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9900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成语大全形容事理的成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容事理的成语切理餍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不可言传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蒙昧无知 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情理难容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挈瓶之知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如坐云雾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

2、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诎寸信尺 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同条共贯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一定不易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一定不移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黑漆皮灯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

3、致。枝末生根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胡里胡涂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对牛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寻幽入微 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共贯同条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畏影避迹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老成练达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子丑寅卯 四个地支。多指事理。燎若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燎如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充类

4、至尽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切理会心 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切理厌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先知先觉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枝叶扶疏 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比喻兴旺发展。穷理尽性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研精究微 研究事理深奥微妙之处。同“研精阐微”。指事类情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研机综微 研究综合

5、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谈玄说妙 谈论玄妙的事理。通权达理 通晓权宜与事理。详情度理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无知妄作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揆理度情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震聋发聩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谭言微中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醒聩震聋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明昭昏蒙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通达谙练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