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4475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及运用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三定义1.椭圆2 2x yP是椭圆上异于A、B的一在椭圆C:- 冷 1 aAbAO中,A、B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a b点,假设kpA、kpB存在,那么有:2kPA ? kPB =e证明:构造 PAB的PA边所对的中位线 MO , kpAkMO,由点差法结论:2kMo?kpB =e仁2a知此结论成立。2.双曲线2 小x 在双曲线C::2 a2yb?1中,A、B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椭圆上异于A、B的一点,假设kPA、kPB存在,那么有:kpA?kpB=e2 1 =屯a2 2证明:只需将椭圆中的 b全部换成 b就能将椭圆结论转换成双曲线的结论。与角度有

2、关的问题2X例题一:椭圆C:-2ab21 aAbAO的离心率e,A、B是椭圆的左右顶点,为椭圆与双曲线1的一个交点,令PAB二,APB二,那么COScos 2解答:令 PBx=,由椭圆第三定义可知:tan ?tan二e2 1=丄4COScos 2 coscos=cos coscos cossin sinsin sin1 tan ? tan _ 31 tan ?tan 5点评:其实所谓的双曲线方程只是一个障眼法,并不影响题目的解答。两顶点一动点的模型要很快的联想到第三定义,那么剩下的任务就是把题目中的角转化为两直线的倾斜角,把正余弦转化为正切。题目中的正余弦化正切是三角函数的常见考点变式1-1

3、:石室中学2021级高二下4月18日周末作业双曲线C: x2 y2 2015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 , P为双曲线右支一点,且PAB =4 APB,求PAB =.令 PAB=%,PBA=解答:0, ,那么 =5 ,由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知:22tan ?tan =tan ?tan5 =e 1=1那么:tan=1tan5=ta n12点评:与例题1采取同样的思路转化角,但对于正切转换的要求较高。两锐角正切乘积为1即表示sin a=COS B, COS a=sin 3 两角互余,那么可解出a的值。当然双曲线的题目较于椭圆和抛物线题目考试概率较小,但既然提到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不妨做一做。三、与均值定理

4、有关的问题2 2例题2 : A、B是椭圆X2 占 1 aAb0 长轴的两个端点,M、N是椭圆上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a b直线am、bn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0。假设k|k2的最小值为1,那么椭圆的离心率解答一第三定义+均值由题意可作图如下:连接MB,由椭圆的第三定义可知:2?kBM =e 仁,而 kBMkBNak1k2 = 2a灯说 2 ki ? k2 =1ab _1a = 2.3e=-2解答二特殊值法:这道题由于表达式ki|k2min11非常对称,那么可直接猜特殊点求解。ki = k2 =-时可取最b i.J3值,那么M、N分别为短轴的两端点。此时:ki = k? = = e=a

5、22点评:对于常规解法,合理利用M、N的对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这样可以利用椭圆的第三定义将两者斜率的关系联系起来,既构造了 “一正,又构造了 “二定,利用均值定理“三相等即可用a、b表示出最值i。当然将ki、k2前的系数改为不相等的两个数,就不能利用特殊值法猜答案了,但常规解法相同,即变式2-i。2变式2-i : A、B是椭圆务a2占 i abAO 长轴的两个端点,M、N是椭圆上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 b2直线AM、BN的斜率分别为ki、k2,且kik20。假设J2 ki2x/2 k2的最小值为i,那么椭圆的离心率为解答:连接MB,由椭圆的第三定义可知:2?kBM =eb21=2,而 kBMkB

6、Nab2k1k2 = 2aV2|ki2(2k24脈-j 4b? k2 = =1a.15e=4X2变式2-2 : a、b是椭圆ab21 aAb-O长轴的两个端点,假设椭圆上存在 Q,使 AQB那么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解答一正切+均值:令Q在x轴上方,那么直线 QA的倾斜角为。,2,直线QB的倾斜角为-AQB,tan AQB tantan tan1 tan tan由椭圆的第三定义:tanb2tan 二-y,那么atanb2 a2 tan?tan取等条件:tanb-,即卩Q为上顶点a而 tanx 在,2单增,那么Q为上顶点时AQB max,所以此时 AQB -,故e33tantan b2-tan

7、b2tana2 tan a2 tan1 tan tanb2=b21212aa带入可得:2b= 2ab 彳 b2 = a2 b2 1 a解答二极限法:当Q趋近于A、B两点时,AQB 此时Q点所在的椭圆弧趋近于以 AB为直径的圆的圆2弧, AQB相当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当Q在A、B间运动时 AQB Q在以AB为直径2的圆内部,AQBa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90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猜想当Q为短轴端点时AQB max AQB max由于:椭圆上存在 Q,使 AQB ,那么Q为短轴端点时32取临界情况,即Q为短轴端点时 AQB 3,此时a .3 eb66 ;当椭圆趋于饱满3时,椭圆趋近于圆,圆的直径所对的

8、圆周角永远为90。,不满足;当椭圆趋于线段e1丨时,AQB max,满足。故e当然这些只需要在头脑中一想而过,简洁而有逻辑。61,3点评:这道题可以增加对于圆周角的理解,在用极限法讨论:“当Q趋近于A、B两点时,AQB -时能会颠覆“ AQB的认知,当然这肯定是错的,结合常规解法可以看出此时是角最小的情况,而不是角最大的情况。要搞清楚,不然会被弄晕的。对于常规解法选择正切表示角的大小的原因有与第三定义发生联系tanx在,2单增便于利用tanx的大小比拟角度的大小。四、总结归纳1. 上述局部题目的常规解法较复杂,但做题时一定要能猜答案,而且要猜得有理由。2. 对于均值不等式,注意取等条件是“三相

9、等,即相等时取最值。这可以帮助猜想表达形式是高度对称的式子的最值,如:例题23. 极限法可以刻画出单调变化的某一变量的端点值,如:变式2-2中P在椭圆上滑动,角度的变化一定是光滑的无突变,连续,所以只需考虑边界值。4. 做几何的选填题时,有时利用圆周角定理可以很快的找到最大角,注意学会恰当运用,如:变式2-2。5. 常以正切值刻画角度大小。6. 在做综合性较大的题目时要联系各种知识,灵活转化,以最巧妙的方法致胜。7. .8. L五、方法链接针对上文提到的“圆周角找最大角与“椭圆中另一类均值进行拓展补充,各附例题。例题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给定两点M 1,2 和N 1,4,点P在X轴

10、上移动,当 MPN取 最大值时,点 P的横坐标为.解答一正切+均值:M 1,2N 1,4 , 1mn yx 3与x轴交于F03,0令P t,0,那么:kMP当t 3时,=024十,kNP, MPN =3时,Imp的倾斜角较大,tankMPkNP _ 2t 621kMP ? kNP t 7tan2t 6= 2x =22t 7 x 6x 16 xzv=12*7 6tanA0此时xmax43时,lNP的倾斜角较大,tankNPkMP1 kMP ? kNP2t 6A 0 ,那么tan6_2x2 6x2tt27 x=216=16x 6xtanA0此时x4, t 7, tanmax由于 0,,且tan 在

11、0,上单增,tan01max4此时t 1解答二圆周角定理:此题中的取极值时的 P点的几何意义为:N的圆与x轴切于P点。下面给出证明:过 M、1/1672x?x 6证明:以与x轴切于R2点的圆满足所求最大角为例:由于Imn : y x 3是过m、N两点的圆的一条弦,由垂径定理知圆心在I : y x 3上随着圆心横坐标从 0开始增大:当半径r较小时,圆与x轴无交点;当半径稍大一点时,圆与x轴相切,有一个交点;当半径更大一点时,圆与x轴有两交点R3、巳。此时:根据圆周角定理:mp3nMP4N y MQN= MP2N,可知:圆与x轴相切时,MPNmax。所以:过M、N的圆与x轴切于P3、P4点时,分别

12、有MPN max只需比拟 MRN与 MP2N,哪一个更大。令与x轴相切的圆的圆心为 x, y ,那么切点Px,0 ,半径为yx 1 2圆满足:o2x 122 y242 y2x2 6x 70 x 7or1 消去 y比拟可知:当x=1时,MPN max点评:常规方法依旧是利用正切度量角的大小,但注意用倾斜角表示所求角时要用大角减去小角,才能 得到正角;均值时要注意以分子一次为新元构建均值。用圆周角角的性质解答,只要转化为切点,解一个方程组,比拟两个角谁大就行了。不比拟也行,画图可知右边角大于左边角:弦长相等,半径越大,弦所对的圆周角越小。其实两种解法的难度是一样,只是一种要写得多,一种要想得多。变式3-1 :假设G ABC的重心,且AG BG,那么sinC的最大值为解答一余弦定理+均值:Xg令G 0,0,A a,0 ,B 0,b,那么由y3 Xa Xb Xci3 yAyycC a, b由点间的距离公式:ABJa2 b2,AC(4a2 b2,BCUa2 4b2由余弦定理:cosC皿旳2阿2=后:2 2 I X2 lAC| |BC|2b2a24b24 a2 b22 a2 b22、4a2 b2a2 4b2. 4a2 b2a2 4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