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31478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摘要: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 要的位置。然而,现阶段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毋庸置疑,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方面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产量,另一方 面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怎样合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 题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现状;治理方法1、何为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 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

2、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 铁、钻、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等。尽管锰、铜、 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 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汞,镉,铅, 砷,铭称为五毒元素,含有汞、镉、铭、铅及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 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大。2重金属污染的特点2.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重金属产生毒性的浓度范围较低;一般情况下,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 只能发生形态的转化;毒性与存在的形态和价态有关;重金属污染多为复合污染, 来源较为复杂,常以无机和有机混合物的形式进入环境

3、,同时含有多种金属,共 同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重金属通过食 物链进行生物放大,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2.2重金属污染在土壤中的特点在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自身 的特点,二是区别与水体和大气等介质中的特点。重金属在土壤中形态变换较为 复杂,多为过渡元素,有着较多的价态变化,且随环境Eh,pH配位体2的不同 呈现不同的价态、化合态和结合态,毒性与价态和化合物的种类有关,有机态比 无机态的毒性大;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不易被察觉,不会降解和消除,迁移转化形 式多样化,分布呈区域性;在生物体内积累和富集,在人体内呈慢性毒性过程

4、。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约有近20%的土地已经受到了严重的重 金属污染,其总计面积约为0.11亿km2,其将引起的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如此, 我国农业粮食产量正在以每年一千万吨产量的速度持续锐减,遭受重金属污染的 粮食产量达到了上千万吨,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达到200亿余元。土壤重金属污染 详细的表现如下:3.1 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区域性分布根据可靠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呈现区域性分布的现象。 其中,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区域不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 中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污染相对较弱。究其原因在于,中部 地区的煤炭矿区与

5、金属矿区较多,其开采过程中导致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3.2以无机元素作为主要污染物现阶段,就我国土壤污染现状来说,存在土壤点位超标的情况,主要以无机 元素作为主要污染源,其中主要包括铅、铭、锌、砷、汞、镉、镍、铜等无机元 素。其中,以镉元素超标点位最多。按照地区分布情况来说,污染物在地区间的 分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华南地区受到砷、汞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东 北地区如吉林、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受到铭、砷、汞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西 部地区如云南等地受到砷、汞、镉等金属污染物较为严重。3.3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相对复杂一旦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以后,是难以轻易降解的,而耕地如果遭受重金属 污染,基

6、本无法恢复。与此同时,由于土壤之中富含胶体,使重金属不断富集, 长此以往,重金属污染会越发严重。随着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等,耕地PH值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会因化学反应使其价态与形态都受到不同 的影响。除此之外,因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无法通过感官进行轻易识别的,因此重 金属污染往往是长时间以后才被发现,这使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加大。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策略4.1采用工程法治理金属污染所谓工程治理法,主要是指替换土壤、客土、深耕翻土等方法。在实际的土 壤治理过程中,可以按照土壤的污染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对于轻度 土壤污染来说,可以运用深耕翻土法;对于重度土壤污染来说

7、,可以运用客土或 者换土法。工程治理法是一种原始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法,具备治理效果高、 治理彻底等优势;缺点在于:破坏土质结构、治理成本高、治理工程量大、换土 无法处理等,使得土壤水肥严重失衡。4.2 采用物理化学法治理金属污染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采用的物理化学治理法有:热解修复、土壤淋洗、电 动修复以及化学改良等。其中,电动修复技术是一种创新性的原位复原技术,主 要是运用低功率电流在土壤中引导金属离子不断向电极运输,进而消除土壤重金 属污染物。这一技术的优势有:治理成本低、技术原理简易;缺点在于:治理过 程繁琐、土壤性质复杂,技术不成熟。而热解修复技术,主要是加热土壤,使土 壤达到温度沸

8、点后充分发挥气体,然后经过冷却处理隔离出土壤污染物。这种方 法治理质量与处理效率较高,但是工艺繁琐,需要较高的处理成本。4.3 运用生物治理技术治理金属污染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说,生物治理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植物、微生物等生物 来降低土壤中的金属含量或者金属毒性等,主要分为植物治理与微生物治理等两 种方法。其中,植物治理技术是针对积累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培育可以吸 附重金属的植物来治理污染,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这种方法总体来看, 成本投入较低,技术工艺较为简易,适用范围相对广泛,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土 壤治理手段。但是,这种技术对于植物的要求相对较高,治理期限相对较长,甚 至存在一定的潜

9、在风险。5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展望工程措施、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缺点多,大规模处理污染 土壤不现实,并且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生物活性,使土壤肥力退化,而农业生 态措施又周期长,效果不明显。生物修复以其高效性,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 益而被大众接受,应用前景广阔。以下几点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5.1超累积植物筛选与培育超累积植物一般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环境适应能力差,且只能吸收一种重 金属。因此,筛选与培育吸收能力强,吸收重金属种类多,且生物量大的植物是 生物修复的一个重点。5.2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将筛选与培育出的超累积植物和微生物基因导入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适 应性好的

10、植物中去已经实现,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修复能力将取得突 破性进展。5.3生物修复综合技术的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需要多种修复技术。植物修复 加上化学、微生物及农业生态措施,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的生长 和吸收,能更好地提高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率。因此生物修复综合技术前景广阔。总之,生态环境是时代永恒的话题,其保护情况与人类生存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而土壤作为农作物成长的必要资源,在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因此,相关 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及时发现污染源头,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加以解决。同时,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工矿行业的排污情况加以控 制,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土壤污染的防治,进而恢复土壤健康,确保环境 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宋玉婷,彭世逞.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吉首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8(05): 71-76.2 杨蕾.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J.中国资源 综合利用,2018,36(02): 151-153.3 赵海.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J.环境与发展,2017, 29(07): 85-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