,一周内未发生寒害;嫁接 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 90以上,总产量较自 根苗提高 20以上。5. 推广二氧化碳施肥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栽培中增产 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 30%左右, 尤其对于冬暖大棚的冬季生产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产,增 产效果更为明显。6. 推广化控技术在番茄开花期,用1020mg/升2.4D溶液 蘸花,可防止落花;在黄瓜23片真叶时,用 100150 mg/ 升乙烯利溶液叶面喷洒,可使雌花节位明显降低。雌花比例 显著增加;用11.5 mg/升矮壮素溶液处理番茄秧苗,可防 止徒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