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4251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打到_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时间与隐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一、目的规范医疗(不良)时间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允许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记性又针对性的持续改进。二、原则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监测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征。1、行业性。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2、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3、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医技报告中设计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科通过网络、新建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处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4、非处罚性。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_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一句,也_对设涉及人员和部门的处罚一句,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惩。5、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相关部门和公式,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可是开放_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_,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

3、告人的个人信息。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1、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试过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2、是独立的、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3、它是手机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4、是对医师定期考核办法的奖惩补充。四、处理程序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科采取多种形式,如填写书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或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一般不良事件要求_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只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

4、理等各个缓解缓解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可是报告的不良事件,相关职能部门_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五、奖励机制1、以下所有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建议,并以院长书脊回忆决议为准。2、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根据报告的先后顺序、事件是否能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给予相应的奖励。3、每个季度以科室为单位评定并颁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贡献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的定义及范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科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时间或缺陷。包括:

5、(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2.1(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

6、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四)(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3、接收报告单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统一上报至医疗安全管理科,核后及时转发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有争议的会同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确定,根据我院实际,规定如下。(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疗安全管理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护理部,相关部门协助;(二)(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感染管理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四)药品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药剂科,相关部门协助;(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设备科,相关部门协助;(六)设施安全(不良

7、)事件转发后勤科,相关部门协助;(七)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转发监督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八)安全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保卫科,相关部门协助;(九)其他安全(不良)事件根据情形转发相关部门处理。四、上报流程(一)上报形式1.书面报告i/ii级事件_小时内,iii、iv级事件5各工作日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按照要求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医疗安全管理科。2.网络直报也可利用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3.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安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使用,并随后履行书面补报。夜间及节假日应统一上报医院总值班人员。(二)发生或者发现医疗

8、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报告,同时采取适宜的形式上报医疗质量管理科。(三)医疗质量管理科初步审核后根据不良事件主要责任情况转发给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处理。各职能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登记备案,及时调查核实,做出处理,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落实,消除隐患。必要时上报分管院领导。(四)联席会议制度。如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涉及_个或_个以上部门,由医疗质量管理科将不良事件转交相应的职能部门,并协调相应职能部门共同解决,必要时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自愿性、保密性、非惩罚性(一)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

9、(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二)保密性。报告人可通过各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三)非处罚性。报告内容_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_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六、监管6.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接收报告部门、临床医技科室及病区参与的三级管理体系。6.2各临床科室、病区应积极主动上报,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至少_例。目标位每百张床年报告率_例,各临床医技科室、病区应依据此比例鼓励员工上报,降低漏报率,没有病床的科室年报告率应达到_例。各临床科室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预警记录本),做好本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预警)的登记,按月、季度、年对本科室范围掌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自查或汇总分析,最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预警)自查记录(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预警)第_季度会议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预警)年工作总结的填写,认真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总结,提出科室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措施。6.3职能部门应对科室上报安全(不良)事件及时给予调查及核实,给出改进意见,每季度进行汇总,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