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教学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2987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教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记叙文教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教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教学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为径,以巧作舟记叙文“三环节”阅读教学总结曾碧玉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虽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基于此,惠东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科提出了初中语文“三环节”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三年来,我参与并实验,收获良多,特别是在记叙文 “三环节”阅读教学,我的体会很深。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

2、的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这里专门分析叙事类作品,或叙事散文为主,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的“三环节”是: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着力弄清楚两个问题:写什么(概括内容情节); 怎么写(理清行文思路)。其次,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这一环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重心在两个方面: 词语(品味关键词语的表现力); 句子(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句式、修辞上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再次,反复探究,鉴赏评价。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记叙文“三环节”阅读教学从粗到细、由浅入深的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学法和思维方向,对学

3、生正确的理解并很好的学习记叙类文章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环环相扣,对处理好记叙类问题的阅读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学习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反复读美文众人品美文美文朗诵会。在开始学课文的时候,我用不同的标准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遍,认识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语句;第二遍,感知性朗读,重在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第三遍,声情并茂朗读,我给学生配上了有动听的音乐,要求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咏品味。经过这几遍朗读之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意境、风格、美感等都有了一定的体验。 “美读”做得好,就为下面的“品读”和“探究”做

4、足了铺垫。在“品读” “探究”的环节中,我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文章给予自己的感受,“美”成了首选。我接着启发:文中什么是美的?这种美是如何体现的?这两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景美、文美、情美都成了等待挖掘的宝藏,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一时间成了学生们思维的热点,探讨的焦点。课堂上我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了适当的鼓励,使学生一直处于自主学习的积极状态中。在课文学习结束以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春之声诗文朗诵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美文、鉴赏美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培养学

5、生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叙事能力;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受到的启发。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是为了培养他们运用六要素概述故事的能力;在详细复述情节的活动中,渗透着对精彩细节品读能力的训练。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掌握记叙文画龙点睛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受到的启发,是知识迁移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对这一节课所体现的记叙文的三个能力:即运用六要素完整叙事的能力、详细刻画重要细节的能力、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能力进行实践训练。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这三种能力有清晰的印象,并能够自觉

6、地加以运用,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仿说”训练。在“仿说”的训练中,先后让两名学生站在自己的课桌上,讲述自己曾经克服困难的一段经历。在他们大致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之后,其他学生对他是否正确运用了六要素进行评价;然后大家讨论哪一部分应该是详细讲述的重点,就请讲述者把当时的情景有重点地详细地加以描述;最后,请这名同学谈谈这件事对他的生活和思想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当同学们对他的讲述表示满意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像莫顿亨特一样克服了困难,就可以从课桌上下来了。“自主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共鸣,是打开探究学习大门的钥匙。经过我们小组三年以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收获,主要体现在我和学生们

7、共同总结出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基本心路历程:自读品读探究。也就是初读文本谈感受,融入真情品细节;解读人物悟主旨,深层师生对话探究。同时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所提高,热爱生活。且教师也能够结合导学案有效地进行记叙文教学并对记叙文教学有更完整的构思,在教学中,我努力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教参,课堂无教参”,从学生的角度投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品味中,为今后记叙文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总之,收获是可喜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存在几许问题,但我们坚信,凭着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定会做得更好,走得更稳!和学生一起体验文学鉴赏的快乐。这三种教学模式正是我的不断体验、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收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