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的7大特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64234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梨木的7大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梨木的7大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花梨木的7大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梨木的7大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梨木的7大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梨木的7大特征-K看一闻花梨木的7大特征,与国标对花梨木的认定是一致的,但易懂好记得多,简单地说叫六看一闻:一看带状条纹花梨木纹较粗,纹理直且较多,心材呈大红、黄褐色和红褐色,从纵切面上看带状长纹明显。二看交错纹理花梨的纹理呈青色、灰色和棕红色等,并且几种颜色交错分布。三看偏光从花梨的切面看折射的光线,只有一个角度可看到折射的光线最亮最明显,而其它角度则不明显,这是偏光现象。四看鬼脸花梨也有鬼脸,据广州志记载:“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圆晕如钱,大小相错。五看牛毛纹花梨产地不同,木质也有很大差别,有的质地较细密,有的质松,但从弦切面上看,都能明显地看到类似牛毛的木纹。六看荧光花梨中有一层淡淡的

2、荧光,如果把一小块花梨放到水中就能发现,水里漂着绿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发出一种荧光。如果是下雨时淋湿了堆放的花梨木,从流出的雨水中也能看到这种荧光。七闻檀香味凑近花梨用鼻子闻一闻,可闻到花梨也有一股檀香味,味很香,但比降香黄檀的香味要淡。广大消费者如有疑问,可咨询稻林红木建材有限公亘编者注:在红木国标中,花梨木类归为紫檀属,许多商家将其称为“紫属花梨”即出于此。花梨木类木材又分为“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乌足紫檀”等七种树种。“香枝木”与“黄花梨”近年来,随着国家标准红木(GB/T18107-2000)的颁布实施,“香枝木”作为商品材的木种名称遂为红木爱好者

3、所熟悉。然何为“香枝”其与家具行业(包括文物收藏界)习惯上称为“黄花梨”的名贵硬木之关系如何?最初,“香枝”一名出现在广州木业界,原指我国特有的降香黄檀树种之木材,为区别另一类进口木材“酸枝木”故又有“土酸枝”之名。广东家具行业中通常称其为“降香木”(药用名“降香”)。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产于我国海南岛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地区,为国产两种珍稀红木树种之一(另一种为产之云南的版纳黄檀Dalbergiafusca,俗称“牛角木”,曾用名“黑檀木”,现红木国家标准中归“黑酸枝”类)。海南通称“花梨”或“花梨母”,岛内吊罗山、尖峰岭为主要林区,现广东及广西南部也有栽培。据广东

4、林仰三先生采集的标本看,其木材特征为:心材红褐至紫红褐,深浅不均匀,杂有黑褐色条纹;木材有光泽;具辛辣香气(用微波炉加热后香气浓厚),久则消失;管孔内具深色树胶(加热后有树胶外溢现象);轴向薄壁组织为傍管带状及聚翼状;径面有射线斑纹;波痕可见;气干密度小于lg/cm3,浮水。(注:此标本为广东省林业厅60年代海南木材普查时所得,此次调研蹲点有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在20世纪6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如艺雕四厂等)曾以国产“花梨”(即海南产降香黄檀树种木材)用来代替进口“红木”制作工艺品及高档家具,因其木材具有香气,故又按习惯称其为“香红木”。(注:上海及江浙地区称“酸枝木

5、为“红木”,有香气的称“香红木”,包括现商品材名“花梨”的紫檀属树种木材)。在成俊卿先生主编的木材学(1985年出版)及中国木材志(1992年出版)中,降香黄檀树种也以“香红木”为商品材名称。1997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主要木材名称(QBT167341997)中,降香黄檀树种商品材正式定名为“香枝木”。在家具行业,有关红木家具的第一部上海市地方标准红木家具产品标识规定(DB311811996)对“红木家具”的名称定义“是指用紫檀木、瘿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花梨木(产地为东南亚)材料制成的家具的统称”。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负责起草的轻工行业标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QBT238598)中,降香黄檀树种木材被称为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用材之“黄花梨木”,别名降香木、香红木、花榈、香枝、花梨母。在红木国家标准起草过程中,杨家驹先生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因考虑到“红木”一名已成为一类商品材的统称,广东地区(如广州)又有将黄檀属显心材树种之木材分为“酸枝”与“香枝”的事实,故采纳林仰三先生的建议改“香红木”(降香黄檀)为“香枝木”(或“黄花梨”)。至此,就国产香枝而言,降香黄檀树种商品材就是家具行业中的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黄花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