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3482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省高考历史复习题: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第5练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图所示杂志,由日本东京博文馆18941895年出版。该杂志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天”B向西方学习进入政治制度阶段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全部破产2孙中山说:“自经此役,中国民主政治,已为国人所公认,此后复辟帝制诸幻想,皆为得罪于国人而不能存在”“此役”之后()A中国开启近代化第一步B结束中国千年封建制度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帝制复辟绝迹中国历史3亚里士多德在政

2、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A孔子改制考 B革命军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论人民民主专政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民主、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据此,他在分析近代铁路营运效应时

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促进了近代新型城镇的兴起B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C增强了地区性市场的影响力D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不断增加6“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总额约2亿至3亿美元,而到1902年,激增至15亿美元,增加了约4至6倍。到1914年,又增至22.5亿美元,比1902年增长49.4%。到1930年增为34.8亿美元,比1914年增加54.6%。”该情形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是()A帝国主义国家扩大了资本输出B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改变了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D刺激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年代进口出口1885年88 200 01865 005 711

4、1895年171 696 715143 293 2111905年447 100 082227 888 1971911年471 503 943377 338 166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D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8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B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C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

5、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9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A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亡B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C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D创办者多为留学归来者10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生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天演论11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道:“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

6、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mozi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12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通俗地讲,是指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经济生活问题,其宗旨就是富国和养民”。为解决这一目的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国家独立、民族自治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C三权分立、以党治国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二、非选择题(第13题13分,第14题13分,共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7、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材料二而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

8、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彻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6分)背景主张评价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

9、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公元1年960年1300年1700年中国450450600600欧洲550422576924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据材料,指出明清两朝“长期停滞”的表现,试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2)归纳五百年里中国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展的不同特点。(3分)(3)从政策和技术的层面分析1300年到1800年欧洲人均GDP猛增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世界的影响。(4分)(4)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民皆醒矣”?说明理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