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3985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阅读课评课用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英语阅读课评课常用语亮点:1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具体表现在:1).通过提问的方式,用图片视频导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图式,为阅读教学进一步的铺垫。2).能设计多种题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学生的实际。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知信息构想和创设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4).情感教学的渗透,及时的小结和反馈是另一个亮点。2本节课符合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及阅读课型。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及开展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激起学习兴趣,采取了分层教学,由浅

2、入深,结构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并照顾差异,重难点突出,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良好,目标达成。这节阅读课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根据学情来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总体来说有:1).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阅读课型特征明显,并进行分层阅读,整节课的教学策略都是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3).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有一些微技能的渗透,且不停提示学生解题技巧。4).注重学生的反馈(学生举手;利用不同颜色的字母卡)。3这一堂课是一堂实在,系统

3、扎实,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视频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2.本堂课上,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4.老师成功地给我们上了一节优秀的示范课.她的成功之处有下面几点:1).整节课的教学流

4、程非常的流畅,教学环节很紧凑.2).在warming-up这个环节,老师首先是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关系,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新授的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且能够强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3).整节课设计了多种的练习题型,而且各种题型的难度不一样,遵循又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4).在最后的discussion环节,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课本延伸到生活,非常好!5.教学设计的评价本课大教学设计构思精巧,体现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大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的评价1.新课的引入好。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

5、卡通人物及让学生观看“Tom and Jerry”的视频片段引入新课文,衔接自然。2.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教师注重阅读技能的指导,通过分段阅读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教师注重细节,能及时纠正学生的朗诵发音错误。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渗透了德育教育,通过小组讨论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6.本节符合阅读课型教学模式。整堂课以任务型教学方式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优点如下:1)从本课的整个环节来看,知识梯度由低到高,活动安排一环扣一环,环节紧凑步步深入,使人感觉思路清楚,便于学

6、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切,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和个性魅力,有感染力。2)、新课导入新颖,紧扣新授内容,具有铺垫作用。老师采用的导入是一段动画视频,一来令整节课气氛轻松,二则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打下铺垫。3)、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7.本节阅读课设计合理,课型特征很明显。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由于教师能以图片和视频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通过看完视频回答问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归纳和组织能力。阅读过程中,注意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并及时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阅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读后,通常老师都会马上进入一个讨论话题,但老师敢于

7、创新,穿插了一个听力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觉得,这个环节值得我学习。同时,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老师课前能很好地备学生,在设计阅读练习题目时,能有梯度和由浅入深。8.本节阅读课教学目标突出,符合学生实际,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较高,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紧凑,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我觉得本节课的亮点如下:1)、导入部分引用一个“猫和老鼠”的卡通片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教学;2)、阅读题型设计层层深入,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加入阅读微技能渗透,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3)、能注重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在读后设计

8、了讨论环节,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9.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它符合阅读课课型特征,教学目标完整,教学环节清晰且过度自然,通过完成一定量的联系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练习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良好。其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1).课堂通过一段视频引入很好,很快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3).最后一个讨论环节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10.老师的课符合阅读课型,教学目标明确,各环节安排合理,容量恰当,以卡通人物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能注意学生的反馈,实行分层教学;教学知识能由浅

9、入深并能突出重难点,教师教态自然,课堂气氛活跃,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11.本节课为阅读课,课型设计符合阅读课的要求,也符合本校本班的学生特点。同时,它也符合新课程新标准的教学新理念。一节课下来,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练习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启发引导得当,学生学有所获,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公开课。具体表现在:1).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结合,说写兼顾,容量较大,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知识传授方面,逐层深入,符合教学规律。3).提问面广,学生参与面大,师生配合。4).最为亮点的是,教师能通过课文内容发掘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做到德育与教学同步。12.从本节课体

10、现出老师:1).课前认真准备,认真研读教材,能根据学生实际,重整教材,设计有关练习的内容与形式。2).整节课架构完整。3).有效组织课堂每个环节。4).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欲。5).说话环节的话题与形式较好。6).作业的布置能体现出课堂的延伸。13.老师上的这节课阅读课型明显,教学设计和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内容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计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流畅。阅读前以卡通片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为阅读内容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阅读解答时,能够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的支持句子,学生从而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读后的讨论拓展部分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提升,是本节课的亮点。在课堂中,学生反馈积极,掌

11、握了一定的阅读技能、技巧,效果良好。14.老师这本节阅读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当。优点:1).上课时能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这一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2).课型特征明显,符合阅读课上课模式。3).设计的问题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学生做完所有练习后能很好地了解篇课文的内容。4).通过导入图片和视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很感兴趣。5).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情感教学。15.老师的课有4个亮点:1).很符合阅读课的课型,整个课堂结构很完整。2).各环节衔接自然,练习的设计有梯度,适合各层次的学生。3).渗透阅读的微技能。4).精心设计,插入卡通图片和影片。16.首先

12、感谢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勇于承担本科组本学期的第一堂公开课,并且她在备课、制作课件过程中认真、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去学习。17.老师的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1).以图片、视频引入新课,既起到“导”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设计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2).反馈形式多样(提问、举手、巡视、举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善于追问,深化知识。4).讲练结合,能及时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18.综合各老师评课意见,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1).以直观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生

13、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阅读课型特征明显,注重阅读任务设计层层深入,符合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微技能的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并及时做出教学调整,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3).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在读后设计了讨论环节,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能结合本课主题进行课外延伸,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建议:1.练习时,题目设计的层次感不够强,题目设计的难度应有浅到深,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要加强对易错题的纠正分析,及时点拨。3.导入部分可以先呈现问题,然后看视频,效果会更好。4.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和反馈,可否尽可能面广一些。5.

14、阅读教学中,听力的环节是否有效,值得探讨!6.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7.注意课堂指令的正确性。1).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fill the blanks while listening时,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导致学生操练时有难度。2).教师的指示不是很清晰。其实这也是我们较多老师的一个毛病。我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put(输入)。8.视频引入时,教师应先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充分发挥视频的作用。9.最后一次阅读只播放一次录音,难度较大。10.最后小组讨论的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

15、y?,提问不贴切.课文只是介绍“Tom and Jerry”的背景知识,并没有提到Jerry通过计谋逃脱Tom的追捕。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完全出于本身已对该剧的了解,与本课内容无关。11.阅读过程中,加入听的环节,是否有必要?如果要,应如何处理?12.每一环节的转接,老师给出的指令应清晰明确,让学生明确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13.如果时间允许,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即堂形成文字,然后老师马上点评,可能效果更好。14.引入部分的卡通角色图片可以放在讨论部分作为一个提示,课前直接由视频引入话题会更加明了;15.在post-reading部分,让学生先听后做或先做后听或跟读会比较好,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16.课前的引入环节中的图片可以放到讨论之前会更好。17.某些题目的设计须谨慎,如在阅读的第一环节中的第二小题。18.给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一定的鼓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好。19.导入部分设计上可以多纬度一点,不要明知故问,力求高效。20.最后讨论部分和总结部分,可以给学生更明确的指示,在学生难以拓展话题时,给学生一些模式或参考答案21.热身环节里的观看卡通人物环节可以放在说的环节,那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并利于学生展开话题。22.PPT的字体较小,最好用36号字,以照顾全体学生。23.在核对写的练习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