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031430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草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一、 导入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你想去欣赏吗?请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草原风光。(板书课题)二、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件,指名读。)学习目标1、 认读生字、新词:绿毯 骏马 无限 马蹄 天涯 礼貌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各个自然段的内容吗?三、 自学指导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 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可圈、画、查、注、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3、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体会。四、 先学1、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

2、情,确保每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认真读、想。2、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 读生字和词语A、 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蒙”的读音是“好客”中的“好”应读“”“同行”中的“行”应读“”“似乎”中的“似”应读“”“毯”的最后一笔为“、”“吟”“貌”不要多一点。B、理解以下词语。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裙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一碧千里:碧:形容草很绿。整个草原全是望不到边的碧绿碧绿的草。(2) 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

3、朗读(3) 指名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师相机归纳: (美丽风光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五、 当堂训练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渲( )染 蒙( g)古拘束( h)2、 看拼音、写词语。g ( ) ( ) ( ) ( ) ( )( ) ( )( )3、 按要求写词语(1) 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2) 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无边的( ) 各色的( )迂回的( ) 会心的( )六、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及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

4、的深情厚谊。2、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1、 复习有关词语: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襟飘带舞 礼貌学生正确朗读2、 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二、 出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2、 在第2自然侧面中,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又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3、 草原人民是如何盛情款待客人的?4、 你能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5、 你能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吗?三、 出示自学指导师:大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以

5、用上以下学习方法:1、 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2、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口味,解决问题。3、 针对疑难问题,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四、 先学 生认真展开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五、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指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六、 后教1、 更正对于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学生如有不同意见,请让其更正,并说明更正的原因。2、 讨论:对于共性疑点,让小组讨论,并派代表 发言,教师点拨。 问题: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点拨)七、 课堂练习:1、 “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6、花。”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绣上了”指的是 。这个比喻具体恰当地描绘出了 的情景。2、 那些小丘的( )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3、 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可以借鉴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即兴创作。 八、 课堂小结 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九、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识记本课的新词。2、 有

7、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本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一、 导入 有一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及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及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认识丝绸之路。(板书课题)二、 出示学习目标1、 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舵鸟、匕首、贸易、芝麻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3、 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三、 自学指导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8、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四、 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生字词)一读课文,教生字。1、 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2、 老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3、 指名其他同学帮助正音。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矗()立 戎()装 匕()首4、 鼓励学生提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五、 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解决问题)1、 学生自读课文2、 指名学生回答“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这条路上发生过哪些故事?”3、 师相机点拨六、 第三次“先学后教”1、 学生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 学生讨论交流

9、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 指名回答。4、 教师总结七、 课堂练习1、 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如:栩栩如生 、 、 、 、 、 2、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1) 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 画出。摹写句子(2) 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 八、 布置作业小练笔: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把你的导游词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白杨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2、 了解白杨的特点。一、 导入在祖国的大西北,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滩上的白杨。(板书课题

10、)二、 出示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生字。2、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 认真品读课文的一至十二自然段在,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三、 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学生字)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2、 同桌之间互相听写生字,理解词语。四、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归纳中心)1、 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 指名学生归纳3、 师相机指导概括。五、 第三次“先学后教”(细读口味一至十二自然段)1、 学生读一至十二自然侧面,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2、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3、 指名学生回答白杨树的特点。4、 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六课堂练习 ( ) ( ) ( ) ( ) ( )2、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 ,那么 ,不软弱,也不 ,突然,他的嘴角又 ,那是因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边, 正迎着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