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43032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教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志蹲教育ISr * w4w.zhneLhttp:/ 或 http:/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设计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单元共3课,其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发展的两条主线。前面两课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同我国的国家性质相联系的,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决定的。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民族区域自治制

2、度是中共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我国的民主建设也经历过挫折。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遭受挫折时期。这十年间民主与法制建设被迫中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健康、正常、规范化发展道路。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 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民主

3、政治建设趋向制度化、法律化,为我国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注意理清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线索和特征,抓住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认识当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第三课主要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指导,促进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 重大进展。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解决台湾 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这部分内容中,要准确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目的、实施以及取得的成就,从

4、而对这一构想有一个 正确的评价。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各时期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特 征,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进程是中国逐步现代化的反映,通过对我国民主建设曲折发展过程的了解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培养学生追求民主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3. 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5、体现, 讲述本单元的时候要注意结合经济发展历程中新中国 的经济发展情况,深刻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学习本单元,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即比较新中国的民主和西方国家的民主的不同,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理解这些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6、思路设计本课重点是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本课难点是我国实行这些政治制度的背景。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但与现实结合也比较密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从现实出发, 尤其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协的内容,可以结合现今的两会内容讲解,通过两会中的个案来解释本课中的一些名词。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识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理解政协的作用和职能。(2) 识记一届人大的召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识记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 法。(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

7、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教学设计导入设计 导入“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 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 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是建国初期中国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教师提问:当今世界政权组织形式有哪几种?那么新中国将采取何种

8、政权组织形式? 导入播放开国大典中的片段: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伴着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一五星红旗 冉冉升起,新中国诞生了。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 一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推进新课多媒体显示: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相互之间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政治基础是坚持中 共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基本要求是充分

9、发挥和加强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和监督作用。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题情境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指出这是我国的何种政治制度?学生回答后导入第一目。多媒体显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师生互动学生高声朗读。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引导学生结合语文知识,从诗的内容判断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能概括出: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 教师归纳:这首诗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人民解放战争已在

10、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1. 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 背景: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筹建新中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多媒体显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音像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及史实。(2)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94页,指出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代表。教师可以将与会代表从 5个方面归类: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和特别邀请人士,以方便学生记忆。教师提问:从参加

11、会议人员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3) 内容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4-95页,指出会议的内容。过程评价:本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会按教材内容整段落地读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多媒体显示: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了国家主席和副主席。通过了关于新中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师生互动师:从会议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的什么特点?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此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多媒体显示: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

12、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对于政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政协“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对军事制度: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对文化教育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对民族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出共同纲领的内容及性质。合作学习: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任务;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 针和政策,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

13、国家的架构;同时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完全可以代 表人民,所以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多媒体显示:“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9月5日和6日,全国政协先后召开了以“推进西部大开发” 和“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主要议题的两个专题协商会,会议气氛热烈,生动活泼, 开得很有成效。山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方熔上次会议上一件提案引起2 0 0 0多辆 “晋0”牌照轿车改挂普通民用号牌,取消一切特权的事,成了省内各界人士广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中,全国政协各专委会共报送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出政协的主要职能。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9

14、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不再代行全 国人大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教师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 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95页中的“资料回放”,思

15、考我国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 协商制度。合作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共有过密切的合作,如联合抗日,共同反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组织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在过渡时期,各民主党派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支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为这种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过程评价: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色。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情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 背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显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