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调试详细步骤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3435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浮调试详细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浮调试详细步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浮调试详细步骤1)将清水注入气浮池,以检查池各部分有无渗漏情况。2)对溶气水泵灌水排气,待启动后,逐渐打开出口水管阀门,直至全部开足。3)待溶气罐内水位上升,压力达到水泵所能提供的最大值时,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 以高压水冲洗溶气管,如此反复几次。接着启动空压机,待溶气罐内气压达 490kPa 时,同 样,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急速的气流再次冲洗溶气管道,并重复几次。最后,仍以 高压水冲洗几次。这样多次操作,直至溶气管道冲静,然后关闭溶气水泵和空压机。4)打开接触室及反应室的放空阀门,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5)逐个安装上释放器,并用手旋紧。 (不必用扳手拧紧)6)重新开启溶气水泵

2、和空压机,待空压机的压力超过水泵的压力时,稍稍打开闸阀,使气 水同时进入溶气罐溶气, 注意不能将气阀开的过大, 以免空压机压力急剧下降而产生水倒灌 的现象。7)当观察到溶气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时,应全部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并在接触 室观察溶气水的释气情况及效果。8)用闸阀调控空压机的供气量,直至溶气罐的水位基本稳定在0.6-1.0 米范围内(既不淹没填料, 也不能过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启溶气罐放气阀予以调整。 将出水阀完全打开, 防止出水阀门处截留,气泡提前释出。9)待溶气与释气系统完全正常后,开启进水阀门,同时投入稍过量的混凝剂。10)控制进水阀门,以限制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之内

3、。11)控制气浮池出水阀门,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集渣槽口,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 等设备测量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阀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流量为止。12)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不合格的出水, 应通过超越管道直接排入下水系统,或回至集水池。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如处理水质过好,可逐渐减少药剂投 加量,直到正常。溶气罐参数的控制本工程中溶气系统采用射流吸气原理, 加气开关调到自动位置, 水泵的工 作压力 0.30.5 MPa 左右,溶气压力控制在 0.500.55 MPa 左右。一般情况下, 压力越高,水量越大,微气泡密度越高;反之则越少。空气由空压机提供,由于 溶气水不断

4、将罐内空气带走,罐内空气逐渐减少,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 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系统将空压机开启;相反则停止。本工程中将水位控制在罐内容积的1/32/3处。通过运行可以看出,溶气水通过出水阀进入释放器,池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水变为乳白色。七、 日常巡查及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2)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3)经常观察气浮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如果 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经常有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检查并对

5、混凝系统进行调整或采取适当 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剂等) ;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池,合格出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4)经常检查溶气罐的水位指示管,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一般在 60-100 厘米内)。以保证溶气效果。避免因溶气罐水 位脱空,导致大量空气窜入气浮池而破坏净水效果和浮渣层。对已装有溶气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则需注意设备的维 护保养。5)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包括处理水量、投药量、溶气水量、溶气罐压力、水温、耗电量、进出水水质、排渣周期、泥 渣含水率等。6)在冬季水温过低时期,由于絮凝效果差,除通常需要增加投药量外,有时需要相应增加溶气水量或溶气压力,让更 多的微气泡黏附絮粒,以弥补因水流黏度的增加而影响带气絮粒的上浮性能,从而保证出水水质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