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4522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1 活动目的:1、知道磁铁的磁力现象,用磁铁来发现生活中的铁制品。2、探究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属性,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展记录。3、能主动探究,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4、学惯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准备:1、磁铁、无机磁铁、回形针、橡皮、积木、纸团、铁片、塑料盆等2、记录表假设干活动过程:一、理解磁铁,发现磁铁的磁力。1、出示磁铁T: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磁铁试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T: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2、许多东西。出示T:老师把这些东西画在一张记录表上,请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铁和它们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请小组长进展记录,能吸起来就打个勾,不能被吸起来就打个叉,好吗?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引导。4、老师总结。T:能被吸起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铁能把铁做的东西吸起来。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现象。1、幼儿初次探究。T:这个小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T:小磁铁一头是红颜色,一头是蓝颜色。T:磁铁的两头还藏着一个小机密,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用磁铁碰一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尝试,个别幼儿说一说2、幼儿再次探究,并进展记录。T:让我们的小

3、磁铁再来碰一碰,这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了。T: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颜色的正方形贴纸,红色的贴纸代表磁铁红色的一端,蓝色的贴纸代表蓝色的一端。假如你想用红色的一端去碰蓝色的一端,就把红色和蓝色的贴纸贴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记录你的发现结果,两个小朋友一组,好吗?3、老师总结T:一样颜色碰到会相斥,不同颜色碰到会相吸。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找出无机磁铁的两端。1、老师示范操作T: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和刚刚我们玩的有什么不一样?T:那我们怎么把它的两头找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T:老师有一个好方法,吧。老师示范,用红色的一头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这一头是什么颜色?弹开的话是什么颜色?老师在无机

4、磁铁上贴上相应颜色的贴纸T: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黑色磁铁,请你也来碰一碰,弹开的话是一样颜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颜色,请你来试着找一找,好吗?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3、评价幼儿的操作T: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查小朋友的小磁铁贴对了呢?T:用红色的去碰蓝色的,吸住了就是对的。4、幼儿检查,纠正错误四、利用磁铁相吸相斥的原理进展游戏,完毕活动。T:小磁铁真好玩,瞧,它又变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们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来做船长,想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船航行起来呢?T:前进的话,应该怎么做?后退的话,应该怎么做?T:请小朋友自己来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双面胶撕掉,贴上磁铁,然后用另一块磁铁让小

5、船航行起来吧。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拟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拟,整节课情绪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老师再进展引导,做最后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仍有缺乏之处,老师在讲述表格填写标准时语言不够明晰,目的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幼儿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此外,应将游戏探究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2 活动体育活动时,我带着幼儿到软质地面上玩“爬爬乐”的游戏。

6、游戏休息时,有几位幼儿发现了旁边花圃里有蚯蚓。平时幼儿很喜欢小动物,但对蚯蚓却不太理解。孩子们有的能用土语说出蚯蚓的名称,但观察不细致,不能准确地用口语表达其外形特征,更不理解蚯蚓的“再生才能”,但有的不认识误认为是怪物、大坏蛋。大班孩子,思维活泼,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小小的蚯蚓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他们在议论着,有几个胆大的孩子还用小棒子将蚯蚓挑起来观察。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场。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此,我设计生成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蚯蚓,引导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活动目的:1.感知理解蚯蚓的局部生理特征和生活

7、习性。2.学惯用简单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交流。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究欲望,知道要保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聊天的两盆花,蚯蚓假设干条,实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活动过程:一、由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老师:“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花在聊天。”(播放多媒体课件)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营养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吸收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盛。”老师:“为什么两

8、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机密?”(倒出来看看)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盛,碧绿。那我们帮花儿谢谢小蚯蚓。(孩子们在情境中发现活动的主角“蚯蚓”,引入课题。)二、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交流结果: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理解了蚯蚓的外部特征。)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3.小蚯蚓还有什么机密呢?

9、它到底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实验一:提供尺量。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笔记录交流探究的结果: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也能感觉到震动。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对蚯蚓进展实验研究和记录分析p ,感知了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三、以趣引路,拓展研究。我们发现了蚯蚓的这么多机密,

10、你还知道蚯蚓的什么机密?1.蚯蚓的粪是宝贝,可以养鸡、鸭、鱼等。2.蚯蚓是中药,叫地龙。3.蚯蚓还是一种菜,营养很好。4.蚯蚓会处理垃圾。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环节,幼儿知道了蚯蚓更多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们要保护蚯蚓,保护大自然。)四、延伸活动: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2.把蚯蚓送回家。(在延伸活动中,幼儿理解到蚯蚓受伤分成两段后,它有个小本领,有脑袋的那局部会长出尾巴来,有尾巴的那局部也会长出脑袋来,它就能变成两条蚯蚓啦!)活动反思:1.选材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场。本活动的内容主体来于生活,结

11、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关爱人类的朋友蚯蚓。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发现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探究、研究。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研究、寻找、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能很好合作。老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气氛。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活动的乐趣,表达了幼儿的主体意识。3.材料丰富化本次活动的材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提供了假设干条蚯蚓和相关的探究辅助材料防止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有提供了自主选择、探究的时机。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3 一、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

12、当的语言进展描绘。2、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展记录。二、活动准备:老师:记录表,空旷的场地、选择有风的日子进展探究活动,区角延伸活动。活动前的平安教育。幼儿:绘画用具。三、活动重点: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展描绘。活动难点: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四、活动过程:1、情景提问,导入活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个实验吧。2、带幼儿到户外,实验是找风!你们想做这个实验吗?探究活动,猜测假设1、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知道有风?哪些事物可以证明风来了?请幼儿猜测假设2、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生: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1、实验验证,提升经历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

13、测,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是否成功。我们刚刚说了那么多种假设,怎么才能证明呢?不如我们出去找时机来验证吧?活动前先介绍记录表。在听到一栏,将因风发出声音的事物画出来有的幼儿站在原地不动,体验风带来的感受。有的环顾四周,寻找风的足迹。2、幼儿互相分享交流成功的经历。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吧。3、生:风吹过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不信你试试!我看到国旗飘的很厉害;还有旗子会有哗啦啦的声音延伸活动,补充记录我们把验证的结果画到记录表里吧。1、我们将记录表里记录的事物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你的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2、假如你如今发现别人有的你没有可以补在实验表里。3、老师在墙上设置了一个主题栏,我们可以将以

14、后的新发现不断地补充道里面去。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4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用题来于生活,它是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表达数量关系和说明要求解答的数量问题,在学习这类问题时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开场活动时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设计这节活动课时,先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森林环境,利用了多种小动物图片等幼儿喜欢的学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学习、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开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才能和逻辑思维的才能。活动目的:1、学习看图编口头应用题。2、初步理解应用题的根

15、本构造,学惯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3、学惯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开展口语表达才能和逻辑思维的才能。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5、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活动准备:1、蝴蝶、小鸟、小猴子等许多动物磁性学具。2、用许多大树、小草、小花等道具设置的森林背景。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朋友,今天天气晴朗,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愿不愿意出去玩?愿意。老师带着幼儿来到用道具设置的森林里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许多的小动物们看着这么好的天气,也愿意出来玩了;如今咱们就看看那些小动物出来玩好不好?好但是,在这里有一个要求,你们要会用三句话把事情讲清楚,然后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出示动物磁性学具,在磁力板上演示。1小朋友,你们看这一棵棵茂密的大树那么美,你知道它是谁的家吗?知道、小鸟的家你们看树上有几只小鸟?1只,又飞来了几只?1只一共是几只?2只1+1=22鼓励幼儿复述:谁能像老师一样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