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9928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摇篮曲苏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曲?摇篮曲?一、 教学课题:歌曲?摇篮曲?来源:二、教学课型: 歌曲课三、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学习歌曲?摇篮曲? ,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 ,舒缓 ,恬静 ,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 ,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 ,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深思 ,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 ,让学生体验亲情 ,分享亲情艺术之美 ,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激发同学们对“真、善

2、、美的追求。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来源:学+科+网Z+X+X+K3、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的唱法 ,节拍的强弱处理;来源:ZXXK5、通过学习歌曲 ,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 ,引发学生深思 ,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六、教学准备:课件 电子白板 电子琴七、教学课时:一课时来源: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 ,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方整性结构 ,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

3、舞曲风格 ,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 ,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 ,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 ,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八、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师:在我们中国古代 ,有一位诗人 ,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这首诗脍炙人口 ,流传至今 ,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2、学生

4、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 ,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师: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谢之情 ,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 ,同学们想一想 ,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 ,躺在摇篮里 ,母亲一边哼摇篮曲 ,一边哄你们睡觉 ,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 ,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二学习新课展示课件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2、介绍?摇篮曲?的 作曲家勃拉姆斯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 ,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4

5、、师弹奏歌曲旋律 ,学生轻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来源:学,科,网Z,X,X,K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 ,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同学们 ,你们在唱这首歌时 ,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 ,或想想自己的母亲 ,感受、体会一下 ,带着柔和甜美声音 ,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三欣赏中外?摇篮曲? ,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声乐曲:1、舒伯特?摇篮曲?2、东北民歌?摇篮曲?比拟两首歌曲的异同器乐:1、莫扎

6、特?摇篮曲?2、聆听两首?摇篮曲?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 ,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 ,后来逐渐开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 ,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四通过小故事让学生自由讨论灾难面前 ,母爱无疆最动容的 ,是母亲用身躯抵挡千钧重量;最揪心的

7、 ,是母亲在废墟中搜寻孩子几近疯狂;最感人的 ,是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 ,她们用母爱诠释着人间真情。五小结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 ,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 ,是啊 ,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 ,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 ,为了我们 ,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 ,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 ,忙碌的身影 ,你们闭上眼睛 ,听着音乐 ,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 ,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 ,此时此刻 ,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要练说 ,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开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害怕:有的结巴重复 ,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 ,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 ,扯衣服 ,扭身子。总之 ,

8、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 ,面向全体 ,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 ,我总是笑脸相迎 ,声音亲切 ,动作亲昵 ,消除幼儿畏惧心理 ,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 ,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 ,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 ,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时机 ,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 ,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 ,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 ,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 ,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 ,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

9、,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 ,口齿清楚 ,声音响亮 ,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 ,即使是某一方面 ,我都抓住教育 ,提出表扬 ,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 ,不断训练 ,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谢之情 ,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九、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10、?;?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本课在音乐中结束。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