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3281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刘静《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开 题 报 告课题名称: 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 : 2016年2月 计划完成时间 : 2017年9月 课题负责人: 刘 静 所在单位: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 联 系 电 话 : 18685800169 E-Mail: 贵州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静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贵州省小学语文杨婷名师工作室成员刘静申报的课题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经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评审,已经批准为贵州省教育科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专项)课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

2、究工作,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研究组作开题报告,请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实施计划方案指正。报告将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语文教学研究就出现了“识字拖住阅读的后腿”的问题,提出尽早“识字过关”,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半个世纪以来,学生识字认读仍然被小学语文界关注。先辈、同仁们为了寻求汉字教学科学化路径,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及教育部仍很关注,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期间也产生了多种比较有影响的识字教学流派。但至今如此,识字教学实现自主阅读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

3、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还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教学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依托贵州省小学语文杨婷名师工作室,围绕“儿童学习兴趣促进方法研究”这一主题,着力于“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结合本地区学生的识字阅读状况,本课题组积极申报“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小学识字的多种途径及趣味识字上,意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提升学生阅

4、读的素养,通过实践总结,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课题研究学校的教学实践之中,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目前,我们确定“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力求在识字教学中有所突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实践能力。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将从教学模式、多元化活动结构、综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小学快乐识字的有效途径,采纳科学方法,以识字教学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收获为目标,转变枯燥的识字方式,通过兴趣的培养,把“会识字”变“乐于识字”。使老师轻松教识字、孩子快乐学识字,达成“快乐识字”的主题研究目标,学生具备自主识字的意识,拥有自

5、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使课题组成为师生的益友。二、理论基础与依据(一)青少年认知发展理论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学生到7岁左右时,其大脑重量已接近成人大脑的重量,各种神经功能基本完善,具备广泛认读的生理基础。 (二)教育学理论1、相似论原理。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的是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提出基于脑的学习的相似论原理,即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从事物的相似性入手来把握的,规律存在于相似性之中。 2、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生活教育,他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源于学生生活开发识字的思想路径和理论支撑。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建构主义后

6、现代教育理论。本课题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寻找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三、核心概念界定(一)小学指小学一至六年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字会写。第二阶段(3、4年级):认识累计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字会写。第三阶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累计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字会写。(二)快乐识字指创设生动的情

7、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不局限于学校的语文课堂识字,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从诱发学生主体识字兴趣入手,力求达到学生主体喜欢汉字,喜欢识字,自主识字,自能识字,快乐识字的同时达到自我建构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并最终提高阅读的能力。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家教育督学周德藩的构建学习化生态环境理念:构建学习化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早期认读,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强调学生阅读和认读汉字的过程和能力是学生自身与生态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利用、优化和创设阅读和汉字的生态环境,就能够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阅读和认读一

8、批汉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还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发明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王银忠的会意识字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是快乐识字的关键。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载体,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只有学生对识字发生了兴趣,他们才会自觉地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

9、用,自得其乐。总之,上述报告及专著为“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课题指明了研究方向,提供了厚实的发展基础。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克服以往课题研究中只以静态的理论呈现,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力求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地课堂实践模式。突破教师“教汉字”的传统方式,让学生“会学”向“乐学”提升。探究以灵活多样的教学让不同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识字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快乐识字的方法,具备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使本课题实验校的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并研究出适用于不同地域不同基础的学生可参考的一套快乐识字方法。六、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

10、目标:本课题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开展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以优化识字、快乐学习方法为手段,在充分遵循汉字自身特点和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从被动抵达主动,从他能抵达自能,从汉字的工具性抵达文化性、审美性和益智性;在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注重技能培养,注重技法渗透,进一步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构建科学的高速高效语文识字体系,培养识字的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从而达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能认读常用汉字量,具备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研究内容:依据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设定为:(一)学生识字现状分析报告。了解

11、学生的识字基础和各实验校识字教学现状,针对学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学生识字有效性的调查和研究,查找问题,分析成因。(二)学生快乐识记规律研究。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科学识记规律,探索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有效途径。(三)学生快乐识字方法研究。寻求有效的识字方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识字基础,提高教学实效。探索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及学生识字的具体方法。 (四)学生快乐识字途径研究。在了解学生原有识字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学生的各种识字途径。 (五)快乐识字活动一般模式研究。在实践中形成容易操作的识字活动模式,让学生轻松识字。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科学识字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

12、生掌握快乐识字的方法,具备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突破点:分低、中、高三个不同年段,探索适合不同年段的识字方法。七、研究对象及范围参与课题研究教师所在学校和研究周期内任教班级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龄阶段)八、研究思路及相关措施(一)遵循原则1、顺应环境,全面发展。整个识字的过程,顺应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积极地诱导,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成长。切忌从教师主观的意愿出发,把识字的任务强加于学生。2、尊重学生,促进提升学生识字,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切忌硬性规定统一的指标、同一的进度、单一的方式。要允许遗忘,允许出错。3、多种途径,减负提质鼓励多种途径多识字,对于课外

13、所识的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书写,更不要求默写,降低难度,减轻负担。4、启发联想,激活思维根据汉字的特点,充分发挥汉字的 特点、优势,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启发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情趣,激活大脑思维。切忌切忌简单化的“注入”和机械的识记。5、动手动脑,合作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主动识字,提倡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发挥识字过程的综合功能。班级集体中提倡合作交流,互动激励;促进个体、集体和谐发展。(二)理论依据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识字要求,明晰地体现出向独立识字发展的方向。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14、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美国著名的确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是片面的,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成他们当中相当的人虽然学习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生活教育,提供了一个源于学生生活开发识字的思想路径和理论支撑。张光鉴提出基于脑的学习的相似论原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让学生发现,联想,归类,建构属于自己的汉字学习新体系。快乐识字将以上内容视为指导,旨在让学生在多元化中快乐识字。以“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为核心,在问卷调查、专家指导等方式方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优化

15、识字方法为手段,针对不同年段学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和研究,查找问题,分析成因,探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构建科学的高速高效语文识字体系,培养识字的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运用于实际。 研究思路流程图示横向分解纵向分解课题组召开会议,明确分工及责任。 探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的有效途径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指导、与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方法收集整理研究资。小学快乐识字的实践研究 寻求有效的识字方法、科学识字规律课题组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原因分。研究培养学生通过快乐识字从而达到快乐阅读。针对原因,依据新课标,结合识字教学现代理念及科学方法,逐个制定有效措施。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先期实践,并注意收集实践效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三)明确分工1、研究方案的制定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