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2930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娜丽莎之约公开课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中加学校学科教案专用纸授课教师Teacher刘 兴 林授课班级Grade世纪城小学六 (6)授课时间Time2017年11月22日课 题Title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Aim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Emphases1、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2、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Diffic

2、ulties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Method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教具Equipmentppt课件教学过程和内容 Process and Content备注 Remarks一、 组织教学二、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导语:同学们,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老师远道而来,也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大家愿意吗?可是老师今天走得匆忙没有给大家带什么好的礼物,只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出示画作)大家喜欢吗?有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它的作者是谁呢? 这幅画就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与图画上的这个美丽女子来

3、一次浪漫的约会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齐读两遍课题)3、师:孩子们,课题是文章的一面窗户,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读了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紧扣课题质疑)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三、 新课学习(一) 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名画学生轻声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二)检查自读效果1、师:同学们已经读了一遍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里的几个字音,容易读错,老师摘录了出来,(多媒体出示)看谁能正确的读出来?(生读:肖像、赴约、悄然、捉摸

4、、交涉、衬托。)2、指名说说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呢?3、齐读中心句 (三)侧面描写,感悟名画价值师:是啊,“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呢,难怪有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来一睹她的风采,来和她相见相约。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部分,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出示课件) 1、明确了学习要求,请大家开始去认真完成吧。(学生自学时,板书:蒙娜丽莎)2、 交流师:同学们,分享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吧。 (1)谁来说说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预设一: “我们在纽约大都会静静地等着。”这一句话中“队伍像长龙”体会到人很多,

5、这幅画的魅力。预设二:来之不易预设三:价值高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作以下评价和过渡:你很善于发现,这几句话没有直接介绍画作,而是通过描写参观的人多衬托出画作的魅力,这样的描写方式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板书:侧面)过渡:作者不光从侧面进行描写,还直接介绍了画作,直接介绍画作的描写方式又叫生:正面描写。(板书:正面)(四)欣赏名画,感受名画的魅力。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引导学生找到课文的57自然段)2、想想你从课文哪些描写中还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划出相关语句,并在自己的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出示)3、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6、4、导语: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感受最深的一点)5、随机交流,小组汇报,感受名画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多媒体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语句)生读、谈感受。师: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师:理解了本段的内容,弄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地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谁愿意读?读的时候找准它的基调,老师先起个头:“她的脸颊泛着红光”师评价:师:“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预想:微笑)自古以来,蒙

7、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多媒体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3)下面我们就来关注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板书:神秘)(4)师设疑:当你面对着这样神秘的微笑,读者这样优美的文字,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谈感受)师:这段话老师也特别喜欢,老师也想读一读,愿意听吗?(师配乐范读)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指名读。师评价:(略)下面我们在一起把这几

8、句话齐读一遍。(生齐读)(5)同学们,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正是达芬奇天才想象力的最好见证,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出示课件:达.芬奇凭着、美的象征。)设疑: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达芬奇高超的画技和丰富的想象)6、 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作者仅仅写了看到的内容吗?作者为什么能把蒙娜丽莎的微笑写得那么栩栩如生呢?(提示:)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想象)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的情景和想到的情景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写作手法叫联

9、想。这样写究竟有什么好处?(指名回答)(作者这样写使得一幅平面的,静止的画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同时使文章更吸引人,这种方法叫联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这样运用到)7、 理解了这一段的内容,我们一起再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分节朗读第六自然段)8、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用“-”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共同交流第七自然段)这一段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这幅画的魅力?(生命力)师:有了背景的衬托,使画中的蒙娜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更具有生命力。(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过渡:同学们,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

10、无穷魅力,而亲眼目睹了蒙娜丽莎之后,更是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难怪作者在最后会这样激动地、动情地、大声地说:(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1、 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2、 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3、教师引:是啊,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目睹了蒙娜丽莎的绝美风韵之后,也一定会动情的说-(引读:第八自然段)(六)、回顾整体,揭示课题1、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动,下面让我们再次回到课题,设疑:课题是蒙娜丽莎之约,课文明明写的是作者去看画,去欣赏画。为什么课文要用一个“约”字呢?2、这个“约”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作者没有把它当成一幅画,而是当成了一个人,当成了一个朋友,像是在和她约会一

11、样,可见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蒙娜丽莎的敬仰,或者说是对美的敬仰) 师补充:作者之所以把蒙娜丽莎当真人看待,是因为这幅画画得逼真形象,这个“约”可以理解为“艺术之约”;作者看到这幅画心情非常激动,也可以理解为是一次“心灵之约”。(七)创设情景,课外拓展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师:孩子们,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与蒙娜丽莎相约。假如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来到美丽的贵阳,并且就在我们上课的现场展出。假如你就是这幅画作的解说员,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把这幅画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1分钟时间准备。2、 教师出示画作,

12、学生口头练说提示: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也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3、 全班交流4、课文学到这,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达芬奇的另一幅世界名画是什么?它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一起参加了蒙娜丽莎的约会,领略到了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欣赏到了蒙娜丽莎那迷人的风姿,真正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让我们永远记住达.芬奇这幅神奇的画作,记住这次美好的约会吧!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动情地说-(引读)“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五、作业布置:1、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好吗?(出示资料卡,下课)六、 板书设计: 联 想 侧面 正面 栩栩如生 高超的画技27*蒙娜丽莎之约 神秘 美的象征 生命力 丰富的联想 教学反思Summary贵阳中加学校 Page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