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8479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刘 娟体育游戏教学是一种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我抓住小学生天生就爱玩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个性化处理教材,使学生在共同的游戏玩耍过程中培养感情,在游戏比赛中凝聚团队精神。一、精心策划体育游戏内容,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现在的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的较多,他们的生活条件较优越,但团队合作观念不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理应教会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形势,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各种活动是相互联系的,人们不能独立生存发展,要沟通与合作。因此,我在体育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且给学生创设

2、一定的情境,使他们在参与游戏的娱乐中产生兴趣,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分析解决遇到的困难。比如在组织开展游戏“多足跑”中,我预设两人、多人合作的游戏情境。首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知学生游戏规则:先是两人一组用绑带绑住脚,两人三足向前走,接着试着进行三人四足、四人五足、五人六足向前走随着人数的增加,游戏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出谋划策,领悟方法,得出要领:在游戏中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口号统一明确,动作才可以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加快步伐取得成功。一人失败即意味着全体失败,可见团结协作的精神多么重要。二、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培养和发展学生

3、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体育理念。小学生天生就爱玩,这是他们的天性。如何把“教”与“玩”有效地结合起来?体育游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一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不高。而体育游戏活动有比较强的趣味性,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玩乐,使学生在玩乐中不但玩得开心,而且也学会了体育知识,增强了体质和团队合作观念。二是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要关注每个孩子。

4、那么,如何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呢?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游戏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体育课的边缘人也体验到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如在两人背对背夹气球游戏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每组一定数量充好气的气球,让各组学生比赛夹球到规定范围。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共同合作,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结果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三、讨论交流,体验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不断交流、体验、探讨,共同找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如在游戏“多足跑”中,有的小组很快就能协调一致地前进,而有的小组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教学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协调一致?于是学生们在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并把探讨的成果付之于游戏的体验当中。然后找出问题之所在,重新练习,最终获得了成功,提高了体育游戏技能,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增强与他人交流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