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10000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术科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高二(1)、(2)、(3)、(4)班,共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卡和答题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在答题卡上,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10年9月28日,“第三届中华文化快车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交流活

2、动在北京孔庙举行。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等2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是A.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制天命而用之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

3、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的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是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4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孟子 韩非 孔子 老子5.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6、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4、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8、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9、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D、“天,有形之大者也”10、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

5、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1、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12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13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段话说明的实质A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迷信思想盛

6、行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14培根说:“(两宋时期)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15明代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两种作物传入后不久,一部图书就详细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A齐民要术 B农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16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而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17一人生活在明朝

7、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喜欢画山水画 读带插图的小说 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喜欢听京剧A B C D18郑板桥的墨竹图(如右),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19、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A. 王羲之 B. 顾恺之 C. 吴道子 D. 阎立本20“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

8、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21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22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历史,其道具可选用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 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 D.一部冯梦龙的警

9、世通言23下列文化现象与源头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原始歌谣诗歌 B 甲骨文文字C傩戏曲 D 原始图画绘画24、“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A. 屈原 B. 辛弃疾 C. 杜甫 D. 李白25.青花瓷歌词借鉴的是宋词的韵味。下列名句属于宋词的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氏生之多艰” B.“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以乐舞为业的艺人 C宋朝时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戏曲

10、 D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27、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败落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红楼梦 D. 儒林外史28.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A. B. C. D.29.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C.主张知识即美德 D.创立了逻辑学30、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

11、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文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材料二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12、”,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 “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

13、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4)概括材料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材料二 苏轼在论书中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还曾在诗中写到: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材料三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考一道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