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0838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下降,粉饰后的会计盈余无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降低了财务信息决策价值,不仅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且会导致社会资源无法优化配置,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内也有学者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并非一致。在研究方法、盈余管理模型选择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关联,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

2、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所使用的方法,进而对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的措施建议。关键字:股权结构;盈余管理;股东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impac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research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ecurities market, some listing Corpo

3、ration have serious phenomen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behavior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ing Corporation has led to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decorate after accounting earnings cannot fairly reflect the operating results and financial position, reduces the financial i

4、nformation decision value, not only harm the interests of information users, and will lead to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greatly affected the confidence of investors and the stock market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me domestic scholars study of listing Corporatio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5、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t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not consistent. In research methods, earnings management model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lso has the very big research spa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of listing Corporation Association, c

6、orporate governance ownership 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This paper on Chinas listing Corporation earnings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listing Corporation earnings management is the method used, and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

7、tructur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undertook an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perfect our country listing Corporation ownership structure measures. Keyword: ownership structure ;earnings management ;shareholders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3 国内研究现状2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31.4 本文研究框架3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

8、状52.1 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52.2 通过股权转让或资产置换进行盈余管理62.3 通过资产评估进行盈余管理62.4 通过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操纵利润72.5 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73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93.1现有股权结构下的治理缺陷为盈余管理制造空间93.1.1 国有股“一股独大”93.1.2 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103.1.3 高管股股东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而实施盈余管理113.2 股权不制衡导致上市公司进行较大程度盈余管理113.2.1股权高度集中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113.2.2 大股东干预会计行为113.2.3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掠夺113.2.4 股权高

9、度分散导致股东对公司均不具有控制力12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的措施建议134.1 降低股权集中度134.2 减持国有股144.3 扩充法人股144.4 发展机构投资者154.5 建立和完善管理层和职工持股制度155 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由此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国有控股或国有法人控股的特点。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有着与西方上市公司不一样的公司治理问题。在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中,“一股独大”己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从事掠夺上市公司和侵害中小股民的活动:

10、如不少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往往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支持为由,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对上市公司实施疯狂掠夺,掏空上市公司资产;同时目前大股东掠夺方式具有多样性,尤其是在关联交易方面大量与企业的正常业务行为交织在一起,严重侵犯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特征,加之激励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控制权市场,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我国上市公司一系列造假或违规事件,无一不是这些公司中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一起作为“内部人”主导的结果。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现象,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中小股东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

11、题,更使得监督管理层盈余操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在这样的制度背景和公司治理结构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可以为有关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其更科学地制定规范会计行为方面的政策,从而促使我国的证券市场更快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不在少数,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Warfiel和Wild(1995)指出,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盈余信息的质量是不断上升的,因为管理人员持股可以减少

12、代理成本,从而降低管理者调整盈余信息的概率。La Porta(1998)研究证实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是正相关的。研究认为股权越集中,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就会越差,对投资者的损害也会越大。Honsen和Pedersen(2000)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指出股权集中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当股权集中度处在较低范围内时,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东监督能力加强,代理成本变低,从而促使盈余上升。当股权集中度继续提高,超过某个范围时,它所带来的监督收益便会低于带来的成本,从而使得公司的盈余降低。Fan eta(2005)指出对于控股股东是国家股的上市企业,其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往往是比较

13、低的,这是因为国家股东是以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责任的,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国家股上市企业存在较多的社会考虑。Dechun Wang(2006)年以标准普尔2005年中的家族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家族成员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并且呈现的是非线性关系。Beasley和Dechow(2010)研究发现,股东一旦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就容易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基础而具有强烈的掠夺财富的动机。管理层持股可能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即管理者持股有助于和外部股东利益趋同,加强其余公司价值的一致性,减少管理者剥夺其他股东财富的动机,这样会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14、1.2.3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盈余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陈晓、江东(2000)研究指出,如果在国家控股股东严重缺位,而流通股股东又很难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法人大股东极有可能成为公司实际上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两位学者援引Jesen和Meckling的研究成果,指出法人股股东持股越多,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就越趋同,也约有动机去监管管理者的行为,并且甘于付出较高的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但是根据侵占假设,第一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是经常不一致的,二者之间时常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在外部监督无效,或者外部股东种类多样化的背景下,第一大股东可能牺牲小股东的利益来实现自己

15、的权益的最大化。第一大股东会采取各种手段去损害小股东的权益,常用的方法有资产转移、股票回购以及内部交易等。管连云、李常青(2004)选取上交所421个上市企业,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是U型。学者朱松(2007)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这一结论,证明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财务信息质量的保证程度越强。沈中华、余怒涛、刘孟晖(2008)等利用盈余反应系数验证国内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与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以

16、及第一大股东属性与盈余质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后得知在企业绩效预计增加的状况下,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但在企业绩效预计减少的状况下,二者之间是完全相反的关系。学者江英兵、王清莹(2011)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可疑公司运营年度会表现出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和较低的可操控性费用,并有调高利润的趋势;公司规模过大容易引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国家股、法人股、高管持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流通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U型关系。综上所述,国外对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要早于国内,从研究结果来说,股权集中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