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采样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6811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采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院感采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院感采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院感采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院感采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感采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采样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小时。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洁净手术室9个点。(1) 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15-30分钟,盖好立即送检。(2) 注意事项:采样前

2、,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表4: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等空气洁净度级别布点要求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级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I100级1000级0.20.4n1000级10000级0.751.5出10000级100000级24辅川100000级5(5)质控标准:I类区域(洁净手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皿),新风机组2d清洁一次,初效过滤器1-2月更换,中效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高效每年更换,末端高效每年检查3年更换。回风口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n类区域:细菌总数詔cfu/m3(15min9cm平皿),川类区域:细菌

3、总数詔cfu/m3(5min9cm平皿),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2、采样面积及方法:放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2次(双手涂擦面积约60平方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ml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3、质控标准:工作人员手卫生:细菌总数10cfu/cm2。外科手卫生:细菌总数W5cfu/cm2,。三、物体表面监测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用5cm拓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

4、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采样面积100cm2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5ml含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3. 结果判定:I、n类区域:细菌总数老cfu/cm2,川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4、注意事项:采集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如手术台、治疗车、无影灯把手等);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四、消毒液的监测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2、使用中消毒液细菌监测:1ml使用

5、中消毒液+9ml中和剂3、结果判定:使用中的火菌用消毒液、无细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EO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总数WOOcfu/m五、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是一组综合措施,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1、物理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包括灭菌设备故障检查,灭菌温度(波动+3度内)、压力、时间(最低要求)等灭菌参数。灭菌物品包装、大小摆放正确等。2、化学监测法:(1)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

6、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2)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2)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监测1)监测方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而不能作为灭菌效果判定指标。2)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3)B-D试验: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放效果的检测,冷空气是造

7、成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新安装、移位后连续三次生物监测、B-D试验。1)检测方法:B-D试验要求做前预热、空载监测每天一次,将B-D试纸放入标准测试包,中间包好,水平放入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上方)灭菌柜内除测试包无任何物品。2)结果判定:经134C,3.54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若变色均匀一致,说明冷空气排放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4)化学检测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3、生物监测法1)指示菌株: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

8、芽胞(ATCC7953或SSIK31株),在121C).5C条件下,D值为1.3min1.9min,杀灭时间(KT值)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為.9min。(2)检测方法:将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放于标准测试包(由16条41cm.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中,按照国家规范,分别将测试包放于锅内不同位置,灭菌完毕,取出该生物指示剂送检。3)结果判定:每个指示剂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4)注意事项:监测所用菌片须经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生物指示物监测应每周1次。4、质控标

9、准:1)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2)化学监测:应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合格方可使用。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锅每日做BD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生物监测应每周一次,无菌生长。六、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2、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罗0W/cm2为合格。3、注意事项:1) 因指示卡光敏色块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放置时间过久,指示卡会变

10、淡,应及时记录判断结果。2) 指示卡应用黑色纸包装,置4C冰箱内储存,以免光敏色块遇日光照射不稳定变色,而影响监测结果。3) 指示卡应获得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七、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物品保存液监测用试纸或指示卡检测化学消毒剂含量是近年来化学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方法的新发展,它解决了医院进行消毒剂使用过程的浓度监测。1、化学监测:(1) 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1) 适用于过氧乙酸及其他含氯消毒剂和含次氯酸钠的清洗消毒剂等的监测。2) 使用方法:取试纸条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时间超过1分钟,着色逐渐消退。(2

11、) 戊二醛浓度测试卡使用办法:从瓶中取出一条测试卡,并旋紧瓶盖,将指标色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消毒液中,沾下瓶盖上的纸垫,去除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等候58分钟(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观察色块着色变化,若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2.0%,若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2.0%;2、生物监测:1) 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液与无菌器械保存液。2) 采样量及方法:用无菌注射器吸取2毫升被检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送检。不同的消毒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液,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液、含碘消毒液、过氧化物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中和剂0

12、.1%硫代硫酸钠;对于氯己定(洗必泰)、季胺盐类消毒液,许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液的残效作用。)注意事项:(1) 不同消毒剂使用不同的中和剂中和。(2)采集消毒液样品时应在消毒液内没有物品或防入物品消毒作用到规定时间之后进行采样。3) 质控标准:(1)、使用中消毒液每季度监测一次,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2) 使用中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应无菌生长。(3)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生长。四、血液透析液监测1、标

13、本采集:透析液的采集应采进入透析器的透析液和离开透析器的透析液2、监测时间:每月对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送检。疑有透析液污染或发生严重感染病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反渗水出口,储水罐出口,透析液配比机,浓缩透析液等。怀疑或确定病人在透析中热源反应和菌血症时,应随时监测。3、控标准:透析器入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五、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2%戊二醛浓度等应每日监测,监测方法使用中化学消毒剂监测的化学监测部分。1、生物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缓

14、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毫升无菌试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同时做致病菌监测。2、质控标准:(1)消毒剂浓度监测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2)消毒后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鼻窦镜等)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判断结果: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x20(3)灭菌后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脑室镜等)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判断结果: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第一部分卫生标准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

15、生标准2.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见表一一1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一e”范围标准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cfu/m3cfu/mcfu/m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1055n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55川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5001010类传染病科及病房一15151.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