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08319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篇一: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 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3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 = 1.60X1019 C。4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它们把总电荷平均分配。设两个小 球的电荷量分ql + q2别为q1和q2,则接触后每个小球的电荷量为ql、q2包含了电荷的电性。 21. 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

2、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 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的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 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 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 了带正电的离子。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三种起电方法(1) 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2)(3)1 1 1所示,将带电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

3、引,导体A、B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图111重点诠释1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2电荷的分配规律 接触起电时,两个一般物体最终的电荷量的分配很复杂, 大多靠实验才能确定,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即两个完全相同的导 体球相互接触后的情况:(1) 若带电导体球和不带电导体球接触,则电荷量平分;(2) 若两个带电导体球带同种电荷,则总电荷量平分;(3) 若两个带电导体球带异种电荷,则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特别提醒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时各自的带电荷量可 用公式QA+QBQAZ=QBZ=计算,QA、QB含有表示电

4、性的正负号。21如图1 1 2所示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贝H )A. 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定带正电C. 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定带负电 图1 1 2解析: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 由于金属球A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发生接触,要考虑感 应起电的影响。故A、C两项都有可能。答案:AC1. 电荷守恒定律(1) 内容: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 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

5、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2. 元电荷(1) 电荷量:它表示电荷的多少,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特别提醒电荷有正、负之分,则电荷量就会有正值或负值。如ql = 3.5X10q2=7.0X1015 15 C、C 等。(2)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则e = 1.60X1019 C。19对元电荷的两点理解:a.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因为最小的电荷量为1. 60X10 C,自然界中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b.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3比荷e比荷即电荷量与质量的比,电子的比荷为= 1.76X1011 C/kg。me

6、重点诠释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1) 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2) 两种典型的摩擦起电现象:一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二是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玻璃棒和橡胶棒上带的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通过摩擦使物体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的现象,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断: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要带负电,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要带正电。(3)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金属球相接触,发生电荷中和,两球都不再带电,这 个过程中两球所带电荷的总量并没有变(为零),电荷也是守恒的。(4) 电荷守恒定律的广泛性: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涵盖了包括 近代物理实验

7、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如: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 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在这种 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没,电荷的代数和不变。特别提醒“中性”、“中和”的意义电中性的物体是有正、负电荷存在的,只是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为零,对外 不显电性;电荷的中和是指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而不带电的过程,使得净电荷 减少或为零,但正、负电荷本身依然存在,并不是正、负电荷的消失。2.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X109C、QB 3.2X109 C,让两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解析:当两小球接

8、触时,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 配。由于两小球完全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QA, =QB =6.4X109 3.2X109 C=1.6X109 C 2 QA+QB = 2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转移电子的电荷量为 Q=QAQA=(6.4X109 1.6X109) C = 4.8X109 C 答案: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转移了 4.8X109C例1如图1 1 3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

9、.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图113 金属箔片仍张开C. 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 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审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1) 明确导体A、B接触与C球靠近时感应电荷的分布。(2) 明确先分开导体A、B再移走C球时A、B的带电情况。(3) 明确先移走C球再分开导体A、B时A、B的带电情况。解析(1)C移近A时,带正电的小球C对A、B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A、B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 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

10、上了与A、B同种性质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 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正确。(2) C靠近后保持不动,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因受C的作用力不可能中 和,因而A、B仍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 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3) 若先移走C,再把A、B分开,则在移走C后,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 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4) 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 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D错。答案 AB 借题发挥 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 当一

11、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 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2) 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 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3) 绝缘体不能被感应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在带电体的 作用下,发生了分离。只有导体中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 自由地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例2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1) 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2) 若人、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

12、多大? 审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1) 两球带同种电荷时,接触后两球将总电荷量平分。(2) 两球带异种电荷时,接触后两球先中和后将剩余电荷量再平分。篇二: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 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转移到不带 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

13、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 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 上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 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4 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 e =1.60X10-19C 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 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5 .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eq .电子的比荷 为?1.76?1011C/kg. mme同步导学1 .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

14、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 荷.2. 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 1.60X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 1.0X1010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X10-19C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的整 数倍,故A错,B、C、D正确.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 是()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15、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图111 D.棒的带电荷 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 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 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 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 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 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3. 中性II和一中和II的区别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 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 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一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 带电体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