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4356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铣床工比赛理论试题汇总理论(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铣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培 训 资 料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系邱道权 编数控铣工应知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 在使用对刀点确定加工原点时,就需要进行对刀_,即使起刀点与对刀点重合。2.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是一种V形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工件外圆柱的_轴线_,定位基面是外圆柱面。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块、定位套、_半圆_套等。3. 用定位套的圆柱面与端面组合定位,限制工件的_平_移_旋_转共_5个_自由度。4. 定位误差是指由_工件定位_引起的同一批工件_ 工序_基准在加工 工序尺寸上_切削方向上的_最大_变动量。5. 在数控加工中,加工凸台、凹槽时选用_立式端铣_刀。6. 基准可分为_设计_和

2、工艺基准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_定位基准_、_测量基准_和装配基准。二、判断题( A )1、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和伺服执行两个部分组成。 A 对; B 错( A )2、切断刀的特点是主切削刃较窄。 A 对; B 错( B )3、工件以其已加工平面,在夹具的四个支承块上定位,属于四点定位。 A 对; B 错( A )4、负前角仅适用于硬质合金车刀切削强度很高的钢材。 A 对; B 错( A )5、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和冷却条件等。 A 对; B 错( A )6、粗加工、断续切削和承受冲击载荷时,为了保证切削刃的强度,应取较小的后角,甚至负前角在。 A 对

3、; B 错( B )7、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具有机械式阻尼器。 A 对; B 错( B )8、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缓慢地冷却下来。 A 对; B 错( A )9、所谓前刀面磨损就是形成月牙洼的磨损,一般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引起的。 A 对; B 错( A )10、参考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与加工程序无关。 A 对; B 错( B )11、检测装置是数控机床必不可少的装置。 A 对; B 错( A )12、对于任何曲线,既可以按实际轮廓编程,应用刀具补偿加工出所需要的廓形,也可以按刀具中心轨道编程加工出所需要的廓形。 A

4、 对; B 错( A )13、数控加工中,程序调试的目的:一是检查所编程序是否正确,再就是把编程零点,加工零点和机床零点相统一。 A 对; B 错( B )14、恒线速控制的原理是当工件的直径越大,进给速度越慢。 A 对; B 错( B )15、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切削层崩裂的不规则粒状切屑,称崩碎切屑。 A 对; B 错( B )16、S500表示每小时500转。 A 对; B 错( A )17、用G00X300M99程序段可以结束子程序。 A 对; B 错( A )18、数控车床使用较长时间后,应定期检查机械间隙。 A 对; B 错( B )19、加工螺纹时为提高效率,在刀具安全条件下

5、,转速越快越好。 A 对; B 错( B )20、使用三爪或四爪卡盘装夹工件,可限制工件的三个方向的移动。 A 对; B 错三、选择题21、在中断型系统软件结构中,各种功能程序被安排成优先级别不同的中断服务程序,下列程序中被安排成最高级别的应是_ _。 A、CRT显示; B、伺服系统位置控制; C、插补运算及转段处理; D、译码、刀具中心轨迹计算。22、对于一个设计合理,制造良好的带位置闭环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可达到的精度由_决定。 A、机床机械结构的精度; B、检测元件的精度; C、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D、驱动装置的精度。23、交、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普通交、直流电动机的_ _ A、工作原理及结

6、构完全相同; B、工作原理相同,但结构不同; C、工作原理不同,但结构相同; D、工作原理及结构完全不同。24、三相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是1.5,若步进电动机通电频率为2000Hz,则步进电动机的转速为_ _rmin。 A、3000; B、500; C、 1500; D、 1000。25、高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没采取适当的断屑措施,则易形成_ _ _切屑。A、挤裂; B、崩碎; C、带状; D、短。26、需要刷新的存储器是_。 A、EPROM; B、EEPROM; C、静态RAM; D、动态RAM。27、将二进制数码1011转速换为循环码是 _。 A、1010; B、 1110; C、 10

7、00; D、 1101。28、数控机床在轮廓拐角处产生“欠程”现象,应采用_ _方法控制。 A、提高进给速度; B、修改坐标点; C、减速或暂停; D、提高切削速度。29、以直线拟合廓形曲线时,容许的拟合误差等于 _。 A、零件尺寸公差; B、零件尺寸公差的1213;C、零件尺寸公差的1/51/10; D、零件尺寸公差的1/20。30、数控铣床系统中,系统的初态和模态是指_。A、系统加工复位后的状态;B、系统I/O接口的状态;C、加工程序的编程状态; D、编程原点时的状态。31、_ _夹紧装置结构简单,夹紧可靠。A、螺旋; B、螺旋压板; C、螺纹; D、斜楔。32、花盘,角铁的定位基准面的形

8、位公差,要_ _工件形位公差的1/2。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等于。33、STD总线属于_ _. A、内总线; B、外总线; C、片总线; D、控制总线。34、相对编程是指_。A、相对于加工起点位置进行编程;B、相对于下一点的位置编程;C、相对于当前位置进行编程;D、以方向正负进行编程。35、两个具有相同栅路的透射光栅叠在一起,刻线夹角越大莫尔条纹间距_。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定。36、机床IO控制回路中的接口软件是_。A、插补程序;B、系统管理程序;C、系统的编译程序;D、伺服控制程序。37、梯形螺纹测量一般是用三针测量法测量螺纹的_。A、大径; B、

9、中径; C、底径; D、小径。38、刀具容易产生积瘤的切削速度大致是在_范围内。A、低速;B、中速;C、高速; D、所有速度范围。39、CNC系统常用软件插补方法中,有一种是数据采样法,计算机执行插补程序输出的是数据而不是脉冲,这种方法适用于_。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C、点位控制系统; D、连续控制系统。40、用_方法制成齿轮较为理想。A、由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加工成齿轮;C、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D、由铸造制成齿轮毛坯再加工成齿轮。41、将二进制数码1011转速换为循环码是_。A、1010; B、 1110; C、 1000; D、 1

10、101。42、工件源程序是_。 A、用数控语言编写的程序; B、由后置信息处理产生的加工程序; C、计算机的编译程序; D、用计算机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43、接口芯片的作用是扩展_。A、程停存储器; B、数据存储器; C、输入输出端口;D、位置线数日。44、编排数控机床加工工序时,为了提高精度,可采用_。A、精密专用夹具; B、一次装夹多工序集中;C、流水线作业法; D、工序分散加工法。45、退火,正火一般安排在_之后。A、毛坯制造; B、粗加工; C、半精加工; D、精加工。46、目前在机械工业中最高水平的生产型式为_。A、CNC; B、CIMS; C、FMS; D、CAM。47、逐点比较圆

11、弧插补时,若偏差逐数等于零,说明刀具在_。A、圆内; B、圆上; C、圆外; D、圆心。48、圆弧加工指令G02G03中I、K值用于指令_。A、圆弧终点坐标;B、圆弧起点坐标;C、圆心的位置;D、起点相对于圆心位置。49、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可允许进行_。A、欠定位; B、过定位; C、不完全定位; D、重复定位。50、数控机床程序中,F100表示_。A、切削速度; B、进给速度; C、主轴转速; D、步进电机转速。51、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是以_为直接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A、机械运动速度; B、机械位移; C、切削力; D、切削速度。52、数控机床适于生产_。A、大型零件; B、大批量零件;

12、 C、小批复杂零件; D、高精度零件。53、修改间隙补偿值是_。 A、改变刀偏值; B、改变工件尺寸值; C、补偿正反向误差值; D、长度补偿。54、脉冲分配器是_。A、产生脉冲信号的功能元件; B、进行插补运算的功能元件;C、控制脉冲按规定通电方式分配脉冲的功能元件; D、功放电路。55、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目的主要_。A、减少摩擦力矩; B、提高反向传动精度;C、提高使用寿命; D、增大驱动力矩。56、已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后,硬化层的硬度比工件硬度_。A、低; B、高; C、一样; D、以上都不是。57、钻320小直径深孔时,应选用_比较适合。A、外排屑枪孔钻; B、高压内排屑深孔钻;C、喷吸式内排屑深孔钻; D、麻花钻。58、数字积分插补法的插补误差_。A、总是小于1个脉冲当量; B、总是等于1个脉冲当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